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东的出资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股东的出资形式受法律限制: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通过货币评价,可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这要求股东的出资首先是财产,其次是货币评价,其所有权必须转让2、所有股东的货币出资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技术人员的技术和技能与工人本人的人身密切相关,脱离人体就不存在。工人以劳动力出资,公司不能控制这笔财富,也不能承担对外债务。因此,该技能不能转换为可转让的财产,不能作为股东出资。另另一个角度来看,工人的劳动力也不能作为出资。《公司法》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公司章程除外。股东身份具有可继承性的特征,工人去世后,其出资也自然消失。因此,即使工人有很高的技术,他们也不能出资这种技术。
股东未实际出资的是否能够转让股权
股东未实际出资的股权,可以转让。只要该股权是合法有效存在的;属于可以进行转让的债权;并且股东与受让人协商达成一致,也告知了债务人的,该股权可以转让。至于出资义务,由转让人与受让人协商,一般是由转让人承担。
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五条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第五百四十六条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第五百四十七条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是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受让人取得从权利不因该从权利未办理转移登记手续或者未转移占有而受到影响。
第五百四十八条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
-
股东代表诉讼:实际出资人的法律地位?
430人看过
-
公司股东能否用劳动力担当其实际出资?
90人看过
-
股东实际出资的应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
173人看过
-
未实际出资的挂名股东有什么法律风险
466人看过
-
实际出资与股东资格认定
263人看过
-
股东代表诉讼的法律后果
124人看过
继承人是指依法继承财产的人,分为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 法定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立遗嘱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遗嘱的内容要求,确定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及各继承人应继... 更多>
-
公司股东能否用劳动力担当其实际出资?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20公司股东的出资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股东的出资形式受法律限制: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这就要求股东的出资首先是财产,其次是货币评估和所有权转让;2、所有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但技术人员的技术或技能与劳动者本人密切相关,一旦脱离人体,就不能存在。如果劳动者以劳动力为出资,公司根本无法控制这一财富,也无法用这一财富承担对外
-
股东资格:关于实际出资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0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确认——关于实际出资公司法规定,股东应当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认缴的出资额,股东未缴纳所认缴的出资,应当向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出资评估不实、虚假出资的股东应当对公司承担差额补交责任,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对虚假出资的股东,工商行政部门可给予罚款、责令改正的行政处罚。可见,虽然实际出资是股东对公司最重要的义务,但股东不出资只会导致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
-
-
股东的实际出资人可以向法院起诉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07实际出资人不能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
-
公司的股东未实际出资。股东未实际出资确认投资收益怎样解决?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7-141、股东未直接或者间接履行出资义务,长期股权投资的存在性有问题 2、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对于经营期间所得利润不具有分配请求权,损益变动不存在 3、因为利润的分配在公司法上除有约定外,其余优先按照实缴比例来分配,故而在对利润分配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公司不能确认长期股权投资 4、如果收益分享计划约定的报酬是固定金额的,则考虑其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