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怎么认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2 08:43:38 230 人看过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四要件:

1、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2、主体要件: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3、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为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的行为;

4、客体要件: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秩序和经济利益。

一、失职罪渎职构成要件

如果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则其构成要件为:侵犯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主观方面是由间接故意与过失构成;客观表现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亏损等行为。

二、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构成要件为:

1、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国有公司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为间接故意和过失。

三、单位受贿如何认定

从构成要件上认定单位受贿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国有单位正常管理活动和声誉。而本罪的对象是财物、回扣、手续费。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国有单位。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06: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企业破产相关文章
  • 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受理机关是哪个
    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受理机关是公安机关。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行为结果会致使国家利益遭受损害。该罪不存在由检察院自侦或者监察机关调查的情形,应当由公安机关受理。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量刑处罚是什么根据刑法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8-15
    453人看过
  • 犯罪行为的判定是否与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有关?
    如果犯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是需要坐牢的,具体的处罚标准如下:第一,如果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1、犯罪主体要件本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2、犯罪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过失构成。行为人对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被诈骗,并造成“重大损失”的危害后果,不是抱希望或放任其发生的心理态度,而是由于其过失造成的,故意不构成本罪。3、犯罪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秩序和经济利益。4、犯罪客观方面签订、履行合同是指被骗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两种行为,即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为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或者严重不负责
    2023-06-30
    246人看过
  • 区分本罪与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界限
    关键在于主体不同,本罪主体仅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后罪主体则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对于一些合同和涉外技术转让合同,国有土地转让合同等必须经过国家有关机关审奋批准。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签订、履行这些合同过程中如果玩忽职守,而有关主管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审批过程中亦玩忽职守、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则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前段时间的主管人员与主管机关的工作人员对此都应承担玩忽职守、严重不负责任行为的刑事责任。但定罪则应根据主体身份的不同特征分别以本罪与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论处。一、什么条件下才会构成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构成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条件如下:一、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亏损,致使
    2023-03-14
    428人看过
  • 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会被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构成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的,法院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会被追究什么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事赔偿 第一节 赔偿范围  第十九条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n(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
    2022-06-26
    205人看过
  • 刑法中关于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立案规定是什么?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二)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三)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金融机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一百万美元以上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本条规定的诈骗,是指对方当事人的行为已经涉嫌诈骗犯罪,不以对方当事人已经被人民法院判决构成诈骗犯罪作为立案追诉的前提。刑法中关于职务侵占罪的立案规定是什么?刑法中关于职务侵占罪的立案规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司、企业等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数额达到5000-10000元财物的,应予以立案。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
    2023-07-22
    369人看过
  • 关于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有哪些刑事责任
    构成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要件包括: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侵害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的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是实施了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现行刑法对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如何量刑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的量刑标准具体如下:1、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包括造成大量资金、财物被诈骗;因为被骗,对方根本不会付款或无法供货;工厂濒临破产倒闭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
    2023-07-29
    53人看过
  • 研究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相关法律问题
    1、犯罪主体要件;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他主体不能构成本罪。2、犯罪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这种结果发生。如果行为人是与对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合伙诈骗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财产,则构成贪污罪或者诈骗的共同犯罪而不是本罪。3、犯罪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秩序和经济利益。4、犯罪客观方面;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为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所谓“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主管、分管合同签订、履行合同的义务,致使他人利用合同形式骗取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财物。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会判多长时间履行
    2023-07-22
    371人看过
  •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会判得重吗?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失职罪的量刑标准有什么失职罪的量刑标准:1、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犯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国有企业渎职罪既遂一般判几年?国有企业渎职罪既遂一般的判决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
    2023-04-01
    149人看过
  • 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会判多久的时间?
    一、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会判多久的时间?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的判刑,是根据《刑法》第四百零六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本罪的认定特征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经济合同的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未向主管单位或有关单位了解,盲目同无资金或无货源的另一方进行购销活动;有的不了解对方情况,擅自将本单位资金借出受骗,有的违反外贸法规规定,未经咨询,不调查客户信誉情况,盲目与外商成交或擅自作经济担保,结果被诈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鉴于这种行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为严肃法纪,保护有资产的安全,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了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根据这一规定,签订
    2023-06-16
    191人看过
  • 犯了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如何处罚的
    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二)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三)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金融机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一百万美元以上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本条规定的“诈骗”,是指对方当事人的行为已经涉嫌诈骗犯罪,不以对方
    2023-02-21
    445人看过
  • 国家工作人员履行合同失职罪如何认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其刑罚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最低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构成本条规定之罪,主观上主要是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被诈骗的危害结果,由于主观上马马虎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严重不负责任,致使造成重大损失。但也有部分是由间接故意构成,即行为人明知自己不负责任签订、履行合同的行为,会造成被诈骗的危害后果,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一、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构成要件主要有哪些?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构成要件主要有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方面为过失。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2023-03-07
    304人看过
  • 什么条件下才会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以下条件下才会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1、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2、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为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的行为;4、侵犯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秩序和经济利益。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是如何构成的?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是由下列要件构成的,即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侵害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的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是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了重大损失。《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26
    68人看过
  •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构成既遂后怎么样处罚呢?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犯罪构成:1、本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2、主观方面是过失;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秩序和经济利益;4、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因为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量刑有什么标准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量刑:犯本罪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
    2023-03-29
    410人看过
  • 刑法中如何规定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单位会计挪用公款问题处理问题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徇私舞弊低价折股罪既遂会被追究什么刑事责任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三、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量刑幅度?国有公司、企业、事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
    2023-04-04
    252人看过
换一批
#破产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企业破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当负债达到或超过所占有的全部资产,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不抵债的企业行为。 企业破产条件为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规定清理债务。... 更多>

    #企业破产
    相关咨询
    • 认定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后会被怎样判刑?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3
      犯本条所定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怎么评判执行部门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0-11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合同,履行合同期间,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而受到欺诈,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失的,处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的国家利益受到特别严重损失的,处于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怎么样才会构成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上海在线咨询 2023-10-01
      符合以下要件才会构成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1、主观要件:主观上表现为过失; 2、主体要件: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3、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为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的行为; 4、客体要件: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秩序和经济利益。
    • 怎么认定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05
      符合以下要件才构成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 1、侵犯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4、主观方面只能由过失构成。
    • 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未履行合同有什么处罚
      山西在线咨询 2023-11-13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的量刑标准具体如下: 1、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包括造成大量资金、财物被诈骗;因为被骗,对方根本不会付款或无法供货;工厂濒临破产倒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