对于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问题。《民法典》的规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父母离婚后,对子女的权利义务仍然存在,子女无论随哪方生活,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因此,离婚后,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不变,任何一方均要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权利与义务。
离婚后,父母一般均会分开生活,或者重组家庭,离婚后的未成年子女,一般随父或随母生活,这势必会造成子女缺乏父或母的监护,怎么才能使与子女分开生活的父或母一方依法尽其监护职责呢?实践中一般与子女分开生活的一方,通过给付抚养费和行使的方式行使其抚养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一、离婚后小孩监护人一栏怎么填
离婚后孩子监护人是谁?这里有人容易产生一个误区,认为孩子由谁抚养,谁就享有对孩子的监护权。事实不是这样的,就算离婚后父母也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孩子跟谁住在一起并不影响监护权的改变。
二、监护人一定要写户主吗
监护人是根据血缘关系、亲属关系依照法律的规定来的,与户口薄户主并没有直接关系。
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
监护权是什么,具有监护权资格的主体有哪些
363人看过
-
孩子监护权在父母离婚后受到哪些具体的影响
212人看过
-
宪法监督权的具体权利包括哪些
88人看过
-
姓名权有哪些具体权利2024
217人看过
-
2024隐私权具体权利有哪些
351人看过
-
版权保护期具体有哪些
394人看过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
2022年离婚监护人权利有哪些新疆在线咨询 2023-03-121、保护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损害。对此,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予以保护。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3、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所代理进行的活动领域不限,较
-
离婚后监护人的权利有哪些,法律有哪些规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3-12-22离婚后监护人的权利如下: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关于离婚后监护人的权利有哪些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离婚后监护人的权利一般包括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2-011、离婚后监护人的权利如下: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
-
监护人需要具备哪些权利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51、保护被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损害。对此,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予以保护。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3、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所代理进行的活动领域不限,较多地表现为诸
-
离婚后,监护人是否具有查看孩子的权利?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12-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仍然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而另一方则有协助其顺利实现探望的义务。此外,该法条还明确了男方行使探望权时,女方不得加以阻挠和拒绝,并且规定了男方和女方可以协议探望的时间和方式。如果协议不成,则由人民法院判决。另外,如果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则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