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胁从犯通说的质疑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2 18:46:57 133 人看过

通过逻辑学和共同犯罪原理对胁从犯的立法定义进行剖析,笔者对通说的科学性产生质疑,笔者认为“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是指共同犯罪的法定量刑情节,并非法定的独立共犯人。

(一)通说缺乏法律依据

胁从犯作为法定独立共犯人的身份是我国刑法理论的独创,但实质上胁从犯一词并非法定概念,而只是学理上对受胁迫参加犯罪的共犯人的一种称谓。我国刑法没有将胁从犯设定为独立的共犯人,仅规定了“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以下简称“被迫犯”)情况。被迫犯的法律特征只有一个,即参加犯罪的主观被动性,其在犯罪中的客观作用情况是法无明文规定的,即并不能得出被迫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从犯小,社会危害性也是最小的一般性结论。通说人为地补充了胁从犯的客观特征,不符合刑法将“被胁迫参加犯罪的”情况单独列入法典的初衷,切断了被迫犯与主犯、从犯的内在关联,丢掉了被迫犯中客观上起主要作用的一种人,进而导致理论所拟制的“胁从犯”与法律规定的“被迫犯”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后者的外延明显大于前者,还应当包括客观上起主要作用的“胁主犯”。可见,我国刑法之所以没有明文规定胁从犯的概念,也体现出立法者对“胁从犯”这一称谓的怀疑。

客观地讲,1997年刑法并没有否定被迫犯的作用可能大于主犯或者可能大于从犯,因为对其的量刑根据是“犯罪情节”,这一“犯罪情节”不以被迫犯的主观被动心理而转移,这一法律规定的意义与修订前1979年刑法不同,当时刑法对胁从犯的刑罚裁量以从犯为参照的规定隐含了胁从犯的危害小于从犯的法律精神,现在刑法的规定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对被迫犯的刑罚裁量不需要再考虑从犯的量刑。

应当说,我国刑法以“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的情况为特例规定在刑法中的目的不在于把被迫犯与主犯、从犯并列,作为以作用为分类标准意义上的独立共犯人,也不在于定罪时作为修正犯罪构成的根据,而在于量刑上适用比较宽缓刑罚的事由。因此,将1979年刑法第25条、1997年刑法第28条作为“胁从犯”的立法论据,未免有些牵强。

(二)通说不符合逻辑规律

通说认为,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实施共同犯罪中发挥作用大小的不同,刑法将共犯人划分为主犯、从犯和胁从犯。概而言之,主犯是起领导、组织作用和其他主要作用的共犯人,从犯是起次要和辅助作用的附随性共犯人。这里要强调一点,“主要”和“次要”在逻辑关系上刚好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主犯和从犯也是同样的矛盾关系。

