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刑法司法解释是什么内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12 00:58:57 420 人看过

一、抢劫刑法司法解释是什么内容

抢劫刑法司法解释的内容如下:

1.构成抢劫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抢劫一次的,可以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入户抢劫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劫三次或者抢劫数额达到数额巨大起点的劫致一人重伤,没有造成残疾的充军警人员抢劫的枪抢劫的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抢劫致人伤亡的后果、次数、数额、手段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二、抢劫犯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抢劫犯罪的构成要件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抢劫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四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三、抢劫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八十九条 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除判令退赔外,对首要分子,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06: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抢劫罪赌资司法解释是否属于抢劫罪?
    从司法实践来看,许多犯罪行为的实施具有偶发性、并发性的特点,犯罪人在实施一项犯罪活动时,因为被他人发现或产生其他纠纷、争议等突发情况,再次实施另一项犯罪行为,比较常见的就是在组织参与聚众赌博活动时,犯罪人发生争执并实施抢劫行为,那么,抢劫罪赌资司法解释是否认定为抢劫罪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七条的规定,行为人仅以其所输赌资或所赢赌债为抢劫对象,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但最高法这一解释的适用应当是有限制条件的,这些限制条件就是:一、抢劫赌资不构成犯罪在时间上的限制符合“抢劫赌资”而“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的第一个限制条件就是时间上的限制。就是在时间上仅限于赌博的当时,只有在赌博的当时,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了他人赌资,才可能“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所谓赌博的“当时”,是指赌博一经开始至赌博结束赌徒离开赌博地点的时间
    2023-06-03
    210人看过
  • 刑法280条最新内容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最新内容司法解释为伪造,变卖等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280条有什么内容《刑法》第280条的内容如下:1、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3、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
    2023-08-09
    130人看过
  • 散布谣言司法解释内容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2023-04-14
    263人看过
  • 转化型抢劫罪司法解释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一、首先,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的犯罪行为,这是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前提条件。行为人如果没有盗窃,诈骗,抢夺的行为,直接对被害人实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手段强行索取财物的,就可以直接认定为抢劫罪,就不适用刑法的二百六十九条的定罪处罚。转化型抢劫罪的认定必须有盗窃,诈骗抢夺的行为为前提。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的行为并不必须够成犯罪,也就是说即使没有达到数额较大,不构成盗窃,诈骗,抢夺罪的但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情节严重的就可以按照抢劫罪论处。但是如果使用当场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则不认为是犯罪。二、其次,行为人必须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这是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客观
    2023-05-01
    354人看过
  • 网路诽谤案件解释司法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网络诽谤案件司法解释内容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规定,对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
    2023-06-03
    199人看过
  • 酌定量刑情节的司法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一、酌定量刑情节的司法解释的内容是什么?酌定量刑情节包括:1、犯罪的手段。2、犯罪的时空及环境条件。3、犯罪的对象。4、犯罪造成的危害结果。5、犯罪的动机。6、犯罪后的态度。7、犯罪人的一贯表现。8、前科。二、正确适用酌定处罚情节,主要应注意以下问题:1、准确认定酌定情节的性质。与法定情节相同,酌定情节可以分为从宽情节和从严情节。从宽情节和从严情节对量刑结果影响的性质是不同的,其中,从宽情节,是指会使犯罪人受到从宽处罚的情节,它包括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和免除处罚的情节;从严情节,是指会使犯罪人受到从严处罚的情节,仅有从重处罚情节一种。所以,准确认定具体酌定情节的性质,对于正确量刑具有重要意义。2、全面把握酌定情节的内容。同一案件中所具有的酌定情节,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从宽情节,也有从严情节。全面把握酌定情节的内容,就是要求客观、全面地分析、掌握可能对量刑结果产生不同影响的所有情节,从而为正确
    2023-04-13
    169人看过
  • 刑法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司法解释内容是什么?
    一、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司法解释内容是什么?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司法解释内容是明确了具体的量刑幅度以及认定标准。量刑幅度是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损害的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按照三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符合我国刑事法律当中所规定的构成要件才算是制造销售假药罪。(一)主体本罪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表现为假药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药品的制造、加工、采集、收集者,销售者即药品的有偿提供者。(二)主观方面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是出于营利的目的。当然,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出于营利目的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表现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假药,即认识到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而对此持希望或放任的态度;在销售领域内必须具有明知是假药而售卖的心理状态,对不知道是假药而销售的不构成销售假药罪。(三)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药品,
    2023-04-13
    127人看过
  • 网络2023诽谤司法解释内容是什么
    网络诽谤司法解释内容是什么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网络诽谤最高法院的审判员介绍说,司法解释出台前,两高进行了一年多的调研,收集了大量案例,也参考了司法先例。2010年两高出台司法解释为淫秽电子信息“定刑”,就明确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内容含有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淫秽电子信息,“实际被点击数达到五千次以上的”,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非故意捏造事实不应追究刑责专家指出,国家赋予公民充分的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任何不负责任的言论。司法解释的出台,不仅有利于依法打击网络犯罪,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广大网民的表达权。相关定义司法解释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
    2023-05-04
