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陷阱深几许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2 15:53:20 318 人看过

“售楼员会用许多方法来逼你买房,让你时时刻刻感到紧张”、“千万要小心3%的合理面积误差”、“不要相信什么意大利设计、欧洲血统”……一位售楼小姐揭秘购房陷阱,一位购房者讲述落入陷阱全过程───

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是很多人对于家的基础性定义。然而,居高不下的房价,已经成为很多人梦想成真的最大障碍。而倾两代人的力量,加之付出成为“负翁”的代价去实现购房梦的人们,又将陷入开发商早已挖好的陷阱。

关于房子,每一个买房人都有太多烦恼。这究竟是个体的不幸,还是所有买房人的必然命运?

近日,一位售楼向小姐与一位买房的容小姐分别向本报记者讲述了自己卖房中的潜规则与买房中的失望。当买卖双方的购房体验与销售内幕汇集起来,我们才发现,这些陷阱真的很难躲避。

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消费者擦亮眼睛,进行自我保护仍是上策。而一位购房者与一位售楼小姐的讲述,也许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消费者拨开云雾看清楼市陷阱。

指定办贷机构

售楼向小姐:其实,不管是办理公积金还是商业贷款,开发商根本无权指定代理机构或者代理律师。但是,一般开发商都会这样要求售楼人员“引导”购房者顺从。开发商或者一些代理楼盘销售公司,在吃大鱼的同时,也不会放过小鱼的。

购房容小姐:今年年初我买了一套小两居的房子。当时,售楼小姐告诉我,要办公积金贷款,只能用他们指定的代理机构。而我多问了几家代理,发现售楼小姐推荐的代理机构的代理金比别的地方都要高不少。于是我提出自己办理贷款。起初售楼小姐推说公司不允许。当时我就纳闷,找谁代理这不应该是我的自由吗,怎么开发商霸道到这种地步?后来,与售楼小姐纠缠了几个回合后,自己也觉得有些心烦,便妥协了。但等那家指定的代理机构了解了我的具体单位后又告诉我,他们没有代理我这一系统公积金贷款的权限,只能要我自己去办理了。唉,无奈啊!

“买房好像抢白菜!”

售楼向小姐:售楼员会用许多方法来逼你买房,让你时时刻刻感到紧张,这时你千万要冷静,一定要自己看中才出手买。

购房容小姐:当初买房的时候,其实自己并没有下定决心。但经不住售楼小姐的热情介绍,答应回去好好考虑考虑。看房后的第二天,楼盘正式开盘。那天担心自己抵不住诱惑,便关了手机,直到下午2点多才开机。哪料,售楼小姐还是打来了电话,并且告诉我,开盘当天也仅在这一天,有大幅度的优惠。

“您要不来看看吧!”“昨天晚上售楼处门口就排满了人!”

被售楼小姐一个接一个电话扰得心里痒痒的,便答应再去看看。并和她约定,先给留一套房子。谁知道,人才刚出家门,售楼小姐便打来电话说,留的房子刚被别的客户定了,只能换一套了。心里当时紧张起来,“怎么这8000多元一平方米房子这么俏?一会儿工夫都留不住?”心里担心着,赶紧往售楼处赶。可是,才走到一半,售楼小姐又打来电话说,不行,刚才那套也留不住了,只能再换了。心急如焚啊!怎么这买房子,有点像去抢大白菜呢?

“意大利设计,怎么如此白痴?”

售楼向小姐:千万别听宣传说,这是意大利设计,那又源自欧洲血统,都是瞎掰。国家根本就没有在民用住宅方面向国外设计单位开放过,最多也是合作。而很多开发商为了炒卖点、搞噱头,便与随便哪个国外的设计单位搞个象征合作,而设计还是国内设计师设计。

购房容小姐:等了一年,房子终于到了最后验收阶段。但是,开发商却一再阻止业主进入工地看房。后来,有一些业主偷偷溜进去才发现,怎么空调外挂机的位置不是设在屋子外,而是向房子里面凹进一部分。这消息传出来,业主论坛炸了窝。当初不是说,这是意大利设计吗。怎么?意大利人都是将空调外挂机放在自己家里面吗?那意大利的设计师也太白痴了吧!

