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云遮雾罩——析《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9 14:24:14 248 人看过

中国证监会2002年9月份发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于12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落实两《办法》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了五个与之配套的文件。其中,《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6号———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对上市公司收购人,即上市公司未来当家人,作出较为严格的信息披露规定。

以往上市公司收购行为中,信息披露的主角大多只是上市公司本身。投资者可能由于无法获得上市公司未来控制人的详实资料,而难以作出判断。对此,《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出台,无疑将有效地改善这一状况。

收购人到底是谁

按照《办法》,收购人是指取得或者可能取得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或者对上市公司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收购行为主体。作为上市公司未来的当家人,收购人的实力是极为重要的。《报告书》第二节收购人介绍对此有了明确要求。

收购人(包括股份持有人、股份控制人以及一致行动人)应当以方框图或者其他有效形式,全面披露其相关的产权及控制关系,即:要求收购人的控股股东———也是上市公司未来的实际控制人浮出水面。这一点,与监管部门一直倡导的充分披露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是一致的。收购人还应披露收购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并要求披露收购人持有、控制其他上市公司百分之五以上的发行在外的股份的简要情况。这一点,如果收购人在证券市场中有类似的行为,投资者可以作为类比。同时,《报告书》规定,进行上市公司收购的自然人也要披露自身的详细情况。此外,第三十五条、三十六条还要求,上市公司收购人对一段时间内买卖收购公司的挂牌交易股份予以相应的披露。收购人及各自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主要负责人),以及上述人员的直系亲属在提交报告之日前六个月内有买卖上市公司挂牌交易股份行为的,在提交报告之日前六个月内有买卖上市公司挂牌交易股份行为的,应当披露每个月买卖股份的数量以及交易的价格区间。

财务资料更详尽

财务状况无疑是收购人家底的一个重要内容。《报告书》将收购人的财务资料单独列为一节(第九节)。明确要求收购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披露最近三年的财务会计报表,注明是否经审计及审计意见的主要内容;其中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表应经审计。

从日前上市公司收购行为的信息披露看,大多仅披露了收购人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而且多是未经审计。此外,对于几种特殊情况作出具体规定。一是收购人的财务状况较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有重大变动的,应提供最近一期财务会计报告并予以说明。若收购人设立不到三年的,应提供自其设立之日至报送本报告当年最近一期的财务会计报告及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二是针对不少上市公司收购行为中出现的新人辈出现象,即:某公司新组建一家子公司,间接实施收购计划。《报告书》规定若收购人成立不足一年或者是专为本次收购而设立的,则应当比照前款披露其实际控制人或者控股公司的财务资料,即:实际收购者必须走向前台。

MBO披露更严格

针对通过证券交易所的集中竞价交易进行上市公司收购因继承取得上市公司股份而进行上市公司收购等10种不同方式的收购行为,《报告书》规定收购人需要进行不同内容的信息披露。其中,对属于上市公司管理层(包括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收购的,有着更为严格的规定。

主要包括:一是通过上市公司管理层及员工所控制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应当披露该控制关系、股本结构、内部组织架构、内部管理程序、章程的主要内容、所涉及的人员范围、数量、比例等。二是需要披露取得上市公司股份的定价依据。这样,类似此前频频出现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折价收购现象,再发生则要有个说法了。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层通过赠与方式取得股权的方式,还应当披露赠与的具体内容及是否附加条件。三是管理层需要披露收购的目的及后续计划,包括是否将于近期提出利润分配方案等。这不仅是力求促进管理层对上市公司收购采取积极负责的态度,同时也是针对以前曾出现的现象———完成上市公司MBO后即通过高比例分红将大批利润流入管理层腰包,而作出的相应措施。