    347人看过
  • 保险法第一个司法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保险法司法解释的内容是什么。保险法施行前订立的保险合同发生争议,除本解释另有规定外,适用当时法律的规定;当时法律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保险法的有关规定。保险合同是否成立,适用合同订立时的法律。第二条保险法施行前订立的保险合同,当时法律无效,保险法有效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第三条保险法施行前订立保险合同,保险法施行后发生保险标的转移、保险事故、理赔、代位求偿等行为或者事件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第四条保险合同在保险法施行前成立。保险法实施后,保险人以投保人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被保险人年龄不实为由要求解除合同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第五条保险法施行前订立的保险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合同期限自2009年10月1日起计算:(一)保险法施行前,保险人收到赔偿请求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保险法施行后,适用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三十日;保险法施行前,保险人知道终止事由,保险法施行后,适用保险法,保险人
    2023-05-02
    192人看过
  • 高空坠物案司法解释内容是什么?
    一、高空坠物案司法解释内容是什么?高空坠物案司法解释内容是明确的高空住户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高楼坠物伤害案件应适用该条规定,属于特殊侵权的民事纠纷案件,其责任人是物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因此应将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列为被告。司法实践中,在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明确的情形下是好解决的,也不会发生争议;但如果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无法确定,本条适用上就遇到了困难。民事责任,对民事法律责任的简称,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典》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民事责任属于法律责任的一种,是
    2023-04-13
    229人看过
  • 预期违约司法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一、什么是预期违约亦称先期违约,包括明示毁约和默示毁约两种。所谓明示毁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而明确肯定地向另一方当事人表示他将不履行合同。所谓默示毁约是指在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当事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另一方当事人在履行期限到来时,将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而另一方又不愿提供必要的履行担保。”预期违约的特征1、预期违约发生于合同的履行期限到来之前,是对将来的合同义务的一种违反,而不象实际违约那样,表现为现实的违反义务。2、预期违约是对期待债权的侵害,而不是对现实债权的侵害。3、预期违约是一种可选择的违约救济手段,在明示预期违约情况下,当事人一方可以直接解除合同,使合同关系消灭,并可要求预期违约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也可以等待合同履行期的到来,在另一方当事人实际违约时,依照实际违约请求对方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在默示预期违约时,一方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合同,要求预期违约方提
    2023-04-13
    59人看过
  • 抽逃出资的司法解释内容是什么
    一、抽逃出资的司法解释内容是什么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二条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三)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四)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第十四条第二款公司债权人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十八条第一款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二、抽逃出资的形式1、公司资本验资后
    2023-06-19
    240人看过
  • 2024年最新抢劫刑事案件司法解释
    最新抢劫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关于最新抢劫罪司法解释内容如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抢劫犯罪是多发性的侵犯财产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1997年刑法修订后,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抢劫解释》)和《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两抢意见》),对抢劫案件的法律适用作出了规范,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抢劫犯罪案件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各级法院在审判过程中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为统一适用法律,根据刑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抢劫案件的经验,现对审理抢劫犯罪案件中较为突出的几个法律适用问题和刑事政策把握问题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的基本要求坚持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多次结伙抢劫,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及老人等弱势群体实施抢劫,在抢劫中实施强奸等暴
    2024-01-16
    118人看过
  • 抢劫罪、盗窃罪的司法解释
    【目录】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法发〔2016〕2号),2016年1月6日发布。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35号)已于2000年11月1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1次会议通过,2002年11月22日公布,自2000年11月28日起施行。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法释〔2001〕16号)巳于2001年5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76次会议通过。2001年5月23日公布,自2001年5月26日起施行。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有关问题的通知》(公通字正[2002]41号)2002年7月30日公布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
    2023-08-17
    45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什么是抢劫罪,抢劫罪的量刑标准,抢劫罪的相关司法解释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14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等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4、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 入户抢劫是怎么判刑的?刑法司法解释是?
      福建在线咨询 2023-10-01
      法律分析 行为人入户抢劫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里的户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
    • 入户抢劫案司法解释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庭院、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
    • 抢劫罪赌资司法解释是否属于抢劫罪?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9-08
      虽然相关规定中指出对于抢劫赌资的行为一般不以抢劫罪论处,但这一规定是具有限制条件的,首先必须是在赌博活动进行时实施的抢劫,其次抢劫必须在赌博活动的现场发生,而且抢劫对象必须是与犯罪人有赌博输赢利益的关系人,抢劫金额也必须以赌资的数额为限。
    • 抢劫罪司法解释2023的规定的是什么
      河北在线咨询 2023-11-10
      1、构成抢劫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抢劫一次的,可以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抢劫致人伤亡的后果、次数、数额、手段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