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滥用职权罪的主体资格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08 16:10:51 177 人看过

滥用职权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和各级司法机关,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一、非法征用土地罪量刑标准?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要是指在各级政府中的主管人员,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部门的工作人员。

二、国家机关都有哪些

我国主要有以下国家机关: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金融机关。具体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三、辅警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吗

辅警是合同工,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乡(镇)以上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政协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司法实践中也应当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5日 05: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客体与滥用职权罪的相关法律问题
    滥用职权罪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滥用职权罪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滥用职权罪的客体是什么?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客体是指该罪所侵犯的对象或利益。滥用职权罪所侵犯的客体包括公共财产、国家
    2023-08-27
    361人看过
  • 滥用职权罪---滥用职权罪常识
    一、概念及其构成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或者不版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致使国家机关的某项具体工作遭到破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侵犯的对象可以是公共财产或者公民的人身及其财产。(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滥用职权,是指不法行使职务上的权限的行为,即就形式上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般职务权限的事项,以不当目的或者以不法方法,实施违反职务行为宗旨的活动。首先,滥用职权应是滥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一般职务权限,如果行为人实施的行为与其一般的职务权限没有任何关系,则不展于滥用职权。其次,行为人或者是以不当目的实施职务行为或者是以不法方法实施职务行为;在出于不
    2023-06-11
    87人看过
  • 公安局的人是滥用职权的主体么
    公安的辅警不属于滥用职权的主体,滥用职权罪的主体是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行为。公安局治安科是干什么的公安局治安科的职责:1、收集、掌握、报告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大局稳定的情报信息;2、管理辖区内的实有人口;3、依法管理辖区内的特种行业、公共娱乐服务场所和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4、配合有关部门预防火灾、爆炸、中毒等治安灾害事故。警察抓人办案的流程如下:1、立案,公安机关受理报案后,经审查,凡符合立案条件的,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凡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2、侦查,已经批准立案的,立案单位应确定警力,及时展开侦查工作。在侦查进程中,公安机关可以依职权使用各种侦查手段,包括秘密手段和
    2023-07-24
    134人看过
  • 关于离婚彩礼的诉讼主体资格
    诉讼中关于彩礼给付、接受主体资格的认定。由于实践中,给付彩礼并不单纯是男女双方之间的事情,更多的涉及到两个家庭的往来。因此诉讼中的主体资格应当分为两种情况:(一)男女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后,一方提起离婚诉讼,并在离婚诉讼中要求返还彩礼的,不列彩礼的实际给付人、实际收受人为诉讼当事人,而应以男女双方作为彩礼返还的权利人与义务人。一方以不是彩礼的实际给付人与收受人为抗辩,拒绝返还彩礼的,人民法院不予采信。(二)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一方提出返还彩礼之诉的,由于彩礼的给付人与收受人并不局限于男女双方个人所用,也有可能是女方家庭所用,因此,直接列彩礼的实际给付人与收受人为诉讼当事人,既符合实际的权利义务状态,也有得真正解决纠纷。一、离婚彩礼返还的诉讼时效应当适用普通诉讼时效,具体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一)未结婚的给付方向对方主张权利,对方拒不返还时开始起算时间。(二)已结婚又离婚的从双方解除
    2023-04-11
    116人看过
  •  司法实践:关于滥用职权罪共犯的认定
    滥用职权罪的共犯认定标准包括四点:共同故意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滥用职权造成严重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一定数额标准。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才能被认定为滥用职权罪的共犯。滥用职权罪共犯的认定标准如下:1.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均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有相同的犯罪内容、故意;2.犯罪的主体均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4.滥用职权造成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合计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虽未达到3、4两项数额标准,但3、4两项合计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
    2023-11-03
    485人看过
  • 协警是属于滥用职权罪的主体吗,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协警是不属于滥用职权罪的主体,因为协警不是在编的国家工作人员,而滥用职权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才构成滥用职权罪。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协警是属于滥用职权罪的主体吗,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如果需要经验更丰富的建议或者想在当地找律师的,有2个途径:1.点击#找律师#,可以选择同城、领域、是否在线以及电话咨询服务!!私密咨询个人法律问题。快速解决你的困扰!2.点击#找律师#→按专长找→选择纠纷专长→咨询
    2023-12-23
    121人看过
  •  研究官员滥用职权罪中滥用职权刑罚的相关问题
    滥用职权罪的刑罚标准因情节轻重而有所差异。较轻情况下,相关罪行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刑罚将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之间。滥用职权罪的刑罚标准在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滥用职权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时,其刑罚将根据情节的轻重而有所差异。对于较轻的情况,相关罪行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相关罪行的刑罚则将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之间进行。 滥 用 职 权 罪 量 刑 标 准 : 情 节 轻 重 影 响 刑 罚 轻 重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对于滥用职权罪的量刑标准,其情节轻重对刑罚的轻重具有影响。一般来说,对于滥用职权罪,法律将其规定为“情节较轻”或“情节较重”两种情况。对于情节较轻的滥用职权罪,其刑罚相对较轻,如警告、记过等;而对于情节较重的滥用职权
    2023-09-05
    379人看过
  • 关于单位犯罪主体资格否定之场合
    根据司法解释规定,以下两种场合应当否定相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作为单位犯罪主体资格:一是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等实施犯罪的;二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笔者认为,按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原理,需要进行法人人格否认的场合不止以上两种场合,常见的有公司与股东的人格混同、母子公司间的人格混同、企业相互投资引起的人格混同、姐妹公司间的人格混同、实质的一人公司、采用虚假出资或抽逃注册资本手段成立空壳公司、出于非法的目的成立公司以及成立后主要活动违法等几种情形。事实上,实践中已经对此有所突破。一般而言,在民法中能进行法人人格否认的情形,在刑法中当然可以予以否认,但刑法与民法毕竟有别,在司法实践中是否否认还应结合案情考虑其他理由(如犯罪所得的实际归属),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实现刑法正义的需要,充分合理发挥司法的主观能动性,予以自由裁量。(作者单位:浙江省高级人民法
