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以监护制度为核心的家庭立法,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监护制度,基层司法所与司法社工组织组建一支由社工+义工组成的对未成年人进行长期教育和帮扶的队伍,加速建设工读学校广东两会前夕,由广东省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和广东省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调研、起草的《广东省两法两条例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出炉,报告中提到的多个问题与建议引人关注。
此次调研,旨在了解两法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同时,促进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规在本省全面贯彻落实,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省内各高等院校的20多位专家学者和近百名学生通过走访团省委、省妇联、省教育厅等省级单位,深入广州、深圳等八个地市,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电话采访、个别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调研。
家庭暴力和疏忽照顾行为普遍
震惊全国的小悦悦事件中,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照顾的疏忽成为当时热议话题。调研报告指出,家庭中存在未成年人的安全隐患。一方面,父母随意打骂孩子的现象较为普遍,遭受过家庭暴力(包括精神暴力)的儿童占74.2%,远高于学校暴力、同伴暴力和社区暴力;另一方面,因家长疏忽而导致未成年人伤亡的情况时有发生。另一组数字刺痛人的神经,近五年来广东受理性侵害案件超过1700件,受害人14岁以下的幼女占一半,熟人身份作案的占将近七成。
据统计,在所有伤害事件的死亡场所中,发生在家里的约35%,大幅度高于其他公共场所。几乎所有被访家长都打骂过自己的孩子,而且认为家长打孩子肯定有,肯定打过的。调研组专家指出。
近年来,性侵儿童、拐卖儿童、虐待儿童、儿童溺水等事件时有发生,事情虽然发生在儿童身上,但根源却在成人和社会。报告指出,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应当完善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法律保护,并建议加快建立以监护制度为核心的家庭立法。
在调研报告中专家指出,比如什么是监护制度?哪些人能做监护人?孩子受到人身伤害后,监护人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夫妻离婚后,怎样来保证监护制度有效地实施?这些都应当在法律上得到明确规定。
如果确实是由于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存在问题,使得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调研报告建议不一定直接启动剥夺其监护人资格的程序(因为这种法律措施在程序上很复杂,从结果上看也很少有成功的案例),而是可以指派专门的第三方人员(个人或者机构),在特定时期内对监护人的监护行为进行监督;如果情形继续恶化,对未成年人可能带来更严重伤害甚至生命危险时,可以由能够对未成年人提供保护的机构对其进行暂时性的妥善安置。
同时,报告中提出,这段亲子分离的时间也可以让父母反省自己的不当行为,或者提高自己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能力。如此一来,既可以规范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也可以节约司法资源,还不至于将家庭关系推向不可挽回的状况。这种作为教育、惩罚与撤销监护人资格之间的过渡措施,有利于未成年人的保护。
通过调查发现,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最重要也是目前最为缺乏的就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监护制度。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既有共识、也有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如何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无缝连接、全面监护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协调和完善。
推进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制度改革
近5年来,广东全省法院共判处未成年罪犯超过4万人,判处的未成年罪犯总数和占全国的比例均居全国之首,未成年人犯罪形势十分严峻。这类犯罪有以下特点:犯罪年龄相对集中,14~16岁的未成年罪犯总数增加;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未成年人犯罪以暴力型犯罪和侵财型犯罪为主;犯罪恶性大多较轻;外地户籍未成年人罪犯占全部未成年罪犯的大多数。
公检法机关积极推进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制度改革,如对未成年罪犯分别羁押、分案起诉、分案审理和分别矫治的四分开制度,全省3个中级法院和26个基层法院设立了独立建制的未成年人审判庭等。但依然面临未成年人案件专项机构覆盖率不高、四分开制度难以落实、社区矫正需要协调配套等问题。
调研报告建议,应当进一步健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专门机构,并进一步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配套工作体系。建议各级相关部门切实落实分别羁押、分案起诉、分案审理和分别矫正制度,明确规定除特定情形外,均应分案起诉和分案审理。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应优先考虑适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检察机关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坚持依法少捕慎诉,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多采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法院在定罪量刑时应充分考虑裁判结果是否有利于未成年被告人的教育和矫正,能不判处刑罚的,应尽量不判;能不适用监禁刑的,应尽量适用非监禁刑;司法行政机关应针对未成年罪犯的犯罪类型、犯罪情节、家庭背景、悔罪表现、教育程度等具体情况分别制定矫治措施等。
