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递投诉能不能撤销
快递投诉在规定时间内是能不能撤销的。如果是向快递公司投诉,能不能打电话告知问题解决,不继续投诉。如果是向国家邮政局投诉,一般会有回访,告知已经解决即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能不能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口头赠与能不能撤销
口头赠与在赠与财产发生转移之前能不能撤销,但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能不能撤销。如果赠与财产已经发生了转移,或者赠与合同经过了公证以及合同属于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的,只有受赠人存在下列情况的才能不能撤销,否则不能不能撤销: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条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受赠人能不能请求交付。依据前款规定应当交付的赠与财产因赠与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毁损、灭失的,赠与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口头赠与能不能撤销
口头赠与在赠与财产发生转移之前能不能撤销,但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能不能撤销。如果赠与财产已经发生了转移,或者赠与合同经过了公证以及合同属于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的,只有受赠人存在下列情况的才能不能撤销,否则不能不能撤销: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条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受赠人能不能请求交付。依据前款规定应当交付的赠与财产因赠与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毁损、灭失的,赠与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六百六十条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请求交付。\n 依据前款规定应当交付的赠与财产因赠与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毁损、灭失的,赠与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偷快递能不能立案
337人看过
-
“双十一”快递投诉不多
388人看过
-
网上投诉能撤销吗
83人看过
-
护照快递能不能自取
385人看过
-
公众号能撤销投诉吗
118人看过
-
12331投诉举报能撤销吗
227人看过
-
快递已投递不能退回怎么办澳门在线咨询 2023-10-12快件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依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属于信件,自确认无法退回之日起超过6个月无人认领的,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在所在地邮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下销毁; (二)属于信件以外其他快件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登记,并按照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的规定处理; (三)属于进境快件的,交由海关依法处理;其中有依法应当实施检疫的物品的,由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依法处理。 【辟谣】 流通的各种货币不能快递? 真相
-
-
快递时间过了几天还能投诉广东在线咨询 2022-12-04快递超过7天可以投诉。按照规定,同城快递超3天、异地快递超7天不到,算彻底延误时限。消费者应获延误赔偿,赔偿为免除本次服务费用(不含保价等附加费用),由于延误导致内件直接价值丧失,应按照快件丢失或损毁进行赔偿。根据目前国家相关法规规定,超时限,快递公司应无条件赔偿寄件人损失。同时,如果快递延误对收件人造成了损失,收件人可申请协商获得相应赔偿。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四十条
-
快递员拖欠工资能投诉12333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04-01不用,拖欠工资违法,随时可以起诉。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可以打12333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当事人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济补偿。当事人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劳动监察大队协调不成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
-
29元快递被投诉可能判刑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06诈骗29元不会被判刑。因为没有达到诈骗罪刑事立案的标准。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的,才会立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