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诱导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谁来承担赔偿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0 00:20:09 177 人看过

监护人没有监护到位肯定要承提部分责任,教唆人和监护人责任根据情况来定,一般是平衡的分担。如果被教唆人未犯被教唆罪,则不构成教唆犯;如果未成年人犯被教唆罪,则构成教唆罪。如果涉及刑事责任,则教唆人负全部刑事责任,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的损害由谁承担责任

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于其识别能力存在缺陷,法律规定对他们实行监护人制度。侵权责任主体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会产生民法上的替代责任。所谓替代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是指责任人为他人的行为和自己管领下的物件所致他人损害时负有的侵权赔偿责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4日 05: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监护相关文章
  •  监护人是谁?女人无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女方的监护人应按照顺序为配偶、父母、子女或其他近亲属,如无适当人选,则可以由愿意担任监护的个人或组织担任。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在结婚后,具有监护能力的人可按照以下顺序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女方的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女性无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的资格条件是什么?女性无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的资格条件,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未成年人、成年人或者老年人;2.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 具有担任监护人的意愿;4. 无配偶或者配偶已经死亡或
    2024-03-20
    421人看过
  • 无偿为他人提供劳动造成损害的由哪方承担赔偿责任
    无偿为他人提供劳动又称之为帮工活动,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为他人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在从事帮工活动中致人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2、为他人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自己受损害的,由被帮工人承担责任。3、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离婚后子女侵害他人由谁承担赔偿责任离婚后子女侵害他人,由谁承担赔偿责任我国法律规定,夫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权益的,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确有困难的,可以责令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如此规定,是因为夫妻离婚后,虽然双方仍然都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但未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基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随时照顾管理未成年子女的生活,所以法律放宽其对监护职责的履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
    2023-07-25
    319人看过
  • 未成年人造成他人伤害由什么来承担赔偿责任?
    一、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伤害,只有当其自身有财产时,才由其自身承担赔偿责任,且其财产不足以完全赔偿时,由其监护人补足不足部分。二、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伤害,其监护人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赔偿责任属于无过错责任,就是说即使监护人尽到了监护责任,没有过错,仍应承担赔偿责任。《民法典》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2024-04-26
    438人看过
  •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暂时丧失意识后造成他人损害的,是否承担侵权责任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没有过错的,根据行为人的经济状况对受害人适当补偿。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滥用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考虑到导致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丧失意识的情况比较复杂,本条根据不同的情形,规定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责任:一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自己丧失意识存在过错。如果是因为自己的过错,丧失了意识后造成了他人的损害,那么行为人应当根据其过错承担赔偿责任。二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没有过错,而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可以不承担侵权责任,不过需要根据公平分担的规定,适当分担被侵权人的损失。三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滥用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导致自己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的。作为
    2023-06-14
    479人看过
  • 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承担责任吗?
    一、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承担责任吗?需要承担;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二、监护人分类:对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进行监护的人。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监护人分为3种:①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遗嘱中指定者,称指定监护人。②由法律规定的一定范围的亲属依一定顺序充任者,称法定监护人。③由监护机关或法院选定者,称选定监护人。《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担任监护人;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
    2023-06-17
    227人看过
  • 未成年人造成他人的人身损害由谁来赔偿
    1、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伤害,只有当其自身有财产时,才由其自身承担赔偿责任,且其财产不足以完全赔偿时,由其监护人补足不足部分。2、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伤害,其监护人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赔偿责任属于无过错责任,就是说即使监护人尽到了监护责任,没有过错,仍应承担赔偿责任。3、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伤害,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可能会承担赔偿责任,但属于有条件的赔偿责任,属于过错赔偿责任,学校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条件为: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的。一、孩子在学校受伤学校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孩子在学校期间的监护人不是学校,学校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和保护的义务,但决然没有监护义务。学校和家长之间不是理所应当或者顺其自然的就达成了一种委托监护的合作模式,所以,学生在学校发生的一些意外事故,要根据学校的过错程度大小来承担相应的责任的。(1)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人在学
    2023-06-25
    113人看过
  •  谁来为员工的人身损害承担责任?