同时,报告指出应明确社会矫正机构和队伍的执法地位,配备专门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同时采取招聘专业社工或购买社工服务的方式,运用专业化、社会化力量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全面推广司法社工组织。基层司法所与司法社工组织紧密配合,组建一支由社工+义工组成的对未成年人进行长期教育和帮扶的队伍,全面负责问题未成年人的校外跟踪,帮助未成年罪犯顺利重返社会。
完善和改革工读教育
据悉,目前上海有8所工读学校,北京有6所,四川有7所,但广东只有两所。而据统计,广州市需要送工读学校的学生人数应该不少于5000人,如果加上女生和外地户口在穗就读学生,人数更多。这种状况既不能适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实际需要,也不能达到两法两条例的基本要求。
两法两条例颁布多年,但工读学校的数量为何仍如此之少?主要问题一是经济方面,工读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其经费来源只能是政府拨款,不能收取学费。建设工读学校相当于是为社会未来的安全购买保险,而且是只能减灾不会盈利。这笔巨额投入当然是各地政府在算经济账时必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二是安全方面,工读学校将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其安全风险与普通学校相比无疑是巨大的。
对于工读教育,社会上存在着赞同和反对的不同声音。调研报告指出,应加速建设工读学校。建议各地尽快出台对工读教育的地方性法规、政策,解决工读学校在生源限制、学校编制、教师待遇等方面的问题;以多办一所工读学校,少建一所少年监狱为理念,加快落实在各地各区增设工读学校、女子工读学校。
其次,鼓励多渠道开办工读教育,扩大工读教育的覆盖范围。鼓励民间教育机构开办工读学校或者与政府合办工读学校,形成公办、民办、公民联办等多形式办学的工读教育格局;鼓励工读学校探索与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等有利于严重不良行为学生教育、矫治和挽救的新型办学方式;扩大工读教育的覆盖范围,开放对外来流动未成年人的接纳,实现问题学生受教育机会均等化。
同时发挥司法社工作用,尝试新的教育方式。将司法社工服务引入工读教育,在现有工读教育框架之内,充分发挥工读学校和司法社工服务中心的互补作用,规定在工读学校中配备适量跟踪帮教的司法社工,定期对工读生进行跟踪帮教服务。
在现有工读教育的框架之外,调研报告还提出建议:按每个行政区指定一所有条件的学校,在现有班级体系内适当接收少量问题学生;同时与司法社工服务中心签订协议,由后者安排专人负责进行跟踪帮教服务。这样的模式既可以照顾到问题学生的学习环境和人格培养,也不会因这些学生而影响其他同学、破坏学校氛围。
-
受害人家属获得刑事故意伤害致死谅解书
323人看过
-
故意伤害致死判了20年受害人家属不服怎么办
155人看过
-
未成年人致人轻伤,取得受害人谅解还负刑事责任吗
482人看过
-
打死人事件中,受害者家属索赔多少人民币?
362人看过
-
迈阿密机场发生包裹爆炸事件未致人员伤亡
343人看过
-
未成年人故意伤害他人致死所带来的民事责任探讨
309人看过
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当发生家庭暴力行为时,受害人及其亲属应当及时向有关机构反映情况。 对家庭成员实施家暴行为,受害方或亲属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应当到现场进行调查,根据其受害者的受伤情况,及时将受害者送至医院治疗;对于实施家暴者,... 更多>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未成年人,如何认定伤害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17未成年犯,是指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二被告人在实施犯罪时均未满18周岁,应属未成年犯。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234条明文
-
工伤事故中,工伤受害人家属未按规定发生事故死亡,家属该怎么办?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4员工工伤死亡,死者家属应该要求单位按照工伤流程处理,先申请工伤认定,向当地行政部门申请,在认定为工伤死亡之后,申请工伤待遇审核,工伤待遇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执行即可。和在事故发生后是否报警没有关系,在处理过程中如果和单位出现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
-
未成年伤害致死,不接受赔偿行判决多少年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10不清楚你说的侵害人是未成年人,还是受害人是未成年人。如果侵害人是未成年人的话,因为是未成年人犯罪,一般是从轻量刑,而且不能判处死刑。所以最重是无期徒刑。但未成年人犯罪,如果手段不是特别残忍的,判处有期徒刑的可能性比较大。你接受赔偿的话,法院会在自己量刑的基础上再从轻一些。但我个人觉得,如果对方家属有诚意,赔偿较多,不妨接受,对受害人家属也是一个安慰。
-
-
针对未成年人故意伤害罪致死案件的法律判决海南在线咨询 2024-11-2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故意伤害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一种,第234条规定了该罪的量刑标准。犯故意伤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故意伤害罪导致他人重伤,则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则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根据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