%的面积误差不明不白

售楼向小姐:面积是直接产生效益的地方,也因此成了陷阱最多的地方。建设部的相关法律规定:面积误差在3%以内,业主无权退房。就“聪明”的开发商而言,他有的是办法多挣你3%甚至更多的合法误差款。此外,千万要小心提防开发商在建造时故意缩小居住使用面积,在3%的误差允许范围内增加公摊面积。

购房容小姐:开发商终于在约定的最后交房日期前一天通知收房了。心里很忐忑,不知道房子究竟是个什么情况。来到收房中心,还没看到房子就被告知,要退我2000多元的购房款,因为房屋面积缩小了。原本还为开发商的诚实而感到安慰,但等我再仔细核对最后的通知才发现,虽然退了些钱,公摊面积比之前合同签订中的大了,而套内面积却缩小了。真有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味道啊!

房屋质量有异议却诉苦无门

售楼向小姐:说是业主收房时可以验房,如果不满意可以退房。但千万别相信退房之类的说辞,因为业主已经投入了时间、精力,以及面对房价高走的机会成本与资金占用成本。此时,开发商说得不满意可以退房的话,不过是以退为进。

购房容小姐:收房的时候,特意请了专门的收房公司帮助收房。说白了,就是挑毛病。老实说,毛病还真不少。房梁低于国家规定的2.2米,房高也从签合同时说的2.7米变成了2.5米,但人家解释说,2.7米那是楼高,并不是净层高,除去了楼板厚度,2.5米符合国家规定,也不违反合同。可是,2.5米那是国家的最低标准啊!何况买房的时候,咱哪里知道这层高里面还有这样的猫腻?

花了200多元,请了收房公司验房,还特意做了面积测量。结果是,面积出入虽然不大,但也有可以和开发商据理力争一下的必要,毕竟,一平方米就是8000多元啊。可再一问才明白,收房公司的测量无法作为证据被法院采纳,而惟一能够作为证据采纳的测量部门是政府机构,但并不针对个人开展此项业务。天啊,既然没有给你举证的道路,何苦要活得那么明白,还多花了收房的钱呢?

