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信罪量刑标准如何规定的
1、个人触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般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
2、单位触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方面对单位判处罚金,另一方面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
3、若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帮信罪在量刑过程中是需要考虑多方因素判定罪名的,一般情况下的审讯过程中都会根据嫌疑人知识结构,就业经历和个人的社会经验进行判断认定,是不是在知道详情还是不知道的情形下实施犯罪行为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如何认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作为网络犯罪的关联犯罪,根据帮助行为留下的线索,侦查机关往往先抓获帮助者,然后再顺藤摸瓜,追踪背后犯罪集团。
此类犯罪认定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正犯大多尚未落网,在主、从犯分离的情况下,帮助者是否具有帮助他人犯罪的故意决定了案件的走向。
该罪犯罪构成在客观上包括
1.存在违法层面的正犯,即信息网络犯罪活动;
2.存在帮助行为,即为他人的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
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千万不要认为没有直接参与诈骗行为就不算犯罪,贪图一时之利而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让自身陷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泥潭之中。“帮助”一词并不永远都是好意,如果被用在犯罪前面,那可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n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n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如何界定帮信罪量刑如何规定
165人看过
-
帮信罪流水140万如何认定量刑标准?
387人看过
-
帮信罪的刑期如何界定标准
197人看过
-
吉林延边帮信罪量刑标准规定
99人看过
-
非法集资罪最新量刑标准2024年如何规定
163人看过
-
帮信罪中以数额标准如何量刑
326人看过
-
江苏省醉驾量刑标准2024年是如何规定的呢?甘肃在线咨询 2024-09-01《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
-
袭警罪量刑标准2024,怎么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4-09-30法律分析 袭警罪量刑标准如下: 1、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民法典规定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2024年新疆在线咨询 2024-08-30合同诈骗罪,是要按照诈骗数额和犯罪情节来量刑的。大体分为三个档: (1)数额较大的(是指1-5万元),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是指5-50万)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3)数额特别巨大(是指50万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刑法第224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
-
帮信罪的量刑标准及立案标准,有没有规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3-08-30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2024年,包庇罪定刑标准?贵州在线咨询 2024-08-23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为其掩盖罪行,或者帮助其隐匿、毁灭罪证、湮灭罪迹,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 中国古代讲究亲亲相隐,为了维护家庭关系的稳定,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近亲属之间可以不到庭作证指正犯罪,但这是一种被动的保护,假如近亲属实施了主动破坏证据或者提供假证言的行为,仍然要追究刑事责任。 也就是说如果只是不举报亲人犯罪的行为,不构成包庇罪,但是如果有其他行为的,情节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