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独立劳动诉讼制度的设计思路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0 08:24:21 399 人看过

改革与完善中国现行处理制度势在必行,大势所趋。具体改革方案和措施尽管多种多样,但我们认为,中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应该是实现调解的社会化、仲裁的民间化和诉讼的相对独立化。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必须加以通盘考量,不能也不应该排除诉讼而单独设计调解与仲裁。中国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制度取向是构建相对独立的劳动诉讼制度。

(一)中国现阶段宜建立相对独立的劳动诉讼制度

所谓相对独立的劳动诉讼制度,是指劳动诉讼独立于仲裁,不以经过仲裁作为其启动的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但并非完全脱离普通的民事诉讼程序,具备自身应有的特殊性。我国之所以应该建立相对独立的劳动诉讼制度是因为:首先,从劳动争议案件自身的特点分析,没有必要建立完全独立于普通民事诉讼制度的绝对独立的劳动诉讼制度。诚然,与普通的民事案件相比,劳动争议案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表现为:第一,劳动争议案件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二者的主体地位形式上平等而实质上不平等。与用人单位相比,劳动者是弱者[4],从而导致在诉讼的过程中,劳动者处于明显不利的地位。而一般而言,用人单位经济实力雄厚,在聘请代理人、获取证据、经济支持与保障等方面均优于劳动者。第二,劳动争议案件一般涉及劳动者根本的生存利益,快速结案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的必然要求。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期间应短于普通的民事案件。第三,劳动争议案件往往矛盾较大,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劳动争议一旦进入诉讼程序,表明其他解决争议的手段均告失败,此时矛盾已经激化到一定的程度,而且劳动争议案件有时涉及的当事人人数众多。由此决定,劳动争议案件的社会影响面大,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但是特殊性的存在并没有使劳动争议案件完全异质于普通的民事案件,其本质上仍然是发生在私域中的民事主体之间的一种纠纷。

其次,受我国现行司法体制的制约,如果构建绝对独立的劳动诉讼制度势必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构建绝对独立的劳动诉讼制度则意味着劳动诉讼与普通民事诉讼的彻底脱离。首先需要修改我国的《人民法院组织法》和《法官法》,根据修改后的法律建立独立的院,设置专门的劳动法官。其次,需要制定《劳动诉讼法》,确立独立的劳动诉讼程序。绝对独立劳动诉讼制度的构建需要打破我国现行的司法体制,支付巨大的立法、司法成本。那么,此种成本的支出是否为必须呢?正如我们前文所分析的,劳动争议案件虽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但特殊性的存在并没有使其完全异质于普通的民事案件。这就意味着对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仍然可以适用民事诉讼制度,只不过对一些具体内容做出适当的特殊制度安排就可以满足需求。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6日 12: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劳动诉讼相关文章
  • 【招投标制度】工程招投标制度设计的思考
    关于工程招投标制度设计的思考自从《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相关法规不断出台,规范工程招投标市场的力度不断加大。然而,虚假招标、串通投标、围标等不和谐音符屡屡出现,每年都会有不少人因串标被定串通投标罪。如,涉案金额近3亿元的全国最大市政工程串标案所有涉案人员分别被温州法院以串通投标罪判处刑罚,同时并处5万元至80万元的罚金。这些现象恐怕不能用\"法制意识淡薄\"一句话来概括,应从制度上予以考虑。一、适当扩大邀请招标的范围理论上说,公开招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公平竞争,杜绝腐败,但其效率让人置疑。纵观国际市场,近十年来,国际上225家大承包公司每年的成交额约占世界总发包额的40%,而他们90%的合同是通过议标获得。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合同条件常设委员会认为,国际竞争性招标浪费时间和资金,效率低下,导致很多承包商白白浪费钱财和人力。相比之下,选择性招标,即国际有限招标则在各方面都能产生最高
    2023-04-24
    498人看过
  • 企业与投资人财产责任的相对独立性制度
    从责任承担顺序而言,合伙债务清偿在企业正常运行期间尚与合伙人的财产不发生牵连关系。在不涉及企业清算时,合伙人自身的财产与合伙企业的财产是相对独立的,企业债权人在主张权利时应直接针对的义务主体是合伙企业而不是合伙人,也不能同时向二者一并主张。进入清算程序后,是否牵涉到合伙人连带责任的启动应根据合伙企业债务清偿能力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当合伙企业“资可抵债”的情形下,则对其债务应以企业全部财产进行清偿,并应在支付清算费用和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以及缴纳所欠税金、清偿债务后,将剩余财产按照约定或法定的股权比例向投资人进行分配。在合伙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合伙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这里的“不能清偿”指得是企业在“资不抵债”时所导致的责任能力瑕疵情形下的客观不能,而不是指企业未按约履行义务所产生的迟延清偿现象。当合伙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也可以要求普通
    2023-03-27
    329人看过
  •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建立的法理基础和基本思路
