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
10月25日,辛某徒弟时大漂亮直播间售卖了一款茗挚品牌的即食燕窝产品,明确标榜“燕窝”。
11月1日,被用户说是糖水。随后,该事件引起各方关注。
11月19日,职业打假人王*发布一份检测报告称:“经过检测,茗***风味即食燕窝产品蔗糖含量4.8%,而成分表里碳水化合物为5%,确认该产品就是糖水。”
11月20日,辛选官方微博针对王*的检测报告曾回应称,“王某提供的质检报告中,含有燕窝成分唾液酸;如果消费者对产品有任何不满可向商家申请退货退款”。
11月27号的时候,辛某通过自己的社交平台,对这一次燕窝的事情引起的风波而道歉。承认所售燕窝产品存在问题并提出赔付方案。据悉,此次共销售57820单,销售金额1549.6万元,共需先退赔6198.3万元。
12月8日,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辛某公司立案调查。
从信誓旦旦地发布律师声明,称其所售燕窝为合格正品,到提出“退一赔三”的解决方案,“辛某燕窝造假事件”历经多次反转。但是,辛某所带的这些产品涉嫌,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这一点毋庸置疑。就拿燕窝事件来说,辛某已经公开承认夸大宣传这款产品,也就是说他承认了燕窝成分不足每碗2克。
如果调查结果一旦确定辛某卖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那么他将可能面临的是15年以上甚至是无期徒刑。
生产销售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产品如何担责
(一)生产、销售“伪而不劣”的产品不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伪而不劣”的产品简单的讲是指系假冒他人产品名称、商标、专利、包装标识、形状样式等辨识特征,但该产品质量符合《产品质量法》的要求,具备被冒充产品的基本使用性能的产品。
(二)生产、销售“劣而不伪”的产品,不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劣而不伪”简单的讲是指被告人生产、销售的产品虽不符合产品质量法的质量要求,但被告人没有就产品质量实施“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假冒、冒充行为,从而不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三)如果销售者明知其产品系假冒且劣质产品,其以明显低于真品的价格予以销售,知假卖假,但其同时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以远高于残次品的价格予以销售,此种情形下,即使消费者“知假买假”,因销售者存在“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同样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依其销售金额定其刑事责任:
1、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罚金。
2、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两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罚金。
3、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两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4、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涉嫌销售假燕窝被立案调查,售假罪怎么处罚
75人看过
-
什么是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产品?
391人看过
-
我国法律对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是如何处罚的?
176人看过
-
服饰公司产品以次充好被罚,售卖以次充好产品如何处罚
268人看过
-
生产以假充真的氯化钾案
214人看过
-
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属于诈骗吗
333人看过
产品是指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更多>
-
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以假充真、以假充真的案件立案标准是怎样的上海在线咨询 2022-01-23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二)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三)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本条规定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产品质量不符合国
-
哪些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0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行为是生产、销售行为。
-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应承担哪些责任?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12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对于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12《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规定: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生产、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等行为,应如何定罪量刑?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06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行为,在销售金额或者查处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标准的时候,可能涉嫌构成犯罪。如果达不到刑法设定的数额标准,则不构成本罪。对于经济犯罪而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定的数额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查处额在15万元以上的行为。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