    根据给出的素材,我们可以得知在劳务派遣期间,如果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那么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同时,如果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那么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在雇员与雇用公司或劳务派遣公司之间,若雇员对他人造成损害,则由雇用公司或劳务派遣公司承担责任。而在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需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如有过错,则需承担相应责任。 雇 员 致 人 损 害 谁 来 承 担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
    2023-10-07
    190人看过
  • 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是谁
    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是其父母。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八条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父母给未成年子女的财产造成损害,需要赔吗父母造成了未成年子女财产的损失,同样要承担责任。虽然父母作为监护人,有权利替未成年人保管其财产。但是,财产毕竟是未成年人的,而非监护人所有。具体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如果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是因为疏忽大意而损坏了未成年人的财物的,则应该进行赔偿。第二,如果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是故意造成未成年人财产损失的,则除了要进行赔偿外,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还可以要求人民法院撤销其监护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八条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023-08-01
    122人看过
  • 法定代表人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责任由谁承担呢?
    法定代表人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外,该代表行为有效,订立的合同对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民法典》第六十二条,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2024-04-25
    83人看过
  • 无行为能力的人财产谁来监护
    一、无行为能力的人财产谁来监护《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1)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2)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
    2023-04-04
    102人看过
  • 法定监护人失去监护能力谁来担任监护人
    1、监护人失去监护能力或被监护人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其他人可以申请监护人。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人身监护,以教养、保护为目的,监护人依法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一、法定监护人的职责主要有什么1、保护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人身。监护人担负有维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健康和安全,保护他们的姓名权、荣誉权的责任,同时,还担负有排除来自于各方面的对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实施侵害的义务。监护人也负有对未成年人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培养和教育的职责。2、管理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财产。监护人于监护职责范围内管理好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财
    2023-02-14
    460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中车借给他人造成损失,谁来承担责任?
    将车借给他人造成交通事故属于机动车一方的责任。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险应当在限额内承担责任,超过限额的,由用户赔偿。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坏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主要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挂靠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损害2009年6月3日17时,卢*泰驾驶皖K/B4763号轻型箱式货车(载张*梅)行驶至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洪桥路口时,与原告乘坐的由李*林驾驶的粤B/ND632号箱式货车发生碰撞,造成两车损坏以及原告、李*林、张*梅受伤的交通事故。2009年7月15日,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宝安大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卢*泰负此事故的全部责任,李*林不承担此事故的责任。车辆情况:被告二阜阳市**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系皖K/B4763车登记
    2023-07-03
    411人看过
  • 劳动者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责任谁来承担
    劳动者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责任承担: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2024-04-27
    273人看过
  •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
    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属于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叫无过失责任原则。它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应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执行这一原则,主要不是根据行为人的过错,而是基于损害的客观存在,根据行为人的活动及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险性质与所造成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而由法律规定的特别加重责任。医疗过错造成的原因(一)、医院管理方面的原因1、法制观念落后于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观念在不断增强。但是面对社会整体法律意识的提高,部分医务人员却没有及时转变观念。同时医院的管理体制没有根本改变,医院除了收费水平提高外,医疗服务意识远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特别在用法律手段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方面,与社会大环境相比显得十分落后,所以一旦发生纠纷,医院一方往往处境被动。2、部分制度被人
    2023-07-21
    170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监护
    词条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监护
    相关咨询
    • 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应当由谁承担责任?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2-11
      这里有几个法律问题,一个是未成年,一个是孤儿,还有一个是民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要进行相应的民事赔偿,而未成年人造成损害,加害人本人不能赔偿,则应该由其监护人来进行赔偿。在这里,你的问题是加害人是未成年人,而其又是孤儿,那么久没有相应的监护人,也就不能得到相应的赔偿,处理办法,就是联系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教育,并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管教,防止再发生其他问题。如果他有人收养的话,包
    • 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怎样认定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4-30
      监护人没有监护到位肯定要承担部份责任,教唆人和监护人责任根据情况来定,一般是平衡的分担。如果被教唆人未犯被教唆罪,则不构成教唆犯;如果未成年人犯被教唆罪,则构成教唆罪。如果涉及刑事责任,则教唆人负全部刑事责任,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监护人对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有责任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23
      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承担责任。履行监督和保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被监督、保护的人,称为被监护人。法律设立监护制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和不能处理自己事务的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生活秩序。
    • 劳动者造成他人损害的赔偿责任是谁应承担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05
      劳动者因执行工作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 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损失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3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