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6 17:15:03 282 人看过

具备下列要件即可判断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

1、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即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

3、客体要件是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

4、客观要件即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条件

(一)寻衅滋事罪的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l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二)寻衅滋事罪的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即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其动机是通过寻衅滋事活动,追求精神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三)寻衅滋事罪的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所谓公共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秩序和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寻衅滋事犯罪多发生在公共场所(也有一些发生在偏僻隐蔽的地方),常常给公民的人身、人格或公私财产造成损害,但是寻衅滋事罪一般侵犯的并不是特定的人身、人格或公私财产,而主要是指向公共秩序,向整个社会挑战,蔑视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四)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要件:本条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行为方式具体规定为: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2、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二、如何判断是否构成协助组织卖淫罪?

具备下列要件即可判断构成协助组织卖淫罪:

1、协助组织卖淫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即故意的心理态度;

3、客体要件是社会治安管理秩序;

4、客观要件即为组织卖淫的人招募、运送人员或者有其他协助组织他人卖淫的行为。

三、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条件?

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条件: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2、客体要件: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

3、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

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0日 04: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和寻衅滋事罪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是:(1)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和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求;后者的犯罪动机是以聚众闹事的形式合理要求,以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机关、团体、单位的正常秩序,或者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对相关单位、机关、团体甚至政府施加压力。二是犯罪形式不同。寻衅滋事罪不要求聚众,后者必须以聚众的形式出现。(3)客观方面不同。寻衅滋事罪客观上表现为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追逐、拦截、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行为、强者任意破坏、占用公私财产、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后者客观上表现为聚众冲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4)犯罪主体不同。寻衅滋事罪的所有参与者都应以本罪追究刑事责任;后者只追究主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的刑事责任。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涉及聚众扰乱公
    2023-08-18
    325人看过
  • 出租车司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刑拘
    11月26日上午7时许,长宁公安分局交警在定西路上一大酒店门口发现花某违法停放机动车辆,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即依法上前劝其驶离。但花某不服民警执法,拒绝离开,同时叫嚣要召集多辆出租车堵塞交通。至9时许,花某共纠集16辆出租车违法停靠在定西路两侧,占用非机动车道,造成大量群众围观,交通受阻。民警迅速对现场进行疏导,并对主要犯罪嫌疑人员花某、苏某和李某做了进一步调查。目前,花某等人对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行为供认不讳。现警方以涉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对花某、苏某和李某依法刑事拘留,并对其他涉案人员作出责令具结悔过和罚款的处罚决定。警方正告,任何人试图通过非法手段挑唆闹事,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的,都是侵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2023-06-06
    307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既遂后什么情况下会被判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怎么立案?中国刑法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立案条件:1、行为人聚众扰乱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秩序,情节严重的;2、行为人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3、行为人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1条
    2023-08-05
    439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是暴力犯罪吗?
    一、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是暴力犯罪吗?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是暴力犯罪的行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本罪为必要的共犯。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认定要件是什么?在司法实践中,关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认定,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行为人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此处必须同时符合两点:其一,要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即干扰和破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人民团体正常的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秩序;其二,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须是以聚众的方式实施的,即纠集三人以上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扰乱。至于扰乱过程中是否使用暴力,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必须是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
    2023-05-03
    494人看过
  • 哪些行为属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和交通秩序罪?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主体是一般主体,但只有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的首要分子才构成本罪。2.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者交通秩序。3.主观方面是故意。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需要哪些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是指保证公众安全地顺利出人、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的公共行为规则。公共场所根据本条所列举的主要有: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等。其他公共场所包括礼堂、公共食堂、游泳池、浴池、贸易集市等其他供不特定多数人使用的场所。公共场所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凡为不特定的多数人随时出入、停留、使用的场所,皆可认定为公共场所。所谓交通秩序,是指交通工具与行人在交通线路门安全顺利通行的交通正
    2023-07-20
    303人看过
  • 认定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既遂后会被怎样判刑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殴打公交车司机判刑是怎样的殴打公交车司机的情况下,构成了扰乱公共秩序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指聚首纠集多人扰乱公共场所和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刑法》扰乱公共秩序罪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
    2023-03-04
    426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秩序怎么处罚
    聚众扰乱公共秩序情节严重的,涉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是此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刑事拘留多长时间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3-08-16
    209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秩序拘留几天