    2023-03-15
    159人看过
  • 林场可以作为滥用职权主体吗
    首先要看是否是国有林场,是国有林场且有干部身份的,可能构成滥用职权罪,如果不符合其他条件的,则不属于滥用职权的行为。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和各级司法机关,因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n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12-14
    281人看过
  • 滥用职权罪主观是明知吗
    是故意。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为会发生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从司法实践来看,对危害结果持间接故意的情况比较多见。至于行为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滥用职权,还是为了他人利益滥用职权,则不影响本罪的成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行为。
    2023-06-11
    420人看过
  • 关于滥用职权的辩护词如何书写?
    一、关于滥用职权的辩护词如何书写?(一)标题。可写“关于×××(人)××××案的辩护词”。前言交代辩护人的合法地位。同时简要说明辩护人事前进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阅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会见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师)。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说明辩护人对此案件的基本观点。如认为公诉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实不能成立,或定罪不当,等等。辩护理由这是“辩护词”的主体部分,从事实上、从法律上、从被告的认罪态度上提出辩护理由。具体可从分析公诉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实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辩护理由;或者运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见,针对起诉书中提出的罪名发表意见;认罪态度主要是根据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提出可以从轻的理由。(四)结尾。归结辩护理由,提出有关判处被告的建议。(五)写明辩护人姓名,并注明具体日期。格式来源:网络国法作者:关于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6-03
    168人看过
  • 滥用职权罪的定义:职权与职务滥用所构成的罪名
    1、滥用职权罪;2、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3、私放在押人员罪;4、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5、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6、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7、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8、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渎职罪包括哪些种类刑法分则第九章渎职罪及《刑法修正案(四)》共规定有35个罪名。根据渎职罪的客观表现形式,可以将渎职罪分为以下三类犯罪:(一)滥用职权型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私放在押人员罪,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二)玩忽职守型渎职罪。包括玩忽职守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环境监管失职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商检失职罪,动植物检疫失职罪,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
    2023-07-18
    380人看过
  • 具体如何认定滥用职权罪
    认定犯罪分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所适用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什么是滥用职权罪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或者不版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犯此罪的,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侵犯的对象可以是公共财产或者公民的人身及其财产。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3.犯罪主体。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犯罪主观方面。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为会发生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并且希望
    2023-08-14
    221人看过
  • 什么是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资格?
    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主管、经手、管理本单位财物的人。如董事长、总经理、厂长、会计、出纳、业务员、采购员等等。注意: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上述行为的,构成贪污罪。职权,是指指本人职务、岗位范围内的权力,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务或岗位上的权限,但却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或通过其他人员利用职务或地位上的便利条件。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行为人不仅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这些条件,还要具备在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对“本单位财物”具有相应主管权或经手权或管理权等特定身份才能构成,而且不能是国家工作人员之身份。另外,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单位不构成本罪的主体。在刑法分则第五章所有侵犯财产罪的法律规定中,均没有涉及到单位犯罪问题。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单位不构成本罪的
    2023-04-19
    31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标题:关于滥用职权罪主观要件的探讨
      陕西在线咨询 2024-12-16
      短文: 在主观方面,滥用职权罪表现为故意,且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甚至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如果因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导致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国有事
    • 滥用职权罪主体应包括村官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6-03
      村官在从事公务时,可以构成该罪主体。《民法典》第九十三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滥用职权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村官的身份是非公务员,不属于该罪的主体,但村官在依照法律
    • 辅警是不是滥用职权的主体?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7-05
      公安的辅警不属于滥用职权的主体,滥用职权罪的主体是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行为。
    • 滥用职权罪的主体,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贵州在线咨询 2023-10-30
      法律分析 滥用职权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就是在前述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 关于滥用职权追诉期的问题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2-08
      追诉期限为十年。 1、追诉时效期限,是刑法规定的司法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2、犯罪已过法定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3、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