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安全卫生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对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基本保障的一种体系。劳动安全指的是,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工作场所不发生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的伤害事故。劳动卫生指的是,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工作场所不存在危害劳动者健康的慢性职业病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一般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是什么
劳动安全保护管理制度是法律所规定或确认的国家和用人单位为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的统称。在我国,劳动保护管理制度主要由一般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组成。
一般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卫生技术措施计划制度、安全卫生教育制度、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安全卫生认证制度和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其中,安全卫生技术措施计划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在编制年度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的同时必须编制安全卫生技术措施计划,实行计划管理的制度;安全卫生教育制度是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和考核的制度;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的一种劳动保护制度。这些制度从不同的方面对一般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作了规定,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同时,劳动安全卫生主要包括:
(一)劳动安全卫生责任制;
(二)劳动条件和安全技术措施;
(三)安全操作规程;
(四)劳保用品发放标准;
(五)定期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体检。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用人单位应当如何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卫生
190人看过
-
派遣制度中的劳动保障问题
456人看过
-
用人单位应怎么保障劳动安全卫生工作
270人看过
-
工厂加班问题:如何保障劳动者的工作安全?
316人看过
-
如何保障食品安全问题
342人看过
-
快递安全问题:如何保障快递的安全性
411人看过
-
劳动法对劳动安全卫生问题是怎么规定的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28《劳动法》对劳动安全卫生问题规定如下: 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第五十三条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
-
劳动保障社保问题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11社会保障卡作用十分广泛。持卡人不仅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时结算,还可以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在网上办理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等。
-
什么是劳动安全卫生,劳动安全卫生包括什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051、劳动安全卫生,又称劳动保护或者职业安全卫生,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应得到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基本保障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是劳动者实现宪法赋予的生命权、健康权的具体保障。劳动安全与卫生,既是相互联系又是彼此独立,共同组成劳动者劳动保护的屏障。劳动安全是指用人单位应保证劳动场所无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的伤害事故发生。劳动卫生是指用人单位应保证劳动场所无危及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慢性职业危害发生。 2、
-
安全卫生设施的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劳动保障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09《劳动法》规定: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第五十三条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
-
劳动生产安全的保障措施有哪些新疆在线咨询 2024-04-19劳动生产安全的保障措施如下:1、制定和完善劳动保护法规和规章制度;2、设置劳动保护国家监察员,负责监督检查单位和个人执行劳动保护规章制度和安全卫生技术标准、作业规程的情况;3、加强劳动保护科学研究,为制定劳动保护法规和安全卫生技术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为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拟定相应的劳动保护技术措施,研制监测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