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致人死亡罪怎么认定案件的不予立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9 16:42:56 126 人看过

公安机关不立案的情况有6种。1、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2、犯罪己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处罚的;4、依照刑法告知处理的犯罪,未告知或者撤回告知的。5、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除刑事责任的。过失致人死亡的有上述情形之一,公安机关不予立案。

过失致人死亡罪对子女的影响

过失致人死亡罪对子女是有一定影响的。影响如下:征兵的时候,会对应征人员家庭成员进行审查,在应聘务员时也会进行审查。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不一定坐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16: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怎么认定的,因果关系怎么认定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怎么认定的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认定的是根据行为人主观上的表现是过失的。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认定可以从其概念进行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因此认为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认定可以从行为人主观上的疏忽大意或者明知受害人的死亡结果而轻信其可以避免死亡结果的发生。二、过失致人死亡罪中因果关系怎么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中因果关系认定:1.刑法因果关系认定首先是一种联系。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不是孤立的存在的,而是和其它的事物相互联系着的。2.刑法因果关系是一种人的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因为只有人的行为才能给予法律上的评价,自然力或者动物力纵使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结果,也不能以刑法来处罚它们。3.人的行为是有主观罪过的行为,才能成为刑法上的原因,如果没有主观罪过,人就不能对他的行为
    2022-06-03
    319人看过
  • 立案条件:会道门致人死亡罪
    组织会道门致人死亡罪的立案条件如下:如果行为人出于故意,实施了组织会道门蒙骗他人实施绝食、自残、自虐等行为,或者阻止病人进行正常治疗的行为,造成人员死亡后果的,原则上即构成组织会道门致人死亡罪,应予立案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利用会道门致人死亡罪由什么构成?利用会道门致人死亡罪的构成:(一)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二)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三)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四)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会道门致人死亡的行为。《刑法》第三百条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重
    2023-07-06
    329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罪名解析
    本罪概念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过失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本罪的犯罪构成是: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1、行为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为;2、客观上必须发生了致人死亡的结果;3、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体;四、本罪在犯罪主观上的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该过失是针对死亡结果而言。B:法律规定一、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情节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6-11
    372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公诉案还是自诉案
    如果承担刑事责任且司法启动了程序则属于公诉范围,民事赔偿可以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以自行别行起诉。如果不构成犯罪,则只是民事赔偿,须自行起诉了。构成要件(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其神圣不可侵犯,已为宪法所肯同,理应由其子法贯彻。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打击。本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罪。本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构成本罪,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索;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在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本罪属结果犯,行为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的过失。这点同有意识地实施故意剥夺他人生命行
    2023-04-22
    301人看过
  • 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一、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案条件是什么?(一)起诉人符合法定条件;(二)有明确的被告人;(三)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二、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民事赔偿的计算依据是什么?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2、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3、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三、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可申请取保候审的情形有哪些?(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
    2024-01-14
    167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客体要件,过失致人死亡罪对子女的影响
    过失致人死亡罪客体要件是要有犯罪的行为、后果和间接的因果关系并且会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对子女的影响是不能考取公务员、警察等政审职位。一、过失致人死亡罪客体要件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客体要件如下: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3.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与间接故意杀人罪主要区别有以下三个方面:1.认识因素方面。前者有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只因轻视能够避免而予以放任,无认识上的过失;后者明知可能发生危害的结果且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有认识上的错误;2.意志因素方面。前者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持反对态度;后者则持有意放任、无意防止的态度;3.行为因素方面。前者确有避免死亡结果
    2022-07-02
    429人看过
  • 超过几年的案件不予立案?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024-05-15
    484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是刑事还是民事案件
    1、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刑事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打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4-24
