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合同期满。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3、劳动者死亡、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
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破产。
5、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终止。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法定情形
(1)劳动者有过错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得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抵触。
劳动者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者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有权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2)劳动者没有过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这里所说的“患病”,是职业病以外的其他病症。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后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离婚情况的分类及其处理方式
171人看过
-
违约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方式分析
321人看过
-
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法定解除)及其法律后果
70人看过
-
了解离婚方式及其适用情况
271人看过
-
解除合同的方式,及其解除后是否要承担责任
305人看过
-
劳动者的解约权及解除合同的形式
433人看过
营业执照是企业或组织合法经营权的凭证。《营业执照》的登记事项为:名称、地址、负责人、资金数额、经济成分、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从业人数、经营期限等。营业执照分正本和副本,二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正本应当置于公司住所或营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营业执... 更多>
-
2020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模板及其格式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31兹有本单位职工性别号码类型为(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劳动合同),工作岗位为,劳动合同起止时间为年月日至年月日,本单位实际工作年限起于年月日,共年个月。因(1)劳动合同期限届满,(2)根据《》第条第款第项规定,本单位于年月日终止(解除)与该职工的劳动合同。特此证明用人单位盖章年月日注:本证明书一式四份,原合同双方当事人、机构、经办机构各一份。
-
补偿及处理情况解除劳动合同可否申请减刑浙江在线咨询 2023-12-07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被判缓刑而解除劳动合同的,不需要支付补偿。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后不需要补偿: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其他。
-
简述合同法定解除的情形及其形式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09合同法定解除的情形如下: 一、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而解除合同。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的来源既有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也包括社会现象,如军事行动。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这种情况原则上不允许当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应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
-
劳动合同解除方式及赔偿标准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15(一)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2、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重病加50%,绝症加100%) 3、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4、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5、经济裁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6、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原
-
如何理解合同的履行及其方式?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31合同履行是当事人的履约行为。由于合同的类型不同,履行的表现形式也不尽一致。但任何合同的履行,都必须有当事人的履约行为,这是合同债权得以实现的一般条件,也是债权与所有权在实现方式上的基本区别。合同的履行通常表现为义务人的作为,由于合同大多是双务合同,当事人双方一般均须为一定的积极作为,以实现对方的权利。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合同的履行也表现为义务人的不作为。无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都是义务人的履约行为。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