后续计划需明确

从以往案例看,不少企业通过受让上市公司股权获得控制权后,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能及时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质性重组,致使某些上市公司每况愈下。对此,《报告书》单独列出第七节后续计划,明确要求收购人应披露是否拟改变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或者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作出重大调整是否拟对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负债进行处置或者采取其他类似的重大决策。这就要求收购人要有的放矢,在实施收购行为前首先对上市公司进行充分彻底地调研。尤其是对一些资产质量较差的上市公司进行收购,更要了解其主要债务、或有负债、涉及诉讼以及原大股东或关联方欠款等情况。在确认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后,再实施收购计划,并在之后切实履行其承诺。

收购资金从何而来

判断上市公司收购行为是否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引入的当家人是否有能力帮助上市公司改善经营环境,资金来源和支付方式可以反映一二。

《报告书》规定,如果其资金或者其他对价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借贷,收购人应简要说明包括借贷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借贷方、借贷数额、利息、借贷期限、担保及其他重要条款、偿付本息的计划等。此外,收购人还应声明其收购资金是否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据此,投资者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收购人入主后给上市公司带来负担的可能,或是还人情债的可能。

对于上市公司MBO,还规定,如收购人就取得股份签有融资协议的,应当披露该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融资的条件、金额、还款计划及资金来源。此外,《报告书》还要求收购人对收购行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进行分析,详细披露与上市公司之间的重大交易等。