    144人看过
  • 本案是否属于过失致人死亡
    案情:受害人肖某是被告人周某的单位领导。2001年6月29日,被告人周某随同肖某到辖区某县检查工作,由被告人周某开车。午餐和晚餐中,肖某均喝了过量的白酒。当晚22时许,被告人周某开车带着肖返回。在高速公路上行进过程中,肖本人要求下车;下车后,周*肖上车,肖不上。被告人周某便自己开车于23时30分返回,并打电话向单位领导及肖的家属告知了肖在高速公路下车后不上车的情况。后被告人周某会同其妻子、妹夫开车回到高速公路,到肖下车的地点寻找至凌晨1时许,未找到。第二日得知,肖某已被过往车辆碾轧致死。评析:对该案的定性,有以下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周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理由是,对乘客来说,高速公路是高度危险区域。作为司机对乘客安全负有注意、防止义务或作为义务;周某将深度醉酒者,于深夜滞留高速公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致人死亡的结果,却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第二种意见:周某的行为不构
    2022-11-17
    459人看过
  • 刑事案件过失致人死亡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一、刑事案件过失致人死亡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过失致人死亡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吗?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三、过失致人死亡怎么计算损害赔偿金?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2、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
    2023-04-20
    428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审理过失致人死亡罪应注意的问题
    【过失致人死亡罪】审理过失致人死亡罪应注意以下问题:(1)在司法实践中,过于自信的过失杀人同间接故意杀人有时难以区分。两者的共同点是:都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并且都不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查明行为人对死亡结果是轻信避免,还是抱着放任的态度。(2)疏忽大意的过失杀人与意外事件有时也难以区分。两者的共同点是:行为人的行为引起了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但都没有预见。区别点的关键在于查明行为人在当时情况下是否应该预见。行为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属于意外事件。如果行为人应当预见而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死亡结果坝Rdll失杀人。(3)在对过失致人死亡罪审理时,刑法另有规定对过失致人死亡惩罚的,按刑法各条的专门规定,不适用本规定。主要有刑法规定的失火、过失投毒、过失爆炸等致人死亡的,交通肇事
    2023-06-11
    106人看过
  • 诽谤罪致人死亡案件如何定罪
    网络辱骂引发人身伤害乃至生命安全事件无疑属于情节严重之列。在此情形之下,司法机关有充分理由对于行为嫌疑者施以更为严苛的法律制裁。通常而言,量刑裁决往往需要全面权衡以下各项要素:1.涉案污蔑言论的恶劣程度;2.其所波及的社会群体规模;3.对受害者身心健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程度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28
    321人看过
  • 怎样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的轻微情节?
    如何理解过失致人死亡罪中的“情节较轻”,一是看被告人过失程度的严重性。对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而言,虽然行为人对被害人死亡的发生在主观罪过上都表现为过失,但行为人过失的程度是可能存在差别的。既存在严重疏忽大意与一般疏忽大意之分,也存在轻信把握的大小和冒险程度之分。被告人主观上的过失之大小也反映了犯罪情节的轻重。如果被告人不顾他人劝阻,一意孤行,或者严重疏忽大意,很容易预见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而没有预见,过失致人死亡的,则不能认定为情节较轻。二是看被告人先前相关行为的违法性。如果被告人在实施违法活动中过失致人死亡,则不应该认定为情节较轻。三是看被告人过失行为之目的。如果被告人行为之目的是为了受害人的利益,或为了公共利益之考虑,在行为中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导致他人死亡的,可以认定为情节较轻。四是看其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犯罪行为的后果是评价犯罪行为严重性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过失致人死亡罪中,犯罪行为的
    2023-07-04
    325人看过
  • [法律]该案是定过失致人死亡还是意外事件
    [案情]:2005年11月17日14时许,陈某驾车回家路经“红卫桥”路段时,遇其父与李某(男,78岁)在公路旁为填土方补偿青苗费问题发生争吵,遂下车与李某争执。争吵中陈某用手由下往上、由里往外的方向一甩,将正站在土坡边缘的李某摔倒,李某滚至半坡处爬起后至坡下拿起一把锄头,从小路绕至公路上欲砸陈某被人拦住,双方继续争执。在争执中,李某突然栽倒在地,陈某见状叫人将李某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李某于当日下午死亡。经法医鉴定,李某由于情绪激动、轻微外力作用等因素诱发冠心病骤发致急性心力衰竭死亡。[分歧意见]:在审理中,对该案的定性存在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陈某面对高龄的李某,应当预见自己对李某的一甩手之行为,可能导致李某摔倒而产生损害李某身体的后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加上介入其他因素,致使李某诱发冠心病骤发致急性心力衰竭死亡,其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第二种意见认为,李某冠心病骤发死亡属于刑法
    2023-06-01
    487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自诉案件过失致人死亡
      辽宁在线咨询 2021-12-14
      承担刑事责任和司法程序的,属于公诉范围,民事赔偿可以附带民事诉讼或者自行起诉。不构成犯罪的,只是民事赔偿,必须自行起诉。对于自诉案件,受害人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受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受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 过失致人死亡罪量刑标准是什么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14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客观上必须实施了致人死亡的行为,并且已经造成死亡结果,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刑法》第二百三十三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
    • 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28
      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根据《刑法》第234条的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起刑为10年,适用死刑。在刑事诉讼事务中,“以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及家属积极作出民事赔偿作为酌定情节在量刑中被充分考虑”已在司法实践中被普通运用。因此,民事赔偿部分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对犯罪嫌疑人判处实刑的期限。 就故意伤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层法院提起公诉,则一般对犯罪嫌疑人比较有利,既不会判处无期以上徒刑,如
    • 过失致人死亡罪立案后会追究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19
      一般检察院不会主动追究。 1、离婚属于夫妻双方的权利与自由,可以协议离婚,也可以诉讼离婚。 如果对方有导致离婚的法定过错(一方恶意转移财产)分割夫妻共有财产时可以要求过错方少分,并可以主张损害赔偿。
    • 过失致人死亡罪去哪里立案侦查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07
      过失致人死亡具体罪由人民法院定罪量刑,可以由公安局刑警队立案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