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劳动纪律仍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对于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必须进行教育,直至给予相应处罚,如果允许不遵守,任意违反,就等于没有任何纪律,结果就必然会从根本上损害劳动者的利益。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必须不断地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的劳动纪律。
一、制定劳动纪律要注意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劳动纪律生效作了十分明确的规定。一是内容合法,二是程序合法。因此在制定劳动纪律时要注意以下事项:劳动纪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用人单位有用工自主权,制定劳动纪律是用工自主权的集中体现,因此法律承认合法制定的劳动纪律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法院审判的依据。但《劳动法》本身是对劳动关系过程严格控制的法律规范,这反映在对劳动纪律的制定上,法律有相当明确的要件要求。劳动纪律制定中的首要条件就是,不得与《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相抵触。当然,这就要求制定者对劳动法律、法规相当的熟悉。另外,在具体制定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劳动纪律的制定应当合理。有些用人单位抱着钻法律空子的想法,在劳动纪律中制定了一些虽不违法但有违人情的规定。本质上,合理性是合法性的基础,因此对一些明显不合理的内容,法官也可依据自由裁量权,裁定无效。如,某企业规定:员工见到上级不主动打招呼的,可处以警告甚至扣奖金的处罚。这一劳动纪律已明显违反了合理性原则,应属无效。
(二)劳动纪律必须表述清楚,不能留有漏洞。劳动纪律具有准劳动法规的效力,因此在制定时应尤其注意其制定设计的严密性,防止条款间的冲突。有很多劳动纪律都存在诸如:其他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等的条款,这些语焉不详的条款,看似是扩大了管理范围,但其实是无效的。一旦用人单位按照这样的条款处理员工,其结果往往是将自己陷入失败的诉讼。
(三)劳动纪律应当适用于实际工作。劳动纪律应主要针对生产管理中的具体行为,不应过于原则、宽泛。更应注意避免涉及员工隐私。
(四)劳动纪律应当经过民主程序制订。劳动纪律应当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订,不能套用。劳动纪律制订过程中应当将制度草案交实际操作部门审核。劳动纪律起草过程中应当征求工会、员工代表意见。劳动纪律起草完成应当采取合适的方式公布。
(五)劳动纪律应当公示。常见的公示方法包括:公布、培训、员工签字、企业发文、办公会议讨论、职代会通过、内部局域网发布、公证、刊登于内刊厂报等。
二、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怎么办
(1)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的法律责任是指劳动者因违反劳动纪律而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
(2)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纪律处分、赔偿责任和构成犯罪者的刑事责任。
①纪律处分一般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纪律对违纪劳动者实施的处罚措施。纪律处分的形式,依其是否直接以经济利益为内容,可大致分为经济处罚和非经济处罚两大类。经济处罚,是直接使违纪劳动者承受经济利益方面不利后果的处罚,表现为罚款、没收或者扣发或停发工资报酬、不发经济补偿等。非经济处罚,是直接使违纪者承受非经济利益方面不利后果的处罚,它往往间接地有损于承受者的经济利益,但不直接表现为财产的给付、丧失或减少。主要表现为警告、记过、通报批评等。其中,最严厉者是强制解除劳动关系。
②赔偿责任是劳动者违纪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所承担的责任。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这种赔偿责任不宜适用等额(或称全额)赔偿原则,而应当实行合理(又称酌情)赔偿原则。合理赔偿原则即劳动者对其违纪行为所造成原经济损失,不是一律要求赔偿全部实际损失,而是考虑到实际损失的大小、违纪情节、悔改表现、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要求给予适当数额或比例的赔偿。
③刑事责任是指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以至触犯刑法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只能由立法规定。
-
劳动合同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
407人看过
-
日常管理制度(工作纪律)
264人看过
-
员工违纪处理和劳动纪律管理
403人看过
-
劳动保障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怎么制定?
292人看过
-
公司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及管理规定
167人看过
-
规章制度未经民主程序劳动者能否不守劳动纪律
219人看过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办理了离职手续后双方解除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由双方协商解除;可以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通知解除;或者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终止导致劳动关系的自然解除。劳动合同期满... 更多>
-
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区别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05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其主要作用在于:一、确立企业发展的方向。二、构建管理和技术的组织形式。三、配置资源和维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秩序。四、决定取得的经营成果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分配比例。四、是保障企业整体行动一致的纽带。五、在行为上,告诉员工应该怎样做,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否则,给予处罚。
-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冲突时应如何处理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17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为规范生产经营的过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而制定的内部规定。用人单位要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必须有相应的规则对劳动过程进行管理,对劳动者在生产经营中的行为进行管理,对用人单位的各项活动进行管理,规章制度就是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为这种管理而制定的。但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并不是由用人单位随心所欲制定的,而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只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才具有
-
职工休息时间劳动纪律制度怎么规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20《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
劳动关系中劳动管理规章制度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12第一节职工招用 第1条职工应聘公司职位时,必须年满16周岁,并持有居民身份证等合法证件。 第2条职工应聘公司职位时,必须与其他用人单位合法解除或终止了劳动关系,如实填写《应聘人员登记表》。 第3条公司根据职工素质和岗位要求,实行职前培训、在岗继续教育等。 第二节劳动合同管理 第4条公司招用职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自职工录用之日起30日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由双方各执一份。 第5条劳动合同必须经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