我们相信,随着《办法》和相关配套文件的出台,上市公司收购行为将进一步得到规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30日 21: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上市公司收购相关文章
  • 上市公司收购达到多少要公告
    一般情况下,公司股权发生变化,不需要进行公告。并且由于上市公司的股东众多,股权转让频繁,并且是在公司之外的广大投资者中间进行的,故上市公司本身并不具备置备股东名册的信息优势和便利条件往往难以公告。一、股权转让注意事项1、在起草有关股权转让的文件前,应到公司注册地所在的工商登记部门查阅并复印一下公司的工商登记资料,因为要起草的有关文件都必须和工商登记部门存档的资料保持前后衔接一致。2、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是股权转让中最重要的环节,必须明确转让方与受让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例如股权转让份额、转让价格、转让价款、交割日期、公司债权债务的承担等。建议由律师或专业人员起草具体条款内容。3、受让方在交易过程中可能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支付股权转让对价的义务,为了防范受让方不履行支付股权转让的对价风险,股权转让合同应明确约定定金罚则或违约赔偿的范围、计算方法,转让方可要求受让方作出保证或提供担保。4、股权转让后,
    2023-03-17
    472人看过
  • 收购上市公司有限公司
    1、作出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收购人在发出收购要约前,必须事先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和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上市公司收购其他公司需由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收购人的名称、住所;关于收购的决定;被收购的上市公司名称;收购目的;收购股份的详细名称和预定收购的股份数额;收购的期限、收购的价格;收购所需资金额及资金保证;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时所持有被收购公司数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等事项。2、要约书的发布和效力收购人在依照法律规定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之日起15日后,公告其收购要约。收购要约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在收购要约的有效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回其收购要约;收购人需要变更收购要约中事项的,必须事先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提出报告,经获准后,予以公告。收购要约的不可撤回,指在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但其中的灵活规定也充分兼顾了我国证券市场
    2023-02-25
    252人看过
  •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不能收购上市公司的情形有哪些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条任何人不得利用上市公司的收购损害被收购公司及其股东的合法权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收购上市公司:(一)收购人负有数额较大债务,到期未清偿,且处于持续状态;(二)收购人最近3年有重大违法行为或者涉嫌有重大违法行为;(三)收购人最近3年有严重的证券市场失信行为;(四)收购人为自然人的,存在《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情形;(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定的不得收购上市公司的其他情形。一、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措施与法律责任有哪些规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七十五条上市公司的收购及相关股份权益变动活动中的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报告、公告以及其他相关义务的,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采取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责令暂停或者停止收购等监管措施。在改正前,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不得对其持有或者实际支配的股份行使表决权。第七十六条上市公司的收购及相关股份权益
    2023-02-18
    81人看过
  • 拟上市公司上市后能否被上市公司收购?
    拟上市公司可以收购再上市。拟上市公司收购其他公司再上市的,需要在收购活动结束三年后才能申报上市。上市狭义的意思是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广义的上市除了公司公开(不定向)发行股票,还包括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交易,以及新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发布/推出。一、收购公司的条件包括什么收购公司的条件包括:1、对象条件,上市公司收购的对象是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即公司发行的公司股票,由投资者持有,不包括公司以自己的名义直接持有的股票和公司发行的股票;2、市场条件,上市公司的收购必须在证券交易场所的帮助下完成。证券交易场所是依法设立的,经批准的证券交易或交易场所,分为集中交易场所和场外交易场所;3、规则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持有上市公司发行外国股票百分之五以上的大股东必须履行一定的信息披露义务,并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继续购买公司股票。
    2023-03-23
    440人看过
  •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分析分析结果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分析:一、要约收购:1、全面要约收购。2、部分要约收购。二、协议收购:1、收购股权+重大资产置换。2、收购股权+资产出售+资产置入。3、重大资产出售+新增股份吸收合并。4、资产转让+换股合并。一、个人股权如何转让个人股权如何转让的流程:1、召开公司股东大会,研究出售、收购股权的可行性,分析出售、收购股权的目的是否符合公司战略发展,分析收购方经济实力的运行能力;2、聘请律师进行尽职调查;3、转让方和受让方应进行实质性谈判;4、转让人企业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股权转让,由上级主管部门批准;5、评估和核实资本;6、转让的股权属于国有企业或者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应当先到国有资产办公室审批确认,再到资产评估办公室进行评估;7、转让方应召开职工大会或股东大会;8、公司发生股权变动时,应当召开股东大会,作出决议。二、企业资产重组方式有哪些企业资产重组方式如下:1、收购并购。在中国,并购主
    2023-03-21
    211人看过
  • 另一家上市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购
    上市公司收购有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要约收购:(1)持股比例达到30%.投资者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或者协议、其他安排持有或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30%(含直接持有和间接持有)。(2)继续增持股份。在前一个条件下,投资者继续增持股份时,即触发依法向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的义务。只有在上述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适用要约收购。釆取协议收购方式的,协议双方可以临时委托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保管协议转让的股票,并将资金存放于指定的银行。釆取协议收购方式的,收购人收购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收购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转化为要约收购。上市公司收购与合并根据我国《公司法》第184条的规定,公司合并有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如果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而被吸收的公
    2023-07-06
    108人看过
  • 深交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报告书格式
    第一节封面、书脊、扉页、目录、释义应标有XXXX股份有限公司重新上市报告书字样,并载明股票上市地点、证券简称、证券代码、上市日期、上市流通股票数量等内容。第二节基本情况公司基本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股票初次上市、暂停上市、终止上市过程及获准重新上市等情况概述。第三节股东及股本变化股本结构、股东总数、前十大股东及股份限售情况;终止上市期间的股东变化及股本总额变化情况。第四节董事、监事、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董事会及监事会的构成,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简历及核心技术人员情况。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最近三年内是否受过刑事处罚、行政处罚或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等情况。第五节资产重组、破产重整终止上市期间重大资产重组情况、破产重整等情况简介。第六节董事会工作报告终止上市期间董事会所做主要工作的情况报告。第七节管理层分析与讨论报告终止上市期间公司主营业务的变化情况及当前公司的业务构成;公司应从主营业务