    一、聚众扰乱公共秩序拘留几天聚众扰乱公共秩序情节不严重的,一般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其期限为15日以下,对于行政违法行为,按照法律应当被拘留的,会被行政机关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聚众扰乱公共秩序拘留有案底吗扰乱治安拘留不构成犯罪的,是不会有案底的,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根据《刑法》第一百条前科报告制度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前款规定的报告义务。三、聚众扰乱公共秩序可以举报吗可以。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
    2024-01-27
    259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追诉期是多久?
    一、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追诉期是多久?对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首要分子其法定最高刑为七年,则其追诉时效为十年;其他积极参加者的法定最高刑为三年有期徒刑,则其追诉时效为五年。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二、聚众扰乱公共秩序追诉标准是什么?1、行为人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此处必须同时符合两点:其一,要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即干扰和破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人民团体正常
    2024-02-02
    95人看过
  •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现在怎么判
    新刑法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既遂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既遂如何处罚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3-07-27
    152人看过
  • 打群架是否会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打群架只有扰乱了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社会团体的工作、生产、营业、教学及科研、医疗秩序;致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和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才会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一、当人们与别人闹事构成哪些罪行个人恩怨到单位闹事有可能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和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二、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如何量刑对于构成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犯罪分子,我国人民法院应当对其按照如下规定进行量刑处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3-06-24
    286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四要件是什么?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社会秩序不是广义的一般的社会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具体是指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单位的生产与营业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与科研秩序。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二)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致使其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所谓聚众是指纠集多人实施犯罪行为,一般应当是纠集3人以上,有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有积极实施犯罪活动,行动特别卖力,情节比较严重的积极参加者,在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过程中,有时还会有受蒙蔽的群众,被威胁的一般违法者、围观者、起哄者,纠集3人以上是指包括聚首和积极参加者在内3人以上。如果是一人或二人闹事引得众人围观起哄的,不构成本罪。聚首聚集众人的手段多种多样,可以是煽动、收买、挑拨、教唆等等,聚首可以是
    2024-01-13
    121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会按照怎样的标准量刑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量刑的标准为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只有情节严重才能够构成犯罪,情节严重的表现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公私财物重大损失的等。一、寻衅滋事一般怎么处理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形式规定为四种:①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③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④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这里强调: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所以刑法条文明确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
    2023-03-24
    488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有哪些行为
    一、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有哪些行为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罪的行为如下:1.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2.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行为;3.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行为;4.流氓行为;5.煽动扰乱社会秩序行为;6.谎报险情,制造混乱行为;7.拒绝,阻碍执行公务行为。二、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怎么处罚的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三、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区别有哪些1.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某种不合理要求,用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机关、团体、单位的正常秩序,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对有关单位、机关、
    2023-09-28
    108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罪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有何区别
      贵州在线咨询 2021-06-20
      三者都是破坏公共秩序的犯罪,但存在明显区别。 1、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后二者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某种不合理要求,用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机关、团体、单位的正常秩序,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对有关单位、机关、团体乃至政府施加压力。 2、犯罪形式不同。寻衅滋事罪不要求聚众,后二者必须是多人以上以聚众形式出现。 3、客观方面
    •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怎么处罚,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3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和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依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的主体、客观方面均十分相似。主要区别在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要犯罪前是否违犯
      甘肃在线咨询 2021-11-20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交通秩序的行为通常包括聚众在交通要道上长期停留、堆积物品或设置障碍物、封锁出入口通道、阻断交通、聚众游行或静坐示威,造成交通堵塞和秩序混乱;破坏公共交通设施;以暴力或非暴力手段抵制和阻碍国家治安管理人员依法维护交通秩序等。那么,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呢?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但只有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的首要分子,即扰乱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才构
    • 聚众斗殴罪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交通秩序罪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11
      1、犯罪的动机、目的不同。聚众斗殴罪是基于流氓动机,在实施各种流氓活动时破坏公共秩序,后罪则是基于某种个人动机、目的,用聚众闹事方式,要挟国家机关或有关部门,以满足个人的要求为目的。 2、犯罪形式不同。聚众斗殴罪可以聚众进行,也可以单独实施,后两种罪只能聚众实施。
    • 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界限
      澳门在线咨询 2021-01-07
      三者都是破坏公共秩序的犯罪,但存在明显区别。 1、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后二者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某种不合理要求,用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机关、团体、单位的正常秩序,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对有关单位、机关、团体乃至政府施加压力。 2、犯罪形式不同。寻衅滋事罪不要求聚众,后二者必须是多人以上以聚众形式出现。 3、客观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