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放弃撤销权如何认定
如果当事人在撤销权的有效期间内不行使撤销权的,可认定为放弃撤销权。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一般是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重大误解的撤销权是九十日;而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撤销权基于法定事由当事人可以撤销自己的意思表示的权利,例如基于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但是撤销权也相应的时间规定,超过时间撤销权会消灭。
合同撤销权是指撤销权人因合同缺乏一定的生效要求而享有的以其单方意义撤销已成立合同的权利。对合同撤销权的性质有不同的看法,但一般认为合同撤销权属于形成权;也就是说,合同撤销权的行使可以在没有相对人同意或配合的情况下改变合同的效力,合同撤销权可以撤销合同的撤销权。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无权代理撤销权的期限是多久
法律上对撤销权行使期限规定了两层意思:
(1)债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应当行使撤销权,否则过了一年后,债权人的撤销权消灭。这里的“应当知道”是指作为一般的债权人在该情况下都应该知道撤销事由的发生。
(2)如果债权人由于自己意志以外的原因不可能知道撤销事由的发生,债权人在债务人的处分财产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也消灭。也就是说,在前一规定不能适用情况下,才能适用后一层意思。关于一年或者五年的性质问题,因撤销权实质上是一种形成权,对于形成权的行使期间通常一般是规定其为除斥期间,因此,五年是一个不变期间,而一年本身也是一个不变期间,只不过五年与一年的期间起算点有异。五年期限的起算自财产处分之日起,一年期限的起算应从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债务人处分财产之日起算。
-
民法典继承上如何认定遗弃
290人看过
-
民法典中如何放弃房子的所有权
405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如何撤销
500人看过
-
民法典如何认定遗弃家庭成员?
369人看过
-
民法典如何叫行使撤销权,撤销权和任意撤销权的区别
320人看过
-
民法典中不放弃房屋产权如何处理
207人看过
撤销权是撤销权人依其单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效力溯及既往的消灭的权利。因撤销原因不同,撤销权人也不同。 在重大误解中,误解人是撤销权人;显失公平中,遭受明显不公的人是撤销权人;欺诈、胁迫中,受欺诈、受胁迫的人是撤销权人。撤销权是诉权,只能通过法... 更多>
-
撤销权放弃后怎么认定撤销权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8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以自己的行为”放弃了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1、当事人在合同签订过程中知道撤销事由后,仍以积极的行为与对方继续订立合同,甚至为履行合同积极作准备; 2、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知道撤销事由后,仍以自己的行为积极履行合同,或积极要求对方履行合同义务; 3、一方当事人在知道撤销事由后,起诉对方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而不是申请撤销合同等。
-
民法典开放放弃继承权?云南在线咨询 2023-02-05《民法典》中放弃继承应当进行书面声明且应当在遗产处理前进行放弃。 放弃继承,又称“继承的抛弃”。是指继承人不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意思表示。是单方法律行为。继承人有权放弃继承,继承人作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余后即丧失了继承权。放弃继承必须在继承开始之后,遗产分割之前作出。
-
2022年民法典中放弃继承公证能否撤销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20放弃继承权公证书若意思表示真实,无违法内容,是不可撤销的。但如果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
民法典中离婚后如何放弃探视权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081、民法典规定,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放弃探望权的,可以在离婚协议书中载明,但放弃探望权的,当事人再主张探望权的,法院应该支持其主张。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
民法典中合同撤销权的行使如何构成撤销撤销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18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撤销权的行使应当按照以下规定: 一、存在下列撤销事由 1.基于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 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