    2023-06-05
    359人看过
  • 公司不是上市公司怎么可以收购呢?
    不是上市公司可以收购。收购人可以通过取得股份的方式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可以通过投资关系、协议、其他安排的途径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也可以同时采取上述方式和途径取得公司控制权。一、并购和收购是一个意思吗?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行为;并购是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并购一般是指兼并和收购。两者的区别在于:首先,收购属于并购的一种形式;其次,并购除了采用收购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兼并的方式,兼并又称吸收合并,是指两个独立的法人兼并和被兼并公司,通过并购的方式合二为一,被兼并公司的法人主体资格消亡其财产和债权债务等权利义务概括转移于实施并购公司,实施兼并公司需要相应办理公司变更登记;然而收购则是收购者取得了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目标公司的法人主体资格并不因之而必然消亡,在收购者为公
    2023-06-19
    404人看过
  • 厦华董事会关于收购两家上市公司公告
    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公告特别提示: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对公告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负连带责任。本公司董事会于2005年12月30日在《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刊登公告称:本公司控股股东厦门华侨电子企业有限公司与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福州嘉溢电子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2006年4月24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上述股权转让事宜,并出具了国资产权(2006)457号批复。本公司于2006年4月26日在《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披露有关信息。2006年5月29日国家商务部批准上述股权转让事宜,并出具了商资批(2006)1190号批文。本公司于2006年5月31日在《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披露有关信息。2006年6月20日,我司接到通知,上述股权转让《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已经获得中国证监会得批准,并出具了无
    2023-04-24
    374人看过
  • 收购了哪些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收购是指收购人通过法定方式,取得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发行在外的股份,以实现对该上市公司控股或者合并的行为。它是公司并购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实现公司间兼并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公司收购过程中,采取主动的一方称为收购人,而被动的一方则称为被收购公司或目标公司。不得收购上市公司的情形外商投资企业合并或分立,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遵循自愿、平等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具体的不得收购上市公司的情形有:(1)收购人负有数额较大债务,到期未清偿,且处于持续状态;(2)收购人最近3年有重大违法行为或者涉嫌有重大违法行为;(3)收购人最近3年有严重的证券市场失信行为;(4)收购人为自然人的,存在《公司法》第147条规定情形(即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规定);(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定的不得收购上市公司的其他情形。《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
    2023-07-29
    101人看过
  • 上市公司反收购36计
    上市公司反收购的三十六计(上)通常,反收购存在的前提是目标公司遭遇了恶意收购,目标公司管理层为了防止公司控制权转移,从而采取的旨在预防或挫败收购者收购本公司的行为。反收购的主体是目标公司,其核心在于防止公司控制权转移。针对收购方不同的收购目的,目标公司可以采用的反收购策略亦有不同。具体来讲,反收购措施按照发生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预防性(事前)反收购措施与抵御性(事后)反收购措施。本部分着重介绍前者。预防性措施一般发生在要约收购出现以前,目标公司以各种形式防范将来可能出现的收购进攻,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毒丸(PoisonPill)计划:毒丸计划是美国著名的并购律师马丁·利普顿于1982年发明的,又称为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具体来讲,所谓的毒丸是指目标公司通过制定特定的股权计划,赋予不同股东以特定的优先权利,一旦收购要约发出,该特定的优先权利即可行使,则会导致公司财务结构的弱化或收购方部分股
    2023-06-05
    488人看过
  • 收购上市公司,哪几种
    上市公司收购是指收购人以法定方式取得上市公司一定比例发行的股份,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或合并。它是公司并购的重要形式,也是实现公司间并购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公司收购过程中,主动方称为收购方,被动方称为被收购公司或目标公司。收购上市公司股权注意事项(一)及时公告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的收购及相关股份权益变动活动中的信息披露义务人依法披露前,相关信息已在媒体上传播或公司股票交易出现异常的,公司董事会应当立即书面询问有关当事人并及时公告。(二)核查控制股东是否履行相关义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向收购人协议转让其所持股份时,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未清偿对公司的负债、或未解除公司为其负债提供的担保、或存在损害公司利益的其他情形的,公司董事会应当及时予以披露并提出解决措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本公司股份的收购及质押,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减少
    2023-08-07
    267人看过
  • 简述上市公司收购中的反收购
    上市公司收购作为一种证券交易行为,其主体是收购者与目标公司股东,与目标公司经营者无关。但由于公司购的结果往往意味着公司经营者的改变和公司经营策略的变化,这对目标公司原经营者的利益、目标公司及股东的利益都至关重要。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或公司股东的利益,目标公司经营者经常利用手中的权力,采取一些措施防止收购的发生或挫败已经发生的收购。一般说来,收购人在收购要约中都会向目标公司股东提出高于当时市场股价的有吸引力的溢价,股东可以由此获利。所以,对收购的阻碍会损害股东的利益。但是目标公司经营者也可能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收购人提出的要约价格仍然没有反映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或者收购人提出的对公司未来的经营计划会损害公司的发展,因而收购行动并不符合公司股东的最大利益,应当对收购行动予以防范和回击。由于目标公司经营者与公司股东之间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因而如何既要鼓励公司董事会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护公司股东的利益
    2023-06-09
    230人看过
  • 收购上市公司是否间接上市
    上市公司收购是否视为间接上市上市公司收购不属于间接上市。非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属于间接上市或者借壳上市第五十六条收购人不是上市公司股东,而是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收购的,收购人持有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但不超过30%的,收购人持有的股份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的,按照本办法第二章的规定办理,向公司全体股东发出普通股要约;预计收购人自事实发生之日起30日内无法进行全面要约收购的,应当督促控股股东在该30日内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减持至30%以下,并在减持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公告;收购人或者其控股股东继续增持股份的,应当要约收购;依照本办法第六章规定申请豁免的,投资者虽不是上市公司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取得对上市公司股东控制权的,应当符合本办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其控制的上市公司股东所持股份达到前条规定的比例,对股东的资产和利润有重大影响的,依照前条的规定履行报告和
    2023-05-07
    341人看过
换一批
#证券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上市公司收购是指收购人通过法定方式,取得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发行在外的股份,以实现对该上市公司控股或者合并的行为。 它是公司并购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实现公司间兼并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公司收购过程中,采取主动的一方称为收购人,而被动的一方则称为被... 更多>