上面对于购房陷阱的讲述,也只是管中窥豹,开发商精心挖的陷阱并不止这五条。向小姐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开盘绝对没有好房子,好的房子全部被保留,然后每个月推出几套,但单价升得很快。而通常宣传的高层中九到十一层不错,其实这些楼层正好是扬灰层,脏空气到这个高度就会停顿,但谁也不会告诉购房者。千万不要对景观抱太大希望,树和草是在交房前一个月才从外地买来直接插土进去的,所以能存活就不错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开发商都在设置陷阱,但只图一时之利不顾声名的房产开发者大有人在。国家正在不断规范房产市场,相关政策也在陆续出台,品牌、信誉将越来越成为消费者选择房产的依据。(BJF04/天闲)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07: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业主相关文章
  • 三招应对购房陷阱
    陷阱一:配套设施虎头蛇尾。指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的配套设施,在房屋销售时看似正常运作,在业主入住后就难以实现的陷阱。应对绝招:购房者应冷静分析各种配套设施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如开发商提供免费交通车,能长期免费吗?二是调查教育设施是否为教育行政部门所认可。三是看周围是否有替换的配套设施。陷阱二:合同空白处猫腻多。合同可能会有空白的地方,这为个别开发商作弊提供了条件。应对绝招:购房者签订合同时,一定要耐心看完全文,遇到空白处应填上自己应有权益的内容。如无需填写时,也应画上横线,防止对方在空白处私自填上对其有利的内容。陷阱三:房屋中介陷阱。跟房屋中介打交道时经常遇到的陷阱是,不法的房屋中介机构在收取介绍费后,故意提供虚假或无效的房源信息,不供真实的中介服务。应对绝招:1、找有信誉的房屋中介机构。最为可行的是向成功通过中介机构购房,租房的朋友了解其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2、慎订书面
    2023-04-22
    403人看过
  • 购房小心“风水陷阱”
    高小姐的新房子离她自己和丈夫的工作单位都很近,周边交通、配套也不错,她非常满意。临近收房的时候朋友给她推荐了一位风水师,说现在人家买房都会请风水师看看合不合适。花半生积蓄买的新房子,谁也不想住着倒霉。于是,高小姐似信非信地领着风水师去看房。不料,风水师一踏进房门立刻脸色大变,指着窗外的高架桥说:“从这个角度看过去,高架桥就好像是冲着你家刺过来的利剑一样,这样的房子太凶了,绝对不能住人,否则主人将有血光之灾。”风水师走后,高小姐对着高架桥,越看越心惊胆战。犹豫了两天,终于退掉了这套千挑万选的房子。在笔者的印象中,“看风水”似乎是一种农村文化,农民造房子、选墓地,有条件的人家都要问问风水师,看选中的阳宅阴宅基地是否上风上水之地。近几年房地产发展迅速,从没得挑的单位实物分房到越来越丰富的住宅产品,城市人买房也时髦看风水了。尤其是中高收入者,手中购房资金宽裕,选房余地相对比较大,许多人抱着宁信其有
    2023-04-22
    259人看过
  • 过招购房陷阱10计
    第1计:瞒天过海此计为房地产开发商常用之策。许多开发商售楼时要客户去看样板房。购房人看罢往往惊叹不已,以为以后自己的房子也可以达到那样的装修效果。实际上一般商品房居住时达不到样板房的效果。因为光照条件、层高、装饰家具不同,装修效果完全不同。而且实际居住时,家庭有许多东西是必不可少,而样板房里却是没有的,如日常用品、小孩玩具等。买房时样板房只能作为一个完美的标准,实际意义不大。第2计:避实就虚售楼小姐介绍房子时常用此策。她们介绍时,往往偏重于小区的社会功能(如办高级学校、离商场近等)、选择功能(需要另行付费的功能,如高级物业管理等)和长远规划(未来将如何如何),对于小区功能、必备功能与现实状况采取回避态度。对于购房人而言,看中的主要应当是小区的必备功能,如地段、采光、停车、安全、交往等。当然,社会功能、选择功能和长远规划也是考量因素之一,但它们对房价的影响不如现实功能。第3计:借刀杀人房产开
    2023-06-10
    427人看过
  • 购房提防陷入产权证“陷阱”
    青岛十部门联合整顿和规范房地产活动目前正在紧张地进行中,此次活动将持续到11月。在此期间,楼宇热线将随时关注活动进展情况,联动工作小组。???青岛市十部门联合整顿和规范房地产活动开始以来,联合工作小组与本报楼宇热线接到了大量投诉与举报信息。广大市民纷纷表示对此次活动的欢迎、支持,并希望能对房地产经营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目前接到的各种投诉来看,“产权证难办”居于首位。据不完全统计,此类投诉大约占到总数的60%,有的消费者购房七年还未拿到产权证。没有产权证,许多消费者就无法进行新的房屋交易,并且在财产继承、转让方面也产生了困难。同时,产权关系的不明确,也为房屋主管部门对房屋的有效管理增加了难度,并且直接导致了各种房屋交易纠纷的发生。???那么通常产权证难办的原因是什么,究竟哪个环节“卡”住了房产证呢?对购房者来说,多了解一些具体情况,在选择时有意识地
    2023-04-22
    442人看过
  • 购房时要当心中介的哪几类陷阱
