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逃逸,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发生交通事故的经过,但拒不供认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事实的,不构成自首;承认离开事故现场,但否认存在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的,属于对逃逸事实的否认。
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颁布的《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问题的意见》以及对该文件的解读,成立自首的必要条件之一——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交代的内容包括定罪事实、重大量刑事实和影响定罪量刑的身份情况。否认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属于对逃逸事实的否认。以下就是属于拒不承认交通肇事后逃逸事实,否认存在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的构成内容:
1、对主观心态的辩解,而主观心态是案件事实的重要部分。根据犯罪主客观相统一的原理,主观心态是犯罪构成要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没有故意或者过失的主观心态,是无法成其为犯罪行为的。
2、对行为性质的辩解是对犯罪行为的定性,即犯罪行为在法律上是否应当被认定为犯罪、此罪与彼罪等法律适用问题所作的辩解,而不是对主观心态内容(是故意还是过失、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等)的辩解。辩解理由的成立与否与是否如实供述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例如,大量目击证人证实行为人杀害他人,但行为人辩称自己不在现场又无法提出依据,其辩解理由毫无根据,但不能否认行为人未如实供述的客观事实。
3、否认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即是对交通肇事后逃逸事实的否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逃逸情节的必要条件正是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没有故意或者过失的主观心态,不成立其为犯罪行为。否认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正是对逃逸事实的否认。
-
交通肇事离开现场又投案自首是否构成“逃逸”
153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逃逸后逃逸怎么办,交通肇事顶包
441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怎么处理(交通肇事逃逸自首的处罚)
186人看过
-
肇事逃逸后投案自首交强险是否赔偿
312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的处罚(肇事逃逸案例解析)
177人看过
-
逃离后又自首属交通肇事逃逸吗?
253人看过
交通肇事逃逸一般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处罚标准有以下两点: 1、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更多>
-
投案自首算肇事逃逸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2-16投案自首算肇事逃逸。只要事故发生后离开了现场,并且存在逃避责任的目的就构成了肇事逃逸。并不会因为自首就取消了这一情形。所以即使事后投案自首的也构成肇事逃逸。
-
自首肇事逃逸逃逸构成什么罪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07肇事逃逸又自首属于逃逸。肇事逃逸是指肇事者违反道路交通相关强制性规定,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驾驶涉事机动车或者遗弃涉事机动车逃离现场的行为。与自不自首无关。
-
逃逸了,后来自己又主动自首,交通肇事逃逸自首减刑多少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9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有自首情节的可根据具体情节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量刑标准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
-
2022年肇事逃跑后投案自首算肇事逃逸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11、行为人造成交通事故,逃逸后又投案自首的,依然是算作肇事逃逸的。但处罚是可以考虑到自首情节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 2、《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交通肇事逃逸后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后投案自首的情形有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03交通肇事逃逸后投案自首的认定: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另外,根据规定,具有下列情形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认定为刑事案件并移交刑侦部门立案处理: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故意致被害人伤亡的;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