    摘要:股东代表诉讼的诉权基础是共益权,股东代表诉讼的当事人适格必须结合股东代表诉讼判决的对世效力一并予以考虑。在当事人适格方面,决定原告资格的惟一条件是股东的公正性和代表性;被告的适格问题必须与公司的诉讼地位一并考虑,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处于共同诉讼的参加人。由于股东代表诉讼涉及到公司的利益,且代表公司行使诉权的管理人员可能与公司有利益上的冲突,因此,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应当适当地限制当事人主义的适用。关键词:股东代表诉讼;当事人适格;职权主义;当事人主义股东代表诉讼又称股东派生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怠于起诉时,公司的股东以自己的名义起诉,但因此所获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形态。英国判例首创这一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公司董事的监督与制约,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注:一般学者均认为是英国判例首创了股东代表诉讼,其实,美国法院在1817年AttorneyGeneralV.Ut
    2023-05-31
    446人看过
  • 我国小额诉讼的制度设计是什么?
    根据我国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小额诉讼制度的设计如下:明确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并对诉讼标的额进行限制。在确定小额诉讼程序诉讼标的金额的同时,将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考虑在内,采取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这一标准。一、小额诉讼程序可以转换为普通程序吗?小额诉讼程序可以转换为普通程序。小额诉讼的当事人申请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等原因造成小额诉讼不适用简易程序的,转为普通程序审理。普通程序具有完整性,从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并作出最后裁判,全部程序法律有严格、具体的规定,除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和特别程序审理外,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重大、复杂的案件和一般民事案件都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二、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期限是多久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期限为6个月。自然人与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因财产关系产生纠纷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解
    2023-06-23
    247人看过
  • 设立行政公益诉讼完善行政诉讼制度
    从目前行政诉讼理论和行政执法、司法的实践看,很有必要在《行政诉讼法》中确立公益诉讼制度。首先,行诉法的立法宗旨决定了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我国行诉法的立法宗旨有两个,一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二是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虽私权益之保护是行政法乃至一切部门法的终极宗旨,但若行政机关不依法行政,对私权益的侵害和威胁就无处不在。申言之,即使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和不行为尚未实际害及私权益,但其存在本身对行政法治的破坏,对公益的侵犯,私权益也将因此失去存在的根基。可见确保依法行政这一宗旨有其独立价值,并不依附于保护私权益这一宗旨而存在。行诉法的两大宗旨表明,行政诉讼中既应有私益之诉,也应有公益之诉,在这一点上现行《行政诉讼法》显然有违其立法宗旨。其次,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拓展的要求。我国目前只有《行政复议法》规定了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且仅限于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但
    2023-06-13
    282人看过
  • 如何建立相配套的派生诉讼费用制度
    首先,要明确诉讼费用收费标准。由于派生诉讼涉及的诉讼标的巨大,需要预交的诉讼费用多则几百万,少则几十万,很多原告股东还是没有办法筹集这笔高昂的费用。如2004年6月,北京红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3位股东汪钢、谢光学、姚军,以公司董事长潘石屹侵害公司财产为由,将其告上法庭,索赔1亿余元。就公司的损失而言,该案的诉讼标的实际达到十几个亿,按此计算,应当预交的诉讼费用应该是几百万元。由于在该案中原告采取了小股东受损额提起诉讼的诉讼技巧,但是这样算下来诉讼费仍然高达五十多万元。值得庆幸的是北京高院在相关法律并不十分明确的情况下,受理了原告的起诉学者认为,为保护广大股东依法提起派生诉讼的积极性,借鉴日本的立法经验,派生诉讼的案件受理费不宜以请求金额为准计算,而应适用关于非财产案件的规定,每件派生诉讼的案件受理费为10元至50元。防止原告股东滥诉,收费标准不应太低,笔者建议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设定一个可
    2023-06-05
    255人看过
  • 对西方国家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西方国家对审计独立性的重视对审计充分独立性的要求和确立并非仅取决于审计机构自身,它必须具备一定外部条件:一方面是纳税人的普遍利益要求和通过独立的审计来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国家维护不同利益的广泛的制度基础。在西方国家,要求审计机关保持充分独立的外部要求一般比审计机关的自身要求强烈。这反映了审计的外部环境对审计监督的觉悟和认知程度。在审计的独立性方面最早受关注的领域不是政府审计而是民间审计。在私人经济和私人企业相对发达的西方国家,独立的外部审计是股东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对企业管理者和经营情况提出的监督要求。政府有关部门或法定监管机构也是从保障经济正常运行、维护国家和民众利益出发,提出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独立性监督。在西方国家,即使是民间审计也不是一开始就具备了独立性或充分的独立性,而是在发生了严重问题以后才不断提出这方面的更严格的要求。政府审计在独立性方面的发展线路与民间审计的情况是相似的
    2023-06-07
    88人看过