形式逻辑学告诉我们,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多种多样,“主犯”与“从犯”在逻辑关系上是一对矛盾关系的概念,主犯的外延加上从犯的外延刚好等同于邻近属概念的外延之和,也就是“所有的共同犯罪人”的外延。换言之,主犯和从犯的外延已经涵盖了所有的共同犯罪人的外延,因而以作用为分类标准只能产生两种法定共犯人,要么是主要犯罪人,要么是次要犯罪人,不应有第三种犯罪人与前二者并列共存。因此法律中的被迫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客观作用要么与主犯一致,要么与从犯一致,其法律性质应当定位于“主犯或从犯中被胁迫参加实施犯罪行为的共犯人”,他们只能寓于主犯或从犯之中,而不能与主犯和从犯并列,作为以作用大小为标准而进行分类的子概念。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在同一逻辑关系中相互矛盾的概念应当是“自愿参加犯罪的”,或称作“自主犯”,而绝不会是主犯或者从犯。因而有学者曾指出:“胁从犯与主犯、从犯的区分是以其参与犯罪的自愿程度为划分根据的。而教唆犯与其他三种共同犯罪人的区分则是以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不同为划分根据的。这种分类根据的不同一,必然导致共同犯罪人种类之间的相容与界限不清。这体现在胁从犯与其他共同犯罪人之间的关系上,就会出现胁从犯同时又是主犯(或从犯)或者同时又是教唆犯的逻辑混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12日 19: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胁从犯相关文章
  •  胁从犯对刑罚的影响
    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行为人并非自愿参与犯罪行为,而是在他人的精神强制下被迫进行的。他们的犯罪行为是在他人的精神强制下,例如威胁或揭发隐私等情况下被迫进行的。如果能够证明是受胁迫而参加犯罪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胁从犯的的本质特征在于,他们的共同犯罪意愿并非本意,即他们并非自愿参与犯罪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犯罪行为是在他人的精神强制下,例如威胁或揭发隐私等情况下被迫进行的。如果能够证明是受胁迫而参加犯罪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胁 从 犯 的 处 罚 原 则 是 什 么 ?胁从犯的处罚原则是指在审理胁从犯案件时,应当根据其所起的作用、胁迫手段的严重程度、受胁迫者的伤亡情况以及对于被胁迫者造成的危害后果等因素,依法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同时,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这一原则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打击犯罪集团,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司法实践
    2023-09-03
    422人看过
  • 胁从犯成立条件有哪些,不宜认定为胁从犯的情形是什么
    一、胁从犯成立条件有哪些(一)必须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这是胁从犯成立的前提条件胁从犯由于被胁迫而实施了犯罪行为,该犯罪行为是已经计划或已经进入犯罪预备阶段甚至犯罪实行阶段的共同犯罪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性质由共同犯罪的性质所决定,它的具体样态受共同犯罪目的的规定和制约。一般情况下,胁从犯的犯罪目标是由胁迫者授意的,胁从犯据此选择犯罪行为的具体内容与形式。在存在物质性危害后果的情况下,胁从犯的犯罪行为是促成该结果发生不可或缺的原因之一。(二)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行为人必须具有犯罪的主观故意,这是胁从犯成立的主观条件就认识因素而言,行为人能够认识到其行为的危害结果,否则,就不是胁从犯;就意志因素而言,胁迫行为虽使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了强制,从而使其意志自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无论如何,这种精神强制不同于使人完全丧失意志自由的身体强制,被胁迫者并未完全丧失意志自由,
    2023-04-05
    165人看过
  • 对“《人损解释》违宪”说法的质疑
    近期,许多媒体在报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死亡赔偿金的规定时常用违宪一词。例如某报日前刊登周立太律师的题为《关于建议对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3]20号)违宪规定进行审查的申请》的文章称: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3]20号)《解释》将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区别为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对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身损害赔偿区别对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笔者认为,对《解释》关于死亡赔偿金的规定认为违宪的说法和论断是值得商榷的。其一,该说法把农村户口看成农村居民,没有完全理解《解释》关于死亡赔偿金标准的真正内涵:1.该说法没有弄清楚《解释》关于死亡赔偿金两个标准的含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按家庭常住人口平均的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按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
    2023-06-08
    131人看过
  • 对教唆犯的共犯性质之质疑
    我国刑法理论将教唆犯作为共同犯罪人之一种,《刑法》也将教唆犯罪规定在共同犯罪一节中。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要将教唆犯罪认定为共同犯罪会遇到许多困难,并往往成为法庭辩论的热点。笔者认为教唆犯不宜作为共犯,其理由是: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犯罪人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二者缺一不可。但是,教唆犯罪不符合这两个共同的成立要件。首先,教唆犯的教唆行为一般均在实行犯实施犯罪以前进行,教唆犯只是给人以犯意,这种犯意虽然与被教唆者的犯罪行为有一定联系,但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被教唆者可能实行,也可能不实行其被教唆的犯罪。教唆犯只要给了他人以某种犯意,教唆行为即实行终了,能否激起被教唆者的犯意还不一定,更不要说被教唆者实行犯罪了,因为事情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因此,此时的教唆者与被教唆者还没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不合共犯的客观要件。当然,如果教唆者本人参加了他所教唆的犯罪的话,那
    2023-06-11
    182人看过
  • 胁从犯是不是从犯