    陷阱一:中介公司将《买卖合同》与《居间合同》合二为一。一般情况下,居间活动中应存在两个独立合同,一个是中介公司与委托人的居间合同,一个是购房人与售房人的买卖合同。现实中,中介公司为确保自身利益的实现,故意提供一个《买卖居间合同》,将《买卖合同》与《居间合同》合二为一,当购房人签订居间合同时,因居间合同中还有买卖合同的内容,从法律上讲,居间人的居间义务已经完成,然而客观上买卖合同的内容只是初步意向,中介公司为购房人承诺的许多义务并没有实际履行,一旦发生纠纷,购房人很难维护自身权益。陷阱二:中介公司故意不履行解释居间报酬所对应的具体含义的义务。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居间义务完成的标志就是买卖合同的签订,房屋过户属于买卖合同的履行,因此不是居间合同的义务。大部分购房人对该法律专业问题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办理过户是中介公司的居间义务。而中介公司利用购房人的这一认识误区,在签订合同时,约定居间报酬不包括网
    2023-02-20
    254人看过
  • 购房六大陷阱及对策
    商品房买卖,金额大、周期长、主体复杂、涉及因素多,可设陷阱处多不胜数,也防不胜防。所以对购房者而言,最要紧的是选择实力强、信誉良好的发展商,其次才是认识和防范售房陷阱,但切不可拿了几大绝招便勇闯“敌阵”。“只准结婚不准离”此乃商品房买卖中的第一大陷阱。落不落订,主动权在购房者手中,落了订,你就不能不订预售契约,订了预售契约的那套房了,哪怕它一再“推迟婚期”,哪怕它“花容”变“麻面‘。你就不能不交购房款。反正从落订那天开始,你就必须”娶“你定的那套房子了。对付这一陷阱的绝招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这“兔子”又可分为“大兔子”和“小兔子”,“大兔子”是指现楼,而“小兔子”则是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现楼好理解,为什么见到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也能“撒鹰”呢?按照现行规定,发展商要想预售商品房,必须先把房子做到一定程度,再和银行签好协议,他的售房资金受到政府的控制,这样他才能领到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这就基本
    2023-06-13
    497人看过
  • 购房陷阱的十种现象
    第1计:瞒天过海此计为房地产开发商常用之策。许多开发商售楼时要客户去看样板房。购房人看罢往往惊叹不已,以为以后自己的房子也可以达到那样的装修效果。实际上一般商品房居住时达不到样板房的效果。因为光照条件、层高、装饰家具不同,装修效果完全不同。而且实际居住时,家庭有许多东西是必不可少,而样板房里却是没有的,如日常用品、小孩玩具等。买房时样板房只能作为一个完美的标准,实际意义不大。第2计:避实就虚售楼小姐介绍房子时常用此策。她们介绍时,往往偏重于小区的社会功能(如办高级学校、离商场近等)、选择功能(需要另行付费的功能,如高级物业管理等)和长远规划(未来将如何如何),对于小区功能、必备功能与现实状况采取回避态度。对于购房人而言,看中的主要应当是小区的必备功能,如地段、采光、停车、安全、交往等。当然,社会功能、选择功能和长远规划也是考量因素之一,但它们对房价的影响不如现实功能。第3计:借刀杀人房产开
    2023-04-22
    458人看过
  • 购买期房咋躲过陷阱
    连日来,一些居民纷纷向本报询问购买商品房时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其中仅昨日就有十余名读者询问,商品房入住期限被开发商一拖再拖该怎么办?花了数十万元买来房子不能入住,入住后连续多年办不下来房屋产权证,这是每个购房者都担心遇到的情况,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昨日记者咨询了沈阳市房产局有关部门,给将要购买房屋的读者支些招。购买期房的可能风险房屋面积可能缩水曹女士去年在铁西区购买的商品房,入住时却发现房屋实际面积比当初购买的面积要小了许多,随后她又到房屋测绘部门了解,得到的答复是此房还没有到这里备案,开发商只是按照图纸面积卖给消费者的,未经主管部门的测量。该入住的房子还没盖家住于洪区的刘女士去年在区内买了一套图纸房,当时开发商承诺:一次性交钱可便宜数万元,这条政策让她兴奋不已,于是她把家中38万多元的家底都给了开发商,可到了今年规定的交房时间,开发商却找不到了,承诺的房子现在变成了一堆图纸,连一
    2023-06-10
    495人看过
  • 购房仍有“陷阱”购房8项注意
    房地产投诉量的逐年增高,表明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愈来愈强,尽管楼市不断走向规范,住宅产品日新月异,但购房过程中仍有“陷阱”,消费者要格外小心。严防广告欺诈提示:别轻信售楼人员的花言巧语,切记一定要亲自去实地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一些开发商在广告中赫然表明,“本项目距XX商圈仅半小时车程,交通十分便捷云云”,殊不知“车程”二字颇具欺骗性,除非你拿出午夜狂奔的速度,否则决不可能在半小时内赶到XX商圈。效果图不是规划图提示:开发商习惯于拿着效果图四处宣传,但效果图不等于规划图,而且也不具备法律效力。因此,购房人有权要求开发商出示经政府批准的项目规划图,并且查看楼盘的五证是否齐备,不可草率购房。套内建筑面积缩水提示:在购房合同中不仅要标明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面积,还要标明分摊部位的名称和分摊系数。目前,开发商多以销售面积卖房,而销售面积通常是套内建筑面积与分摊面积之和。客户在收房时一定要注意,表面上看来
    2023-06-10
    226人看过
  • 学区房陷阱多关注购房