    #上市公司收购
    相关咨询
    • 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应该怎么填写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01
      《证券法》指出,收购人在发出收购要约之前,必须事先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上市公司的收购报告,并载明以下事项。一、收购人的名称、住所;二、收购人关于收购的决定;三、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名称;四、收购的目的;五、收购股份的详细名称和预定收购的股份数额;六、收购的期限、收购的价格;七、收购所需的资金额及资金保证;八、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时所持有的被收购公司股份数占该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总数的比例。收购
    • 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31
      《证券法》指出,收购人在发出收购要约之前,必须事先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上市公司的收购报告,并载明以下事项。一、收购人的名称、住所;二、收购人关于收购的决定;三、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名称;四、收购的目的;五、收购股份的详细名称和预定收购的股份数额;六、收购的期限、收购的价格;七、收购所需的资金额及资金保证;八、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时所持有的被收购公司股份数占该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总数的比例。收购
    • 上市公司截至收购报告书的时间有规定吗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8-10
      有时间限制,上市公司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的,应当承诺自发布进入重大资产重组程序的公告日起至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或者草案首次披露日前,停牌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0个自然日。确有必要延期复牌的,上市公司可以在停牌期满前按本所有关规定申请延期复牌,累计停牌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月。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工作规程》 第二十四条重组申请获无条件通过或未获通过的,财务顾问应当在重组委会议召开后2个工作日内,协助办理
    • 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停牌会有时间限制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2-03
      有时间限制,上市公司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的,应当承诺自发布进入重大资产重组程序的公告日起至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或者草案首次披露日前,停牌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0个自然日。确有必要延期复牌的,上市公司可以在停牌期满前按本所有关规定申请延期复牌,累计停牌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月。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工作规程》 第二十四条重组申请获无条件通过或未获通过的,财务顾问应当在重组委会议召开后2个工作日内,协助办理
    • 上市公司行业分析报告是如何的?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8
      行业结构分析主要涉及到行业的资本结构、市场结构等内容。一般来说,主要是行业进入障碍和行业内竞争程度的分析。以上就是有关上市公司行业分析报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