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体没有订立合同的资格,没有实际履行能力。
2、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以被代理人名义签订买卖合同。
3、标的物为法律禁止或限制流通物。
4、买卖合同的内容中出现漏洞导致权利得不到保护。
一、没有代理权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和终止合同是否有效
1、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2、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二、效力待定合同生效的追认期限是怎样的
效力待定的合同的效力需要经过追认才能生效,追认的时间也是有所限制的,相应的权利人应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进行追认。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2、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三、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如何呢
效力待定合同效力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处理:
(1)主体不合格的效力待定合同:主要是指限制行为能力的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合同有效。
纯获利或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不必追认。相对人可催告法定代理人1个月内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合同被追认前,善意的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
(2)无权代理人订立的效力待定合同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必须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才能对被代理人产生法律拘束力,否则,后果由行为人承担。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1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
(3)是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权利而订立的合同,经权利人追认才有效。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合同有效。
-
买卖合同的漏洞欺诈及其法律防范(二)
405人看过
-
买卖合同存在哪些欺诈情形
275人看过
-
居间合同漏洞及欺诈如何防范
118人看过
-
承揽合同的漏洞及欺诈的原因是什么
268人看过
-
担保合同漏洞及欺诈该怎样去防范
327人看过
-
担保合同可能存在的漏洞和欺诈防范有哪些
267人看过
实际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应按照合同规定的标的履行其义务。 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了履行障碍,则当事人应该继续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其义务,直到合同履行完毕为止 实际履行有助于维护合同的稳定性和可执行性,同时也能够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更多>
-
居间合同漏洞及欺诈的防范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181、对居间合同中提供的任务来源要作认真、科学的考察。 居间合同欺诈行为中提供的任务经常都是虚假的,只要委托人能够进行认真、科学的考察一般是能够识破其骗局的。现实生活中上当受骗的受欺诈人都是相信居间人一面之词,没有自己进行认真的了解及考察,从而落入合同陷阱。 2、接受居间人服务的一方,尤其要对所谓第三方的真实身份进行了解。 在居间合同欺诈中,多数受欺诈人是因为相信居间人的真实信和可靠信,忽视了对第三
-
买卖合同怎么防范欺诈漏洞行为山西在线咨询 2023-07-11买卖合同防范欺诈漏洞行为的途径: 一、订立合同前应尽可能了解对方当事人的有关信息。 二、对代理人签订合同应对其代理权进行了解。 三、注意提高具体业务人员及领导人的素质。 四、合同订立应采取书面形式并使用比较标准的合同范本。 五、对恶意履行要防范。 六、对用支票进行支付应按规定程序检查以免被套走标的物。
-
什么是买卖合同欺诈行为,哪些情形属于买卖合同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26、买卖合同欺诈的情形: 1、假冒合同主体进行欺诈 在生活实践中,犯罪分子往往本身不具备成为买卖合同卖方主体或买方主体的资格,而利用种种手段掩盖或隐蔽其真实身份,制造假象,使被害当事人与之签约,以达到获取不法得利的目的。 2、利用被欺诈方心理进行欺诈 这种形式的欺诈往往出现在即时结清的买卖合同中,犯罪分子抓住被欺诈方某些心理进行欺诈,犯罪分子往往将几种手法同时使用,使被害方上当受骗,而事后无法找到诈
-
买卖合同常见漏洞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04买卖合同中经常出现因为对业务不熟悉或者谈判经验不足而在合同内容中出现漏洞,常见漏洞有: 1,质量约定不明确 2,履行地点不明确 3,付款期限不明确 4,违约责任不明确 5,付款方式不明确 6,履行方式不明确 7,计量方法不明确 8,检验标准不明确上面的漏洞出现多因为合同主文内容缺少或者约定不明,使用文字双方有争议等情况。
-
合同欺诈怎么认定, 合同欺诈的情形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9一、合同欺诈怎么认定1、欺诈人的欺诈故意。欺诈故意是指行为人具有故意欺诈他人的意思,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被欺诈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2、欺诈人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指欺诈人语言、文字或活动有隐瞒事实而告知虚假情况的行为。即使被欺诈人陷于错误、加深错误或保持错误而虚构事实、变更事实或隐瞒事实的行为。3、被欺诈人因欺诈而产生错误认识被欺诈人的错误非因自己疏忽大意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