    注意学区房陷阱陷阱一:买好房子并不意味着可以上名校,小心买假学区房。所谓“伪学区房”,是指靠近名校但无法进入名校的楼房。简介:学区住房不是以距离学校的距离来衡量的,而是指能够提供学位的房地产。家长遇到这种宣传,一定要到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调查。如果学校已经建好了,你应该先咨询学校,看看是否和开发商说的一致。如果学校还没有建好,可以要求开发商出示与学校签订的协议书。陷阱二:现在大多数人都在购买房地产,他们看到的只是开发商美化的房地产沙盘。他们能得到的信息大多来自房地产顾问,实际情况往往很难了解。学校可因规划调整和生源数量影响,调整招生面积。所谓的房地产地理优势并不存在。策略: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在签订购房合同时,都不会将学位列入购房合同,因此一些开发商会钻法律的空子,只给购房者口头承诺。在购房合同中提醒购房者,可以让开发商将购房送学位写在购房合同中,口头承诺给予法律保护。陷阱三:一些开发商打出“签
    2023-05-08
    180人看过
  •  避免购房陷阱的技巧
    为了避免购房定金陷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签署认购协议书,也不要支付定金;将“定金”写成“订金”、“预付款”、“保证金”、“诚意金”、“押金”、“订约金”;在签订认购协议时明确约定对自己有利的内容;要求开发商签订《商品房认购书》,不同意开发商对此认购书的内容做修改。避免购房定金陷阱的方法有以下几点:1.不要签署认购协议书,也不要支付定金。二、将“定金”写成“订金”、“预付款”、“保证金”、“诚意金”、“押金”、“订约金”。三、在签订认购协议时明确约定对自己有利的内容。四、要求开发商签订《商品房认购书》,不同意开发商对此认购书的内容做修改。 避免购房定金陷阱的方法有哪些?购房定金陷阱是一种常见的消费者陷阱,可能导致消费者在购房过程中面临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了避免这种陷阱,消费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不要过早支付定金:在购房时,消费者应该尽可能避免过早支付定金。如果必须支付定金,应该明确约定
    2023-08-26
    350人看过
  • 购房八大陷阱抢先看
    购房陷阱防不胜防,本文爆开发商陷阱,让购房者擦亮眼睛购房,买到称心如意的房子。许多人是用毕生的积蓄来买房子甚至负债来置业的,在买房的过程中却容易被开发商的种种伎俩蒙蔽了眼睛,往往在买房之后懊悔不及却回天无力。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目前买房主要有以下几类陷阱:第一类:虚假广告设计精美的广告经常是吹得天花乱坠,很多购房人买某一个项目的欲望首先来源于房地产商的广告或展会上的沙盘。样板房也耍花招,一些开发商利用样板房欺骗消费者,样板房质量、结构与实际所交房不符、装修中利用视觉误差、家具尺寸相对缩小等进行误导。应对:购房者要仔细阅读购房合同中的内容,必要时还要把广告宣传的内容全部载入正式的合同中,这样才有保证。第二类:配套设施开发商在销售项目时对今后的生活配套设施承诺得完美无缺,但购房者真正领取了住房钥匙准备入住时,会发现许多的承诺并不到位。应对:购房者应冷静分析各种配套设施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
    2023-06-10
    280人看过
  • 买顶层当心购房“陷阱”
    一直以来,顶层的住宅都是楼盘销售中最困难的部分,也是楼盘中售价最低的。而顶层之所以少有人问津,主要是住宅本身存在“先天不足”,买家或担心居住安全、舒适度等环境问题,或担心防水、防潮、隔热设施等技术问题。但是近两年,聪明的商家往往以“买顶层送阁楼”的形式进行顶层的销售,部分开发商更是将带阁楼的顶层做成了复式住宅。由于赠送的阁楼增加了使用面积,自然让人有了“天上掉馅饼”得了便宜的感觉,因此市场反应热烈也在意料之中。一时间,带阁楼的顶层从“滞销品”一跃成为了抢手的“香饽饽”,受到消费者近乎疯狂的追捧,有阁楼赠送的楼盘顶层住宅常常在排号认购期间就被人订走。而事实是,各楼盘推出的顶层住宅的价格也随行情在一路上涨。那么,仔细算一算,阁楼真的是“送”的吗?小阁楼大空间一般来说,赠送的阁楼增加了房屋的使用面积,如果价格比较合理而消费者又可以承受,那么买顶层送的阁楼确实是非常经济实惠的。从设计上看,有阁楼的
    2023-04-22
    331人看过
  • 对付购房陷阱有绝招
    房地产开发
    商品房买卖中的第一大陷阱:“只准结婚,不准离婚”。落不落订,主动权在购房者手中,落了订,你就不能不交购房款。应对绝招是,一定要看到现楼或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按照现行规定,发展商必须先把房子做到一定程度,再和银行签好协议,他的售房资金受到政府的控制,这样他才能领到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这就基本保证了你买的房子不会“烂尾”。第二大陷阱:“天上掉下大陷饼”。比如“购房返租,以租金抵购房款”、“购房送全屋家私”、“购房送豪华装修”等。应对绝招是,要明白你买的是什么,有没有支付能力,根据这两条来决定你应不应该买房,应该买什么样的房。第三大陷阱:“夹带走私”。发展商在与你签商品房预售契约时,同时塞给一个“补充协议”。这个“补充协议”只对发展商一方有好处。应对绝招是,要坚持只签格式契约,签补充协议一定要对自己有利。第四大陷阱:“门外风光不见了”。发展商常常吹嘘自己的楼盘环境如何优美、配套设施如何完善,但是这些
    2023-06-13
    255人看过
换一批
#小区物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业主
    词条