  • 对会计委派制与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作者:佚名2006-5-2015:49:19来源:中审网[摘要]会计委派制的目的在于根治会计信息的失真,但会计委派制只是一种治标的方法。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必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规范企业的行为,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会计委派制是在国有企业存在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收支混乱、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严重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会计信息失真是表面现象,而透过这一表面现象来看,就会发现财务收支混乱是因,国有资产流失是果。而会计委派制是在我国政府极力推动下产生的一个结果,其目的在于规范会计行为、强化会计监督、根治会计信息失真。其实质是: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条件下,由国家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的旨在保障所有者利益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一种新型的财务监督体制。但会计委派制在理论与实践中是有缺陷的。会计委派制是一种
    2023-06-07
    337人看过
  • 股东派生诉讼管辖制度设计探讨
    股东派生诉讼又称股东代表诉讼、股东衍生诉讼或股东代位诉讼,是从保护少数股东权益人手而设计的一种司法救济制度。我国现行公司法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在第152条开创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该条规定了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当履行职务给公司造成损失,以及上述人员以外的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在符合该条第二款所定条件时,为维护公司的利益,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但作为一种司法救济,股东应向哪个法院提起诉讼,即股东派生诉讼案件的管辖,是人民法院处理该类案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然而,股东派生诉讼案件在我国属于一种新型案件,不仅民事诉讼法未作规定,现行公司法也未作出具体的程序性规定,因此,如何规范股东派生诉讼的管辖,正确处理民事实体法与民事程序法的衔接,是目前司法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笔者就此问题略谈一些粗浅认识。民事诉讼管辖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级别管辖主要协调不
    2023-06-05
    275人看过
  • 对行政诉讼收费制度设立原因存在哪些质疑
    1、实行行政诉讼收费制度并不一定会减少国家财政支出,减轻人民群众负担。有人认为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解决相对人与行政主体之间的行政争议,这毕竟是一部份当事人自己的事情。把少数人花费的诉讼费用由国家包下来,增加了财政支出,从而间接加重了人民群众负担,显然不合理。实行行政诉讼收费制度,则可以减少国家财政支出,减轻人民群众负担。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事实是当作为原告的行政相对人为行政主体或作出具体行政作为的行政主体败诉或部分败诉时,并不会减少国家财政支出,减轻人民群众负担。在我国人民法院,行政主体均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属非营利性机构,其经费都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其财产所有权归属国家。此时无论是当事人胜诉还是败诉,还是部分胜诉或部分败诉,其所承担的诉讼费用也必然由国家财政支付。实行行政诉讼收费从表面上看,使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损失的诉讼成本似乎得到了弥补,但实际上由于人民法院与行政主体的经费都来自于
    2023-08-17
    190人看过
  • 论新破产法中管理人制度的设置思路
    在2004年6月21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新破产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1986年《企业破产法(试行)》(下称《破产法》)制定时,由于受当时国家改革背景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其存在诸多问题,使《破产法》承担了一些不应有的社会职能,妨碍了其在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时公平解决债务关系的本质调整作用的发挥。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法制完善的需要,促进我国尽快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制定统一的、市场经济模式的新破产法,已经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在新破产法立法中,创建了专业化、市场化的管理人制度。下面就此问题进行评述。一、管理人的概念管理人是债务人等财产权以及全部库存或者营业的转让、借款、设定财产担保、收回担保物等重要管理行为,应当及时报告债权人委员会,经其许可。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之前,管理人有上述行为之一的,应当征得法院的许可。五、管理人的报酬与责任现行破产法对清算组的报酬问题没有规定
    2023-06-06
    152人看过
  • 对我国减刑制度的完善的相关思考
    我国的刑罚变更执行制度是指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这三项制度。现有的减刑制度既不具有可撤销性,也没有附加考验期限,这种减刑机制一方面不利于已经被减刑释放的人继续认真改造,另一方面容易造成监管人员在减刑当中弄虚作假,收受贿赂。而且,减刑制度名为刑罚变更执行制度实为减少刑期不执行的一项制度,以上两个方面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生效判决的法律威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假释制度作为世界各国通行的一项行刑制度,在不少国家保持了较高的适用率,而在我国历年来却一直适用率较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多年来全国适用假释的罪犯人数在罪犯中所占比例不超过3%。现实中如此低的假释比例,造成法律资源的闲置,使假释制度的刑罚实践作用微乎其微。笔者认为,鉴于现有减刑、假释制度在运行机制上的严重缺陷,应建立新型的减刑制度以取代现有的减刑制度,以弥补其不足。这样的减刑制度有几大优点:1.能够促使被减刑者在关押期间能保持警惕,继续
