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侵权责任死亡怎样赔偿
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死亡的,侵权人要承担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的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二、侵权行为如何认定
侵权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因此侵权行为也可以称为一种侵害行为。
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
(1)行为的违法性。
即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和强制性规定,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但执行职务的行为,正当防卫的行为,紧急避险的行为虽然造成了损害,因其不具有违法性,故不为侵权行为。
(2)损害事实。
既包括对财产权利的损害,也包括对非财产权利的损害。
对财产的损害可分为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直接损害是指现有财产的减少,间接损害是指可得利益的减。
(3)因果关系。
即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客观联系。
(4)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
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侵权人要承担赔偿的责任,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
如果造成被侵权人死亡的,要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七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n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
-
侵权责任中侵权人死亡怎么赔偿
324人看过
-
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如何判定
305人看过
-
侵权行为法死亡赔偿金应如何计算?
404人看过
-
民法典如何规定侵权行为及其引起的损害赔偿责任?
132人看过
-
民法典怎样认定构成名誉侵权责任
153人看过
-
2024民法典怎样请求赔偿侵权责任的
235人看过
-
侵权责任赔偿怎么认定,如何认定侵权责任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15名誉侵权责任怎么认定: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比如医院未经患者同意,无意中公布了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风病或艾滋病等病情信息,使患者名誉受到损害。无论故意或过失,只要侵权人在主观上有过错,并在客观上造成他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即属于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所谓
-
民法典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构成侵权,侵权人如何承担民事责任?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061.违约行为的基础是合同的存在,而侵权行为事先并不需要合同。2.违约行为侵犯的是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的预期利益,一般是财产利益;而侵权行为侵犯的既有可能是对方财产权也有可能是人身权。3.还有一点,举个例子来说,甲买了一个火锅回家和家人一起吃火锅时,火锅爆炸,炸伤了甲及其家人。如果追究商家违约责任,则合同相对方仅为甲,只有甲可以起诉,且只可追究合同瑕疵履行的责任,如要求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等,但不可请求精
-
民法典下保险的确认为侵权责任赔偿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08民法典中暂无关于人身保险与侵权责任赔偿共存的规定,不过在《保险法》中有对应的要求。明确规定了,人身保险和侵权责任是可以共存的,因侵权行为造成人身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侵权主张赔偿,也可以要求保险公司赔偿。
-
2022年民法典侵权人死亡如何主张赔偿新疆在线咨询 2022-12-071、侵权人死亡的,其财产继承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3、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4、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5、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