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失公平情况下的合同撤销权存在期限限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可以行使撤销权,否则撤销权消失。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后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否则撤销权消失。债务人影响债权人实现债权的行为被撤销后,失去法律约束力。因此,当事人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撤销权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显失公平的情况下签订合同的,受害人是可以撤销合同的,而撤销合同的期限是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条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而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二条规定:债务人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行为被撤销的,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因此,在显失公平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行使撤销权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撤销权并非无限制的,也存在一定的期限限制。
在显失公平的情况下签订合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受害人可以在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撤销合同。然而,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若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未行使撤销权,撤销权将消失。另外,民法典还规定了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限,若在一定期限内未行使撤销权,撤销权也将消失。因此,在保护权益的同时,当事人需注意撤销权的期限限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九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新的协议,债权人主张义务人放弃诉讼时效抗辩权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贷款人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能够认定借款人同意履行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的义务的,对于贷款人关于借款人放弃诉讼时效抗辩权的主张,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三条 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
当事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或者提出再审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二条 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其他依法有权解决相关民事纠纷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提出保护相应民事权利的请求,诉讼时效从提出请求之日起中断。
-
让“显失公平”再现公平
50人看过
-
显失公平起诉状范本
409人看过
-
显失公平合同效力待定
456人看过
-
程序上的显失公平
299人看过
-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效力如何
419人看过
-
显失公平的工伤赔偿协议无效
251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显失公平的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有没有法律依据贵州在线咨询 2023-08-27显示公平的合同诉讼时效是三年。如果当事人双方建立了合同,然后从当事人发现合同有显示公平的那一天算起的三年之内都是针对该合同显示公平发起诉讼的时,但如果是因为没有及时发现已经超过了三年,而是在三年之后才发现显示公平的,那么也是可以发起诉讼的最长在20年之内都是诉讼时效。
-
由于行政干预转让采矿权合同明显显失公平诉讼时效最长时间是多少?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05《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1、第四十条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2、第五十三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解析:合同(含部分条款)无效系自始无效,当事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不应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而合同经确认无效后,当事人请求
-
第54条中,"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怎样具体理解显失公平?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2显失公平的标准目前国家法律没有明确具体的标准,一般是合同的一方提出属于显失公平要求变更合同,法院根据要求的一方提供的事实依据,经过对方质证,一般的显失公平是根据具体的事项来进行确认。
-
欺诈显失公平和欺骗显失公平有什么区别浙江在线咨询 2023-01-01一、重大误解与欺诈的区别。 重大误解与欺诈都包含了表意人的认识错误问题,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误解一方陷入错误认识是由于其自己的过失(非故意)造成的,而非受欺诈的结果;在欺诈的情况下,受欺诈人陷人错误认识是由于他人实施欺诈行为而诱使自己作出非真实的意思表示,而非自己的过失造成的。 二、重大误解与显失公平的区别。 重大误解的合同并不要求后果显失公平;表意人一般不能以自己的失误主
-
显失公平的协议的效力是否终止?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10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与合同可诉请法院撤销,即显失公平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 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 据此定义,显失公平的构成要件包括: 1、订立合同时一方具有利用优势或利用对方轻率、无经验等而与对方订立显失公平合同的故意。 这种利用他人的主观状态已表明行为人背离了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主观上的要件); 2、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