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的规定,采取措施让自己的债权诉讼时效中断,以达到重新计算诉讼时效,进而相当于延长诉讼时效的目的,是充分保障和实现自己权利的有效措施。
怎么延长债权诉讼时效
1、延长债权诉讼时效,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1)、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第一百九十五条【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探讨合同诉讼的时效期限
431人看过
-
土地买卖合同诉讼时效探讨
121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止与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适用探讨
279人看过
-
探讨合同解除权诉讼时效问题
197人看过
-
探讨借条诉讼时效届满的影响
487人看过
-
探讨追诉时效的有效性
330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如何追讨欠条诉讼时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251、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达成的还款协议。如果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该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该还款协议应受法律保护。2、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一方可以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如果在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
-
抚养费纠纷诉讼时效问题探讨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19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下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1. 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2. 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3. 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4. 以及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
“诉讼时效”讨债法如何使用?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12(1)诉讼时效应注意一般诉讼时效(2年)和特殊诉讼时效的规定。(2)具体操作方法:1对于债务关系明确,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诉讼时效尚未到期的讨债事宜,可先“礼”后“兵”;2注意“诉讼时效中止”的运用;3在诉讼时效期间即将届满时,债权人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未能及时行使权利时,可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诉讼时效中断,转被动为主动;4正确适用“诉讼期间的延长”;5另辟蹊跷,实现权利请求。
-
房产买卖诉讼时效计算方法探讨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06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则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则依照其规定。但是,如果权利受到损害已经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如果有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
职务犯罪案件诉讼时效问题探讨海南在线咨询 2024-11-28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死刑,职务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最长可以达到二十年。这是因为职务犯罪可以判处无期徒刑,所以最长追诉时效期限为二十年。 根据《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犯罪经过以下期限后不再追诉: - 如果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经过五年后不再追诉。 - 如果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经过十年后不再追诉。 - 如果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经过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