    2023-04-22
    217人看过
  • 劳动诉讼制度概念和特征
    劳动争议诉讼制度是司法最终解决劳动争议原则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具体体现,是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寻求司法救助,从而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具体讲,就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的司法活动,包括劳动争议案件的起诉、受理、调查取证、审判和执行等一系列诉讼程序。目前,我国劳动争议诉讼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劳动争议诉讼有如下特点:(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0条规定: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所以,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是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机关裁决的;没有经过劳动争议仲裁机关裁决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2)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是用人单位和职工,而民事案件的当事人主要是公民。这是劳动争议案件与民事案件在当事
    2023-06-14
    315人看过
  • 路的制度与制度的路
    行路难在北京是个天大的问题。整个北京有200多万辆汽车,而且在不断的增长中。添堵已经成为北京市民最流行的词汇。所以有人戏言:开车不如骑车,骑车不如走路。可是要真走路,偌大一个北京,走得过来吗?2004年5月1日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之际,我刚好去欧洲学术访问,顺便感受了在异国他乡的汽车和交通。我们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下机后,就地租了两辆汽车。由于导师和师兄有在国外开车的经验,所以为了节省经费,我们决定自己开车,且行且走。从阿姆斯特丹机场到海牙附近的瓦森那,一路畅通。但随后我们到乌得勒支访问的时候,才知道欧洲也会堵车。那天是星期一,我们走的是环线,出行的时候正好是上班的高峰期,在接近市区时,我们发现前面的车开始减速,路上的电子告示牌显示前方限速70公里/小时,再往前行一段,电子告示牌显示前方限速50公里/小时,然后是40公里/小时。随着身边的车越来越多,我们感到可能是堵车了。不过,尽管在限速
    2023-06-08
    245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争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争议诉讼,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它通过司法程序保证了劳动争议的最终彻底解决。由人民法院参与处理劳动争议,从根本上将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有助于监督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有利于生效的调解协议、仲裁裁决和... 更多>

    #劳动诉讼
    相关咨询
    • 集成电路独立设计合同纠纷诉讼时效的问题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9-15
      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一般的合同纠纷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为三年。其他法律规定特别时效的,依照其规定,如海商法规定的货运赔偿请求权的时效为一年,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的时效为四年。
    • 劳动争议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0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劳动争议,应当遵循下列原则:着重调解,及时处理;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 为什么设立诉讼时效制度,制度中对每个人的利益的判断应当注意什么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08
      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其权利,维护确定化的社会关系。若权利人能够行使其权利而长期怠于行使,则使义务人的法律地位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将导致当事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事实状态和法律状态长期不一致,不利于在当事人之间建立新的、确定化的社会关系。因此,法律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照料者,若权利人不关心自己的利益并照料之,可以推定他有放弃该利益的意思,那么他人更无关心
    • 行政诉讼法对回避制度的设置有哪些规定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25
      行政诉讼法的回避制度的法律依据是《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五条,需要注意的是,行政执法的种类一般是包括三种类型的,需要注意的是,行政执法的执行的方式,是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来进行区分的,但是都是需要由行政机关执行的。
    • 新限制大权利的制度设计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0
      1、“资本多数决“的例外“资本多数决“作为公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被广泛接受,但新公司法规定: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简言之,如果公司的小股东有足够的谈判能力则完全可以在公司章程中约定其表决能力及分红比例而并完全不拘泥于其出资比例。2、累积投票制度(非强制性规范)股东大会在选举两名以上的董事时,一个股东可以投票的总数等于他所持有的股份数额乘以待选董事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