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池强作工作报告。2014年,防冤假错案,1753人因证据不足未被批捕;而对有案不立、有罪不究等情形,追捕、追诉犯罪嫌疑人375人。
针对报告内容,北京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高祥阳接受本报专访,解读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数读案件
亮点一:防冤假错案1753人未被批捕
报告摘录:全年共批准逮捕16086人;对证据不足、需要补充侦查的1753人,依法作出不批捕决定,并督促侦查机关完善证据、查清事实。对侦查取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的,排除非法证据55件。
坚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对各类犯罪依法提起公诉25204人;对于司法解释调整人体损伤鉴定标准、提高盗窃和抢夺定罪数额,导致不构成犯罪的案件,当事人达成和解的轻微犯罪案件,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751人。
解读:2014年全市各级检察院,在严格证据审查的基础上,共做出存疑不起诉决定770件。
北京市检察院连续开展了针对侦查活动中的辨认、同步录音录像、技术侦查等工作的专项调研,形成综合性的监督意见,实现源头监督,积极协调侦查机关、审判机关,形成统一的证据标准。
亮点二:纠有罪不究375人被追捕追诉
报告摘要:针对侦查机关有案不立、有罪不究等情形,依法监督立案146件,追捕、追诉犯罪嫌疑人375人;提出书面监督意见253件,纠正侦查活动的违法情形。
依法办理刑事上诉、抗诉案件153件,抗诉意见采纳率达到75%。针对危害食品安全案件判决没有依法加判禁止令,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仍然从事食品生产、销售的问题,依法提出抗诉、发出检察建议13件。切实加强对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依法提出抗诉53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18件,采纳率达到85%。
解读:针对民事执行监督中发现的执法、司法人员利用职权制造虚假民事诉讼、骗取巨额资金的问题,以涉嫌滥用职权、民事枉法裁判和诈骗罪立案侦查5人。
对刑期未满就提前释放的罪犯,逐案审查;重点对职务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人员进行专项检察,17名违法保外就医的罪犯依法全部被重新收监。同时,坚决查处上述案件中涉及的司法人员受贿、渎职犯罪,立案侦查5人,保证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检务公开
亮点三:去行政化主任检察官负责
报告摘要:在主要检察业务部门、3个基层院推行改革试点,着力解决行政化办案模式导致司法责任分散、虚化和难以落实的问题。
解读:按照现有检察官三分之一的比例择优选任主任检察官。
除了法律明确规定必须由检察委员会、检察长行使的决定权外,其他权限由主任检察官依法行使,切实做到谁办案、谁负责。
亮点四:探公益诉讼建跨区检察院
报告摘要:成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检察院。依托铁路运输检察分院成立第四分院,成立由资深检察官、组织人事部门、法学专家等组成的遴选委员会,从全市检察院、法院系统遴选检察官,集中办理跨区划的行政类、知识产权类、环境资源保护类、交通运输类检察案件。
解读:市人民检察院针对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等领域危害公共利益的案件,研究论证提起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诉讼程序等问题,为此项改革的落实做好准备。
亮点五:撤考核制度检务上网公开
报告摘要:实现案件一律在网上办理,所有司法行为全程留痕,所有办案数据真实准确。对26项核心业务数据、692个办案关键节点实时公开、动态监控,并从绩效、案件、时间、人员进行分析,全面客观地反映各院、各部门、每名检察人员的执法办案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取消对各级院计分考核排名。
解读:2014年9月1日起,当事人及代理人可以实时在互联网上查询职务犯罪侦查、审查逮捕等14类案件的100多项程序性信息;对起诉书、抗诉书、刑事申诉决定书等6大类法律文书,除法律规定不公开的案件外,全部统一上网、提供公开查询。
反腐力度
亮点六:13件反腐专案史上最多
报告摘要:2014年,市检察院先后查办了上级交办的国家发改委、信访局等13个系列专案,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目前已经立案114人,其中省部级2人、厅局级20人,涉案金额千万元以上的12人。依法审查起诉云南省原副省长沈培平受贿案等省部级职务犯罪4件。
解读:2014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办理了中纪委、最高检交办的13个系列专案,涉及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国家信访局、石油系统等单位,专案数量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这些专案案情复杂,调查取证难度大。仅在查办一起涉案13人、受贿数千万元的专案中,抽调本市各级检察院400余人,持续数月奔赴全国20个省近百个地区,调查取证近千人,查清了全部事实,使犯罪分子依法受到惩处。
亮点七:县处级以上官员查137人
报告摘要: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505人,同比上升15.3%;其中百万元以上的案件120件,占31.2%;县处级以上的国家工作人员137人,同比上升85.1%。
解读:2014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反贪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高检院关于反腐败工作部署,全年共受理线索1087件,同比增长13.6%;立案372件419人,同比分别增长24.4%和17.3%。
同时,查处大案333件,同比增长35.4%,查办涉案金额100万元以上案件120件,其中1000万元以上案件12件;通过办案共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亿余元。
亮点八:876局级干部学习警示
报告摘要:依法开展追逃追赃,绝不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对潜逃的95名职务犯罪嫌疑人逐人、逐案建立信息库,持续查明犯罪事实、赃款去向,追捕、劝返21名外逃人员归案。
在依法打击犯罪的同时,全市检察系统注重加强警示教育,与医疗卫生、工程建设等20多个单位签订预防职务犯罪共建协议。
解读:各级检察院依托查办的案件,在国有企业、金融、司法等行业领域开展专项预防调查,深入分析案件背后权力寻租、资源分配不合理的制度漏洞,积极向党委、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专项预防报告76份。
在北京市反腐倡廉法制教育基地,2014年全年共接待343家单位395场参观,共计13976人参观,其中局级及以上干部876人,占6.3%,处级干部7128人,占51%,处级以下5972人。
-
取保候审未被批捕,如何结案
120人看过
-
被公安错抓批捕该怎么办?
237人看过
-
案件办结后,被告人是否被批捕?
143人看过
-
对于构罪未捕一定被批捕吗
253人看过
-
湖北武汉:冒充防疫人员入室抢劫杀人案嫌疑人被批捕
228人看过
-
某案件中涉案人员被检察院批捕
116人看过
-
公安不批捕就不管案是错案还是错罪上海在线咨询 2021-12-22批准逮捕后不起诉并不是一个错误的案件。批准逮捕是指作出判决,错误案件是指错误判决的案件。逮捕后,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明,证据确实、充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
-
批捕错了导致我朋友被羁押,检察院批捕错了算渎职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05并非是“行政违纪错误”有哪些,而应该是“行政违纪行为”有哪些;“渎职”不属于“行政违纪错误”之一,而属于犯罪。违纪,即违反纪律,意指违犯了纪律、违反了规则或有关章程等有约束力的行为。一句话,在行使政务的过程中,凡其行为与组织、团体、单位等对相关人员行为与规定的纪律要求相抵触的,都属于“行政违纪”。但违纪不等于违法,比如在行政机关的换届选举中不能拉票、在单位员工招聘中不能暗箱操作等。渎职,是指专业工
-
诈骗案未被批捕的员工怎么处置河南在线咨询 2023-10-311.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刑诉法第90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复核,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通
-
-
同案都会被批捕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1-10-13同案犯在逃只要符合条件就应当批准逮捕。《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