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内容:从广州、中山、珠海、江门等珠三角城市这几天出现的招聘情况发现,季节性缺工,正成为很多企业遭遇的共同难题。为此,企业之间相互打起抢人战。不少企业为招到人下足了功夫:提薪、改善环境,甚至送股份但是求职者要小心一些浑水摸鱼的不良企业或者团伙诈骗。
警方提醒广大务工人员,在求职时必须提高警惕,应到正规的人才市场选择有工商营业执照的正规劳务中介单位;最好与有打工经验的同村、同乡结伴或求教于他们,以少走弯路。
在应聘过程中应留意招聘地点是否固定或正规,不要将本人的身份证、暂住证等有关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防止被骗子所控制,尤其对于先让交报名费、培训费的招工条件,更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根据警方对历年节后诈骗警情的统计分析,春节长假后以招工诈骗的作案手段有以下几种:
1.皮包公司
一些劳务中介所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等,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再编织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中途辞退。
2.收费后敷衍
一些中介部门在醒目地点张贴相当诱人的招聘启事吸引应聘人员上门,在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后称宣传的职位已满,并承诺尽快联系合适的单位,让应聘者留下联系方式,但其根本没法兑现,然后寻找各种借口敷衍。
3.临时办公点
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虚假单位的旗帜,在人员流动量大的热闹地段租赁临时办公地点,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大张其鼓进行招聘,在骗得多人上当交纳一定的报名费后,立即携款逃之夭夭。待应聘者等不到上岗通知找上门来时,才发现人去楼空。
4.要网络转账
由于网络信息量大、范围广,提供了很大的求职空间,成为越来越多人优先考虑的求职途径。一些网络骗子也就乘虚而入,编织各种美丽的招聘陷阱,诱骗求职者把钱存入指定的账户以达到诈骗目的。
5.要钱财疏通
诈骗分子吹嘘自己门路广、关系多,可以通过关系帮事主找到好工作,但为了疏通关系需要花钱,但是当事主交钱后,骗子要么逃之夭夭不见踪迹,要么好工作遥遥无期。
-
关于保险诈骗常见的几种作案手段
238人看过
-
警惕中秋节各种诈骗手段
422人看过
-
常见的信用卡犯罪的诈骗手段
422人看过
-
女方骗婚的常见手段
114人看过
-
无抵押贷款常见诈骗手段有哪些
382人看过
-
常见骗取贷款的手段
396人看过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
保险诈骗犯罪常见手段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11(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现实生活中,一些投保人不遵守的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故意虚构保险标的客观性、合格性,价值等事实,企图骗取保险金。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当保险事故发生后,引起保险事故的原因就成为确定保险合同双方的责任,以及是否予以理赔的重要依据。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一旦发现
-
信用卡诈骗有什么常见的手段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18信用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规避信用卡诈骗,要牢记勿轻信手机信息、保护好刷卡密码、设置支付限额等防范要点。 常见的诈骗手段有短信通知“亲切”指导、电话联系索要密码、伪造网站诱人上当、制造信用卡被吞假象、演双簧瞬间调包等。《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
-
加盟诈骗的几种常用的手段新疆在线咨询 2022-12-21新办法定义,特许经营是指通过签订合同,被特许人将有权使用特许人的商标、商号、经营模式等经营资源,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经营体系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不再包括产品、设备、技术、专利等。如果创业者在考察某个加盟项目时,发现同样的机器在市场上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来,且购买机器的费用占了加盟连锁金额的大头甚至是全部的话,就要提高警惕了。
-
保险行业有哪些常见的诈骗手段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7一、保险行业 1.保险诈骗犯罪。保险诈骗案件的形式多样,其中尤其以故意制造车险事故或恶意扩大事故损失的车险诈骗案件最多,而且近年来还出现了个别职业化的车险诈骗犯罪案件。 2.假保单问题。假保单案件在我市虽然尚属个案,但社会危害很大。 3.保险营销员欺诈误导问题。目前投诉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银保产品方面。二、银行卡 1.银行卡犯罪形式呈现多样化。主要表现为利用虚假身份申领信用卡,骗取、偷盗、冒领、捡拾他
-
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及其危害的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2-111、丢包诈骗。由一人走在受害人前方,将装有假币、假宝物等物品的包裹故意遗失在地,另一人则上前假装与受害人一起发现,提出“见者有份”要与受害人平分,并花言巧语让你得到大份,但要你拿出身上的钱物充抵他所得的小份,其实等你打开包发现里面却是假货;或者有第三者假扮路人或见证人,认定其所捡物品值钱,蛊惑受害人拿出现金或实物交换。2、假币购物诈骗。多选择路边小商店店主为侵害对象。先以真币购买大量商品,在店主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