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会被认定为非法集资罪的主体
被认定为非法集资罪的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非法集资是指行为人或者单位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非法集资罪适用缓刑的条件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三、非法集资要多久结案
非法集资要在二年内结案。非法集资案件案情简单的,一般会在五至六个月审理结束。如果案情复杂,又多次退回,那审限最长会在二年左右。非法集资案件是一个公诉案件,刑事案件从立案到批捕最长有37天,批捕后的侦查期限最长有7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五节 缓刑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n(一)犯罪情节较轻;\n(二)有悔罪表现;\n(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n(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n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n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
什么样的行为被认定非法集资
86人看过
-
非法集资公司高管会认定为犯罪吗
204人看过
-
谁可以被认定为合同诈骗罪主体?
422人看过
-
谁可以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
307人看过
-
非法集资多少利率会被认定
331人看过
-
谁能被认定为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主体?
397人看过
-
非法集资罪的认定(具体为公司业务员)山西在线咨询 2023-07-14如果业务员知情、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则业务员可能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刑法》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刑法》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
-
非法集资团伙主犯不认罪会不会被判刑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07具体要看案件情况,有确凿证据的,即使不认罪,还是可以判刑的,而且因为拒不认罪从重处罚。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有非法集资行为的,根据疑罪从无的原则,会免于起诉或者撤销案件。这是专业问题,建议聘请律师介入处理比较妥当。
-
非法集资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体是谁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7可能涉嫌非法集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将追究刑责。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将追究刑责。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
非法集资的行为是什么,企业集资诈骗犯罪,非法集资如何认定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23所谓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行为实质所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所列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
-
集体传销的行为属于非法集资罪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3-01-1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没有集体传销活动罪这个罪名。对于传销组织,通常情形下只有主要组织者和积极参与者会受到处罚,其余参与者一般不作处罚。 传销组织的负责人涉嫌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一般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