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劳务合同的工作辞职怎么办理手续:1、申请离职(向主管部门申请)的申请书;申请内容需符合离职条件;2、申批通过(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3、移交工作(向单位、公司安排的接班人移交自己手头的工作、资料);并通过审查认可;签定移交清单(工作单位办理)。4、办理社保、医保转移手续及失业手续(社保局办理);5、如在公司或单位住宿;需办理离厂手续。获得放行认可;6、如公司或单位机要部门、岗位还需签订离职后的保密协议;7、结算工资和离职待遇(财务部门和人事部门办理)。8、根据自行情况选择合适的离职、离别形式。(如感谢、茶话、宴请等);9、国家机关和单位还需办理人事档案调离手续;一般带户口、高学历、高职称的职工则一般将人事档案调往人才市场;
签劳务合同后离职会赔偿吗
签劳务合同后离职不会赔偿。签订劳动合同后离职,要提前三十天通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
离职赔偿n+1的详细说明
288人看过
-
离婚要求法律手续的详细说明
362人看过
-
技术服务合同的详细说明
100人看过
-
注销公司的手续详细说明
343人看过
-
结婚登记指南:详细操作说明
448人看过
-
分离户籍的详细说明
406人看过
确认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从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是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 更多>
-
-
劳务分包该如何办?能详细说明说明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27自带劳务 自带劳务承包。指企业内部正式职工经过企业培训考核合格成为工长,劳务人员原则上由工长招募,人员的住宿、饮食、交通等由企业统一管理,工资由企业监督工长发放或由工长编制工资发放表由企业直接发放。[2] 零散劳务 零散的劳务承包。指企业临时用工,往往是为了一个工程项目而临时招用工人。 成建制劳务 成建制的劳务分包。指以企业的形态从施工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处分项、分部或单位工程地承包劳务作业。
-
机关离职手续包括哪些宁夏在线咨询 2022-09-041、如果您的还没到期的话,需提前一个月向部门领导提出书面离职申请和《解除劳动合同申请》,待部门领导签署意见后报人力资源部。2、由人力资源部逐级报请,经总经理、董事长批准后,人力资源部通知您的部门领导安排工作交接。3、您需要按《离职员工交接手续表》《工作交接明细表》和《物品交接单》内容依次交接,财务部结清借款后,经交接双方和部门领导签字确认后,交接工作方视为完成。4、工资中涉及保险,人力资源部同财务
-
离职后户籍迁移手续指南浙江在线咨询 2024-11-071、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个人账户和身份证号组成。在离职后,参保者有以下三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停止缴费。这种方式虽然个人账户积累停止,但只要缴费时间不长,对今后影响不大。 第二种:个人全额缴纳。这种方式可以让个人负担较轻,但不利于资金积累。 第三种:办理保险转移手续,到新的就业地区。参保者可以在新的就业地区办理保险转移手续,继续按原账号缴费,无需补交,但不可退费。
-
劳动合同期满不续签但是公司不给办离职手续离职后有没有工资的说明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03有工资。如果不发放工资,你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