    一、胁从犯是不是从犯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这里的被胁迫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在精神上受一定程度的威逼或者强制。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没有完全丧失意志自由,因此仍应对其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两者主要是强调的重点不同,从犯是与主犯相对应,胁从犯一般是属于从犯的。从犯,是相对于主犯在犯罪活动中的地位而言,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罪犯。从犯有起次要作用和起辅助作用两种。1、起次要作用的从犯,是指直接参与了共同犯罪,但在犯罪活动中依附于主犯、听命于主犯、受主犯差遣、调动、指挥,在犯罪结果发生的过程中,或者参与了犯罪的全过程或者参与了部分犯罪过程,对犯罪活动起次要作用和责任的罪犯。2、起辅助作用的从犯,是指没有直接参与共同犯罪,但在犯罪过程中为主犯提供情况、准备工具、创造条件、指认被害人或者帮助其逃避、窝赃、销赃等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对于从犯,刑法规定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处
    2023-04-25
    452人看过
  • 主犯从犯胁从犯区别
    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必须是犯罪行为;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由一个共同的犯罪目标将单个行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犯罪活动整体;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与发生的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共同犯罪过程中,由于分工不同,地位不同,危害程度不同,需要弄清谁是主犯谁是从犯,何谓主犯?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即除了对自己直接实施的具体犯罪及其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外,还要对集团成员按该集团犯罪计划所犯的全部罪行承担刑事责任。何谓从犯?刑法第27条第1款的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从犯包括两种人,一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二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为共同犯罪提供有利条件的犯罪分子。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犯罪分子。根据我国《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一、什么是胁从犯胁
    2023-03-16
    371人看过
  • 胁从犯中对“被胁迫情节”的如何理解
    对于被迫人来说,其被胁迫情节的认定至关重要。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被胁迫情节虽然对罪质的认定影响不大(因为共同犯罪中罪质的认定主要取决于行为人客观方面作用的大小,来区分主犯和从犯),但对量刑的影响非常巨大,这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体现。有一点需要明确,被胁迫的程度与其主观上的被动性是成正比的,与其意志自由的程度是成反比的。被胁迫程度轻,说明被迫人参加犯罪的自觉自愿程度大一些;反之,被胁迫程度重,说明被迫人参加犯罪的自觉自愿程度小一些。那么被胁迫的程度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客观的胁迫手段来体现被胁迫的程度,从而反映出被迫人主观上的心理感受。(一)以对人身实施暴力相威胁1、生命胁迫指以杀害相威胁,这里的杀害对象既可以是被胁迫者本人,也可以是被胁迫者的亲属。在这种情况下,被胁迫者如果不参加犯罪,就会当场被杀死。有时,胁迫者甚至先杀死一个人,以此来胁迫其他人参与犯罪。这种胁迫程度
    2023-06-12
    399人看过
  • 我国“疑罪从无”的质疑
    疑罪从无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当刑事案件主要事实情节(犯罪与否)处于认定上的真伪不明状态,证据不够充分确凿、不足以形成对指控犯罪的确证,不能确定被告人有罪与否,从而推定被告人无罪,对被告人作出无罪的宣告和裁判。疑罪从无是从无罪推定原则派生出来的一项规则,其内涵在于当审判机关审理公诉机关或自诉人指控的刑事犯罪案件,无法就指控提供的证据形成罪性确证,所指控的犯罪事实存在疑问、不能认定犯罪成立与否时,负有宣告并判定被告人无罪的义务和职责;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当被告人面对公诉机关或自诉人的犯罪指控,在审判机关无法就所指控提供的证据形成有罪确信时,应当享有被宣告并判定为无罪的权利。疑罪从无关系到刑事诉讼中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刑事证明标准的确定、以及指导我们对待被指控人态度的刑事司法理念,其价值定位主要不在于发现犯罪事实,而是降低被告人因被戴上手铐、穿着囚服而在刑事审判中承担被定罪的巨大风险,保护其免受无
    2023-04-22
    389人看过
  • 对受胁迫借条的质证有哪些情况
    第一,对双方陈述和对证人证言的审查。第二,对欠条形式的审查第三,公安机关的报警记录。一、胁迫借条出具后的处理情况1、被胁迫写下借条后,要及时向警方报案留底,报案记录可以作为证据。2、与对方沟通,找第三人在旁边作证,证明自己是被胁迫的;3、与对方接触时随身携带轻便录音录像设备,受到胁迫时可及时拍录取证。二、如果超出了借条的诉讼时效该怎么办?1、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借条、欠条达成的还款协议。如果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该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该还款协议应受法律保护。2、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以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如果债务人在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从诉讼时效的角度看,如果借条注明了还款日期,那么诉讼时效就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两年。如果没有
    2023-03-22
    431人看过
  • 质疑通说在共同犯罪成立条件上的主张
    通说主张不具有责任能力的人与具有责任能力的人不构成共同犯罪,但是否成立共同犯罪与是否对各行为人定罪处罚是不同的问题,断然否定成立共同犯罪将导致无法适用一部实行全部责任”原则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说强调共犯人之间必须存在意思沟通,导致无法承认片面共犯,但不承认片面共犯将导致一些问题无法处理,若将共同故意犯罪”理解为共同”的故意犯罪,则片面故意也是一种共同犯罪故意;通常认为只有在同一犯罪构成内成立共同犯罪,这是完全犯罪共同说的主张,存在致命缺陷,部分犯罪共同说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因而行为共同说相对更具有合理性,值得提倡。【关键词】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共同”故意犯罪;片面共犯;行为共同说【正文】一、问题意识关于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我国通说认为,一、主体要件上必须是二人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也就是说,一个达到刑事年龄的人和一个未达到刑事年龄的人,或者一个
    2023-04-22
    203人看过
  • 从犯包括胁从犯吗?
