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不一定会坐牢。合同欺诈可能涉及刑事犯罪,需要具体分析。合同欺诈分为一般合同欺诈和合同欺诈,前者适用于可撤销,后者涉嫌刑事犯罪,将被监禁。合同诈骗罪是指在订立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财产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欺诈是指合同一方在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时故意隐瞒产品缺陷、功效等一些真实请求,但不履行合同或非法占有。
如何预防合同欺诈
防止合同欺诈的有效方法,具体如下:
1、签订合同时,严格审查合同条款,严格审查合同内容,使权利义务平等,规范条款,明确约定,有利于履行;
2、合同的主要条款不能含糊或歧义,以防止对方利用条款设置骗局,留下隐患;
3、建立健全必要的合同管理制度,根据具体情况,从合同签订到履行,企业应制定完善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度;
4、聘请法律顾问,降低经营风险,犯罪分子利用合同诈骗屡屡成功,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
相关的法律规定,企业除了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外,还迫切需要聘请具有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律师担任法律顾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欺诈签署的合同是否会被法院判定无效?
350人看过
-
欺诈合同是否会受到刑事追究
222人看过
-
合同欺诈是否基于合同欺诈技术
176人看过
-
欺诈不成功会被判刑吗
206人看过
-
高于市场价4倍价格欺诈是否会被判刑
320人看过
-
期满后是否可以被判缓刑?欺诈30万被判刑后是否可缓刑?
121人看过
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有: 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 2、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 3、被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 4、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 因欺诈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撤销或者变更。... 更多>
-
欺诈民事合同罪会被判刑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06民事合同欺诈可能会判刑。如果欺诈方是为了非法占有受欺诈方的财产并且数额达到1万元以上的,欺诈行为就涉嫌合同诈骗罪,可能会被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等情形之 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
如果是商业欺诈会被判刑吗?商业欺诈判多长时间,江苏在线咨询 2023-07-20案件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即构成诈骗:一是嫌疑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二是嫌疑人虚构了一些事实或隐瞒了一些情况。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涉嫌合同欺诈被判刑的合同还有效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17关于合同效力的问题:首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注意:这边强调欺诈损害国家利益的才无效,否则合同属于可以变更或撤销的合同);(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根据你所说的已经构成合同欺诈(如果被欺诈方为市场经营主体,数
-
犯欺诈罪被判刑是判几年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13诈骗20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罪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