    业主是指房屋所有权人,按其拥有的物业所有权状况,又可分为独立所有权人和区分所有权人。区分所有权人是指数人区分一幅土地上同一建筑物而各有其专有部分,并就其共用部分按其应有部分有所有权者;独立所有权人是指某土地上的建筑物仅属于某一业主。... 更多>

    #业主
    相关咨询
    • 购房合同有哪些陷阱 如何防范购房合同陷阱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21
      购房合同中可能出现的陷阱比较多,但是常见的主要就是三种,具体包括别商品房认购书套牢陷阱、定金陷阱以及“没收”条款陷阱。要想签订的购房合同可以更好的维护自身利益,那么最好事先就是有意识的采取措施来防范这些可能出现的陷阱。
    • 购房者售楼书陷阱
      河南在线咨询 2021-10-24
      应对大楼销售书的陷阱,要注意住宅所有权是否明确,住宅质量是否合格,是否与合同要求一致,是否存在存款不下降的霸王条款,住宅是否被限制交易,是否被列入撤销范围,中介公司是否有暗箱操作等。
    • 买房时那些购房陷阱要注意几点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9-22
      购房陷阱包括不合理低价的价格陷阱;零首付买房陷阱;虚假的样板房陷阱;严重缩水的精装房陷阱;环境绿化陷阱;位置距离陷阱;配套设施陷阱;买房赠送面积陷阱;饥饿营销陷阱。
    • 购房时注意出售陷阱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01
      【买房签合同注意事项】购房时注意出售集资房陷阱单位不征求集资的职工同意出售集资房是指职工所在单位不征得参加集资并已取得集资房的职工的同意,将其集资房另行出售给他人的陷阱。根据我国有关房改的政策和行政法规,职工对房改房含集资房拥有部分或完全产权。防陷绝招:职工对集资房或房改房拥有部分或全部产权,单位无权擅自单方处理房屋,否则构成侵权,职工有权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购房定金怎么避免陷阱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7-26
      购房避免定金陷阱的方法: 一、不要与开发商签订认购协议书,不要交定金。 二、将“定金”写成“订金”、“预付款”、“保证金”、“诚意金”、“押金”、“订约金”。 三、在签订认购协议时明确约定对自己有利的内容。 四、要求开发商签订《商品房认购书》,不同意开发商对此认购书的内容做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