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治安处罚依据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1 08:24:20 62 人看过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前两款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应如何立案

泄露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具体如下:

1、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3、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泄露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泄露个人信息罪;

4、主观方面:故意。

泄露个人信息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06: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泄露公民信息立案标准,有没有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款的规定,泄露公民信息的,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只要行为人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且具有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等情形的,即可立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款
    2024-05-17
    454人看过
  • 治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是怎么处罚的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治安处罚标准,一般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构成刑事犯罪的情形有哪些?(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四)非法获取、出
    2023-02-19
    71人看过
  • 如何判断个人信息非法泄露
    一、如何判断个人信息非法泄露如下判断个人信息非法泄露:1.犯罪客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的客观是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和自由。2.犯罪客观方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客观方面变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或者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3.犯罪主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犯罪。单位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起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的规定处罚。4.犯罪主观方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过时不构成犯罪。犯罪动机一般表现为牟利,但动机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有哪些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是:1.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处犯罪量刑标准是:2.违反国家有
    2023-05-24
    381人看过
  • 非法泄露个人信息犯了侵犯个人信息罪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因刑法修正案九出台,已经被取消,刑法修正案九规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侵犯个人信息罪的相关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9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也是“两高”首次就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出台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规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2023-06-21
    173人看过
  • 怎么处罚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
    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应当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处以或者单独处以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个人信息泄露,实质上是一些IT技术人员利用技术手段和工具进行的技术性窃取。医院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处理医院泄露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单位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
    2023-07-10
    170人看过
  • 快递泄露个人信息违法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一、《寄递服务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国家邮政局最新发布的《寄递服务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管理规定》规定,寄递服务用户个人信息包括了寄(收)件人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单位名称等用户基本信息,以及寄递单号、时间、物品明细等用户使用寄递服务衍生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规定》用六章53条内容,规范信息安全管理,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规定》要求,加盟制快递企业应当在加盟协议中设立寄递用户信息安全保障条款,明确被加盟人与加盟人的安全责任关系。《规定》明确指出,寄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因泄露寄递用户信息对用户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二、《快递条例》第七章第三十八条未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经营快递业务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九条邮政企业以外经营快
    2023-05-22
    428人看过
  • 非法透露公民个人信息罪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具有以下情形的属于严重:(1)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2)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等等。一、徐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会判多少年《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等。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买卖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
    2023-03-10
    93人看过
  • 申诉泄露个人信息去哪报警,具体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个人信息泄露去本人住所地的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关对于报案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2024-04-20
    72人看过
  • 公民泄露个人信息罪的相关内容是什么
    一、公民泄露个人信息罪相关内容公民泄露个人信息罪其实并不是刑法所规定的明确的罪名,与其相关的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以及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在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第二百五十三条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盗窃罪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
    2023-03-17
    187人看过
  •  如何依法报案处理个人信息泄露事件?
    这段内容讲述了个人信息泄露的处理方式。如果泄露导致了一些不利影响,并且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公安机关将会立案处理。如果是泄露,未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公安机关通常不会立案。但如果泄露面积较大,虽然没有造成不利的后果,公安机关也会立案处理。如果个人信息泄露导致了一些不利影响,并且有确凿的证据证明,那么公安机关将会立案处理。而如果只是泄露,未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那么公安机关通常不会立案。但如果是大面积的泄露,虽然没有造成不利的后果,公安机关也会立案的。 个 人 信 息 泄 露 报 警 立 案 标 准 是 什 么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和《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个人信息泄露案件可以进行立案。那么,个人信息泄露报警立案标准是什么呢?首先,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的规定,个人信息泄露可能造成或者已经造成严重的精神损害的,其严重程度应当达到足以使被害人认为其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程度
    2023-09-05
    101人看过
  • 根据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治安处罚罚金多少
    一、根据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治安处罚罚金多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治安处罚标准没有明确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罚金标准是法院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构成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解释有哪些规定?《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
    2023-05-22
    448人看过
  • 公安人员泄露个人信息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警察作为政府的工作人员,具有行政的色彩,警察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依照法律规定会遭受以下处罚:(1)国家工作人员泄露公民个人信息处罚种类:1、罚款;2、拘留;3、刑事处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警察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扮演着正义的角色,理应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警察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依据法律规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
    2023-06-12
    353人看过
  • 因快递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办,个人信息泄露途径?
    一、因快递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办因快递泄露个人信息后的处理有:1.向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2.向公安部门报案。个人在被骗后应及时到公安机关报警,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以减少或挽回损失。3.向侵权人索赔。消费者还可依据《民法典》等,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个人信息泄露途径有哪些个人信息泄露途径有:1.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个人信息。2.需要身份证件实名登记的部门、场所,个别人员利用登记的便利条件,泄露客户个人信息;3.个别违规打字店、复印店利用复印、打字之便,将个人信息资料存档留底。4.借各种问卷调查之名,窃取群众个人信息。5.在抽奖券的正副页上填写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6.在购买电子产品、车辆等物品时,有的商家填写非正规的售后服务单被人利用了个人信息。7.向群众邮寄免费资申办会员卡时掌握到的群众信息三、泄露个人信息刑事量刑标准
    2023-04-24
    399人看过
  •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可以报警吗
    一、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可以报警吗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可以报警。被窃取个人信息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如果只是被泄露,但没有造成不利的后果,一般公安机关是不会立案的。但如果是大面积的泄露,虽然没有造成不利的后果,公安机关也会立案的。触犯该罪需要达到情节严重的,当事人应当准备确凿证据证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或者证明大批个人信息遭到泄露。二、个人信息泄露之后怎么补救个人信息泄露之后的补救办法有:1.收集证据线索。记下对方的电话或者是邮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这些信息很琐碎,但是一旦收集好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自己维权,而且还可能帮助更多的人。2.向相关部门报案。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3.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一旦信息泄露,或者联系工具账号丢失,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亲朋好友,要他们倍加防范,以免上当受骗。4.委托律师维权。如
    2023-04-25
    65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治安处罚,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重庆在线咨询 2023-10-07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治安处罚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治安处罚法个人信息泄露的处罚标准是哪些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9
      一、泄露个人信息治安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 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处罚?泄露个人信息会受到什么处罚?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25
      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处罚?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九条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 2、《刑法》 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
    •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个人信息罪定义
      台湾在线咨询 2024-08-25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
    • 串通泄露公民信息罪量刑依据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30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