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后还受监管吗
刑期结束,囚犯们就可以恢复自由身。
但是别以为这就意味着他们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
据我们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三十八条明确指出,刑满释放的人,都是和其他人一样的普通公民,享受对等的权利。
不过,虽然法律赋予了他们和大家同样的权利,但《刑法》中的第八十四条和第八十五条也写清楚了,假如被宣布假释的人,在假释期间还是要乖乖地听从监管检查,定期汇报活动的具体情况等等,如果有违反规定的行为,一旦发现,还可能面临着社区矫正的惩罚。
当然,我们的政府也不会坐视不管,上至地方的人民政府,下至各级的相关部门都会积极采取措施,为这些刑满释放的人们提供合适的住房以及生活上的帮助,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顺利地再次回归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刑满释放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然而,根据《刑法》第八十四条和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对于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他们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如服从监督、定期报告活动情况等,并可能接受社区矫正。
二、刑满释放5年内不能出境吗
法律上没有刑满释放5年内不能出境的规定。
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
(二)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三)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
(四)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
(五)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条
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
(二)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三)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
(四)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
(五)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二章 中国公民出境入境 第十二条 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n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n (二)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n(三)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n(四)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n(五)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的;\n(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
-
监狱的刑满释放人员子女可以参军吗?
92人看过
-
监狱刑满释放早上几点出来
414人看过
-
监狱刑满释放之后还有哪些事要做
261人看过
-
监狱犯人邢满释放星期天放人吗
417人看过
-
监狱释放期满犯人还能否申请减刑?
236人看过
-
2024监狱刑满释放的流程
277人看过
-
刑满释放监狱服刑会保释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13在执行阶段,被判处徒刑的已决犯可以在监外执行刑罚的,一是缓刑;二是暂予监外执行;三是假释。都需要符合法定条件才可以。缓刑是在判决刑罚时由法院一并宣告,监外执行也可以由法院判决时宣告,一般情况是在执行过程中,遇有疾病、怀孕、哺育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由执行机关提出,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批准。假释一般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
-
现在监狱刑满释放,还可以减刑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1-12-27服刑人员减刑的条件:1、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2、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3、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5、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
刑满释放,监狱宣布放人法院宣布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05监狱公布释放名单一个是根据判决书或执行书的期限释放,再就是通过减刑假释释放。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监狱对于罪犯减刑假释的公示属于法定程序之一,监狱向人民法院呈报减刑假释的建议书后,人民法院一般在一个月左右予以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
-
-
刑满释放人员要进监狱需要什么手续西藏在线咨询 2023-01-23刑释手续是有专门的警官办理的。接刑满释放人员不需要办理手续。刑满释放人员首先要拿到监狱开具的刑满释放证,到服刑前的户籍所在地办理激活户籍信息的手续。然后就可以按照正常人的方式享受公民应当享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三十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