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病人交通事故责任的探讨
精神病人交通事故责任的探讨如下:
1.交通事故一方是精神病人,应当先进行精神病鉴定。在确定为精神病人后,如涉及刑事犯罪,可能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其监护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于受害人受到的损失进行赔偿。
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或行政责任;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应当承担行政、刑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由其本人以及监护人共同承担;同时,应当吊销精神病人的机动车驾驶证。
二、取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需要带什么材料
取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需要带的材料如下:
1.事故当事人的身份证明、驾驶证、原始保险单、身份证复印件等;
2.如需对肇事车辆进行检验的,还应出具检验报告单;
3.交警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的图纸及其询问双方当事人、证人的笔录。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时效是多长时间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时效是十日内。根据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章 道路通行规定 第三节 非机动车通行规定 第七十三条 在道路上驾驭畜力车应当年满16周岁,并遵守下列规定:\n(一)不得醉酒驾驭;\n(二)不得并行,驾驭人不得离开车辆;\n(三)行经繁华路段、交叉路口、铁路道口、人行横道、急弯路、宽度不足4米的窄路或者窄桥、陡坡、隧道或者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不得超车。驾驭两轮畜力车应当下车牵引牲畜;\n(四)不得使用未经驯服的牲畜驾车,随车幼畜须拴系;\n(五)停放车辆应当拉紧车闸,拴系牲畜。
-
民事侵权案件:精神病人行为责任探讨
401人看过
-
探讨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问题——以间歇性精神病为例
342人看过
-
精神病人就诊期间自杀法律责任探讨
154人看过
-
精神病人责任如何界定:探讨赔偿问题
62人看过
-
探讨交通事故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化
362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中精神病人负主要责任怎样赔偿
475人看过
-
精神病怎么付法律责任交通事故?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19事故责任由交警认定,不服事故认定的,可提起复核。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当事人书面复核申请后五日内,应当作出是否受理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核申请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一)任何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经法院受理的 (二)人民检察院对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的 (三)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 (四)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
-
精神病人就诊期间自杀法律责任探讨是哪些呢?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04第三十一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第六十一条规定
-
精神病人刑事责任有哪些,精神病人刑事责任如何认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08刑法对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除年龄上的限制外,还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如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的有关精神病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如何承担刑事责任的几种情况。刑法第十八条将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区分为三种情况,即完全的精神病人、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完全的精神病人,即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
-
精神病人交通肇事会受到法律责任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3-03-31如果是在公共交通领域,交管部门认定事故的主要责任在汽车人,可能会承担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如果发生在非公共交通领域,而对于事故的发生具有主观上的过错,那么可能会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如果经交管部门认定,责任尚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同时对于事故也没有主观上的过错,那么要承担侵权责任,需要赔偿死者家属包括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失、误工、交通等等一系列的损失。
-
交通肇事责任讨赔精神抚慰金是多少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24交通事故中存在人身伤亡的,受害人一方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失费的数额由下列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2、侵权的手段; 3、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经济状况; 5、当地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