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法学家们以及各个法典看来,各个个人之间的关系,例如缔结契约这类事情,一般是纯粹偶然的现象,这些关系被他们看作是可以随意建立或不建立的关系,它们的内容完全取决于缔约双方的个人意愿。每当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创造出新的交往形式,例如保险公司等的时候,法便不得不承认它们是获得财产的新方式。”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契约关系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建立的社会关系
B.各个时期的法都不得不规定保险公司等新的交往形式和它们获得财产的新方式
C.法律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既有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思想关系的属性,又有物质关系制约的属性
D.法律关系体现的是当事人的意志,而不可能是国家的意志
答案:AC
解析:本案考核法律关系。
选项A正确。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
选项B错误。在有保险公司的时期的法律才有规定。
选项C正确。是符合马克思的法律的本质学说的。
选项D错误。有些法律关系的产生,不仅要通过法律规范所体现的国家意志,而且要通过法律关系参加者的个人意志表示意志。也有很多法律关系的产生,并不需要特定法律主体的意志。
92.周某半夜驾车出游时发生交通事故致行人鲁某重伤残疾,检察院以交通肇事罪起诉周某。法院开庭,公诉人和辩护人就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质证,就法的适用展开辩论。法庭经过庭审查实,交通事故致鲁某重伤残疾并非因周某行为引起,宣判其无罪释放。依据法学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法院审理案件目的在于获得正确的法律判决,该判决应当在形式上符合法律规定,具有可预测性,还应当在内容上符合法律的精神和价值,具有正当性
B.在本案中,检察院使用了归纳推理的方法
C.法院在庭审中认定交通事故致鲁某重伤残疾并非因周某行为引起,这主要解决的是事实问题
D.法庭主持的调查和法庭辩论活动,从法律推理的角度讲,是在为演绎推理确定大小前提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适用的目标和适用的步骤。
选项A正确。法律人适用法律的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要获得一个合理的法律决定。在法治社会,所谓合理的法律决定就是指法律决定具有可预测性和正当性。法律决定的可预测性是形式法治的要求,它的正当性是实质法治的要求。
选项B错误。检察院用的是演绎的三段论的推理方式。
选项C错误。法院在庭审中认定交通事故致鲁某重伤残疾并非因周某行为引起,这不单单解决的是事实问题,实际上是从大前提和小前提中推出的结论。
选项D正确。法律人适用法律解决个案纠纷的过程,首先要查明和确认案件事实,作为小前提;其次要选择和确定与上述案件事实相符合的法律规范,作为大前提;最后以整个法律体系的目的为标准,从两个前提中推到出法律决定或法律裁决。
-
司考历年真题之刑法不定项选择题
92人看过
-
司考历年真题解析:法律职业道德多选题
191人看过
-
全国司法考试历年真题解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单选题
459人看过
-
司考刑事诉讼法真题解析:不定项选择
261人看过
-
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刑事诉讼法
358人看过
-
13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法律职业道德)
488人看过
-
-
合同的效力—司考真题答案解析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05甲、乙之间的下列哪些合同属于有效合同?() A.甲与丙离婚期间,用夫妻共同存款向乙公司购买保险,指定自己为受益人 B.甲将其宅基地抵押给同村外嫁他村的乙用于借款 C.甲将房屋卖给精神病人乙,合同履行后房价上涨 D.甲驾车将流浪精神病人撞死,因查找不到死者亲属,乙民政部门代其与甲达成赔偿协议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合同的效力。 选项A正确。甲、丙夫妻存款属于夫妻共同共有财产。虽然购买
-
夫妻共同债务—司考真题答案解析安徽在线咨询 2023-10-06黄某与唐某自愿达成离婚协议并约定财产平均分配,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全部由唐某偿还。经查,黄某以个人名义在婚姻存续期间向刘某借款10万元用于购买婚房。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刘某只能要求唐某偿还10万元 B.刘某只能要求黄某偿还10万元 C.如黄某偿还了10万元,则有权向唐某追偿10万元 D.如唐某偿还了10万元,则有权向黄某追偿5万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A.B错误。
-
美国考试: 历年真题的著作权规定是怎样的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9-10历年真题有著作权。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视听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依法享有著作权。而真题属于作品。
-
制造真学历得判多少年?四川在线咨询 2023-04-0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第二款规定:“对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高等学校学历的行为,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因此,视购买、使用假文凭者情节轻重,可以追究其相应的行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