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瓶车带人出了事故责任划分
在涉及由电动车搭载乘客而导致的交通意外事件中,假若涉事电动车隶属机动车范畴,那么对事故责任的判定应依据当事各方的行为对于引发本次道路交通事故所产生的影响力大小以及其过失的严重性高低综合进行。
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也需要基于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详细勘察、检测以及深入的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相关检验与鉴定结果,迅速地制定出准确无误的《交通事故认定书》。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二、电瓶车带人算违章吗
电瓶车带人符合规定的不算违章。
一、电瓶车带人的规定具体如下:
1、电动自行车载人,可以搭载一人;
2、在城市道路上驾驶时只可搭载一名十二周岁以下儿童,搭载六周岁以下儿童应当使用固定座椅;
3、达到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法定年龄的未成年人,在驾驶时不得载人等;
4、虽然交通法及实施条例并未明确规定电动车带人的标准,但是各个城市已经规定了电动车带人标准,电动自行车搭载12周岁以上的人是违法行为。
二、各地关于电瓶车载人的规定:
1、北京:
《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第十六条,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除遵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驾驶人年满16周岁;
(2)成年人可以在驾驶人座位后部的固定座椅内载一名12周岁以下的儿童;
(3)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本市鼓励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佩戴安全头盔;电动自行车搭载12周岁以下儿童的,鼓励为儿童佩戴安全头盔。
2、上海:
《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载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限载1名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2)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搭载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的,使用固定座椅;
(3)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驾驶自行车不得载人。
三、驾驶电瓶车上路需要注意的其他事项有:
1、驾驶电瓶车必须年满16周岁;
2、驾驶电瓶车上道路行驶的,必须上牌照;
3、驾驶电瓶车上路的,一定要佩戴安全头盔。
四、关于车辆驾驶年龄的相关规定:
1、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2、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3、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轻便摩托车准驾车型的,在18周岁以上;
4、申请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或者轮式自行机械车准驾车型的,在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
5、申请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轻型牵引挂车、无轨电车或者有轨电车准驾车型的,在20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
6、申请大型客车、重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的,在22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
7、接受全日制驾驶职业教育的学生,申请大型客车、重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的,在19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
《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第十六条,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除遵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驾驶人年满16周岁;
(2)成年人可以在驾驶人座位后部的固定座椅内载一名12周岁以下的儿童;
(3)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本市鼓励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佩戴安全头盔;电动自行车搭载12周岁以下儿童的,鼓励为儿童佩戴安全头盔。
《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载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限载1名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2)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搭载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的,使用固定座椅;
(3)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驾驶自行车不得载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三)不得醉酒驾驶;
(四)转弯前应当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越的车辆行驶;
(五)不得牵引、攀扶车辆或者被其他车辆牵引,不得双手离把或者手中持物;
(六)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
(七)不得在道路上骑独轮自行车或者2人以上骑行的自行车;
(八)非下肢残疾的人不得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九)自行车、三轮车不得加装动力装置;
(十)不得在道路上学习驾驶非机动车。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电瓶车带人出了事故责任划分”,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章 道路通行规定 第三节 非机动车通行规定 第七十二条 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n(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n(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n(三)不得醉酒驾驶;\n(四)转弯前应当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越的车辆行驶;\n(五)不得牵引、攀扶车辆或者被其他车辆牵引,不得双手离把或者手中持物;\n(六)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n(七)不得在道路上骑独轮自行车或者2人以上骑行的自行车;\n(八)非下肢残疾的人不得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n(九)自行车、三轮车不得加装动力装置;\n(十)不得在道路上学习驾驶非机动车。
-
买了电瓶车后,出了事故,责任归谁?
168人看过
-
电瓶车事故责任划分包括人伤医药费吗
232人看过
-
电瓶车被电瓶车撞倒,一方带两幼儿如何划分责任
138人看过
-
电瓶车与电瓶车相撞事故的责任划分与赔偿是什么?
238人看过
-
电瓶车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比例划分
439人看过
-
电瓶车发生事故,划分为主次责任怎么赔?
358人看过
-
电瓶车撞电瓶车后结果带人出了交通事故河北在线咨询 2022-05-02电瓶车,相撞电瓶车带人出了交通事故是否承担责任要看你是否遵守了交通规则,与机动车发生事故,机动车是无过错责任,但法律也规定了例外。 按事故造成的后果,交通事故有人身事故和物损事故两种。 人身事故是交通事故中一切涉及人员死伤的事故。 世界上多数国家规定,因交通事故受伤者不须住院治疗的列为轻伤,须住院治疗的列为重伤,在30天以内死亡的为事故死亡。
-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中电瓶车撞电瓶车要不要赔偿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19电瓶车与电瓶车相撞事故的责任划分与赔偿: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比例分担责任: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 2,责任限额的部分,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机动车一方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
-
-
电瓶车撞了小车该如何办电动车事故责任如何划分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05电动车交通事故中,依据是否属于机动车的不同,其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是完全不同的。 电动车属于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事故,适用无过错原则;电动车属于机动车与其他机动车发生事故,适用过错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
-
电瓶车跟电瓶车相撞, 一般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后怎么划分责任?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06请问当时有没有报警,让其出具责任认定书呢?事故的责任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来划分的,是根据双方当事人对发生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程度来确定。交警的责任划分结论将会是下列五种责任情形之一,即一方负“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无责任”。承担不同的责任,承担的赔偿责任的比例也会不一样,因为赔偿责任是以承担的事故责任为主要依据的。具体要先让交警出具责任认定书,再去根据相关情况进行损失赔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