    胁从犯和从犯不一样。从犯是主犯的对称,共犯种类之一。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分子。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活动,但是受某种外来的力而被迫参加的,或者是因受蒙蔽而参与了犯罪,而且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小。胁从犯认定注意什么在胁从犯的认定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胁从犯在主观上的基本特征在于虽然是非主动、非自愿的,但却并没有失去或完全失去意志自由。如果行为人在身体受到强制的情况下完全失掉了意志自由,则失去了与胁迫者的犯意联络,不具有与胁迫者的共同犯罪故意。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16条的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在这种情况下,被胁迫者只不过是胁迫者利用的工具,胁迫者构成间接实行犯,而被胁迫者不构成犯罪。第二,区分胁从犯与紧急避险。我国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
    2023-07-21
    70人看过
  • 关于从犯和胁从犯
    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胁从犯是我国刑法的独特体例。它有两个特征:一是在主观上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共同犯罪行为,但从其内心而言,行为人本不愿意或不完全愿意参与共同犯罪,只是由于受到他人的暴力威胁才参加了共同犯罪。二是在客观上行为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的实施,但是其犯罪行为显得比较消极,缺乏积极主动精神。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从犯,是相对于主犯在犯罪活动中的地位而言,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罪犯。从犯有起次要作用和起辅助作用两种。一、起次要作用的从犯,是指直接参与了共同犯罪,但在犯罪活动中依附于主犯、听命于主犯、受主犯差遣、调动、指挥,在犯罪结果发生的过程中,或者参与了犯罪的全过程或者参与了部分犯罪过程,对犯罪活动起次要作用和责任的罪犯。二、起辅助作用的从犯,是指没有直接参与共同犯罪,但在犯罪过程中为主犯提供情况、准备工具、创
    2023-06-11
    347人看过
  • 什么是胁从犯如何认定胁从犯
    一、什么是胁从犯?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这里的被胁迫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在精神上受一定程度的威逼或者强制。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没有完全丧失意志自由,因此仍应对其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二、胁从犯如何认定?在胁从犯的认定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胁从犯在主观上的基本特征在于虽然是非主动、非自愿的,但却并没有失去或完全失去意志自由。如果行为人在身体受到强制的情况下完全失掉了意志自由,则失去了与胁迫者的犯意联络,不具有与胁迫者的共同犯罪故意。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16条的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在这种情况下,被胁迫者只不过是胁迫者利用的工具,胁迫者构成间接实行犯,而被胁迫者不构成犯罪。2、区分胁从犯与紧急避险。我国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
    2023-03-22
    212人看过
  •  从犯是否都是胁从犯?
    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被称为从犯,而胁从犯则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但不是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是胁从犯。胁从犯相较于从犯,性质较轻,犯罪的处罚更轻。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被称为从犯,而胁从犯则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但不是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是胁从犯。胁从犯相较于从犯,性质较轻,犯罪的处罚更轻。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胁从犯与从犯的刑罚轻重比较:从轻、减轻还是免除?胁从犯与从犯在刑法中均属于从犯的范畴,但两者在刑罚轻重上有所区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是对于从犯的常见处理方式,但在具体实践中,如何
    2023-08-30
    12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胁从犯
    词条

    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这里的被胁迫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在精神上受一定程度的威逼或者强制。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没有完全丧失意志自由,因此仍应对其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更多>

    #胁从犯
    相关咨询
    • 关于胁从犯犯罪的从犯有哪些法律规定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9-04
      胁从犯和从犯不是一样。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是胁从犯。胁从犯相较于从犯,性质较轻,犯罪的处罚更轻。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刑法中的胁迫从犯和从犯的区别有哪些?
      安徽在线咨询 2023-11-06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罪犯,而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罪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胁从犯是什么意思对胁从犯有什么处罚?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20
      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活动,但是受一种外来的力而被迫参加的,或者是因受蒙蔽而参与了犯罪,而且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小。法律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胁从犯有哪些处罚原则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12
      1、胁从犯的处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胁从犯,是指中国刑法中特有的共同犯罪人的一种。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活动,但是受某种外来的力而被迫参加的,或者是因受蒙蔽而参与了犯罪,而且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小。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八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
    • 从犯和胁从犯的区别,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1-28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罪犯,而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罪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