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公司举办的活动中受伤算工伤吗
1、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2、造成伤残的赔偿: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二、打架受伤算工伤吗
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不予工伤认定,笔者认为,这种认识不符合法律规定,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从工伤认定的基本要素看,按照国务院新《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1项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对工作原因的理解也不能仅限于表面的含义,而应当结合社会生活常理,遵循逻辑规律,从而对立法本意做出正确理解。劳动者之间因言语不和,也是与工作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李某与朱某非个人恩怨,又非其他原因的私人报复而引起的打架致伤残,李某的工作动机是为了单位利益,并非为自己谋取私利。
二是从工伤认定的立法精神看,我国对工伤认定的立法精神是最大可能地保障主观上无恶意的劳动者,因工作或与工作相关活动中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能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重在保护与用人单位相比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工伤认定的有关法律条文规定笼统、列举不明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在审理工伤确认案件时,打架受伤算工伤吗往往尽可能地朝着有利于劳动者利益的角度理解,使因工受到伤害的劳动者,在受到伤害后能在经济上得到救济。
三、试用期在公司受伤算不算工伤
根据相应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发生事故是可以按照工伤处理的,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条规定,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此可见,在试用期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已形成劳动关系,那么试用期应当享有相应的权益。用人单位应当给试用期员工办理保险。《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职员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建筑公司雇佣工人干活受伤算工伤吗
379人看过
-
因公司活动受伤是否属于工伤
184人看过
-
对于公司活动算不算工伤?
114人看过
-
外包公司员工在干活时受伤怎么办
210人看过
-
加盟店工作人员在公司组织户外活动中受伤,怎样认定工伤?
113人看过
-
没买工伤保险在公司上班受伤了算工伤吗
149人看过
如果未办理批准等手续不影响合同生效的,合同自依法成立的时候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未办理上述手续会影响合同生效的,则手续办理完成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终止期限由合同双方当事人确定,并且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规定。有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开始时生... 更多>
-
双休期间,公司举行活动期间受伤,属于工伤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9-12需要落实下是否购买了保险;其次,如果购买了工伤保险,应由单位或个人申请工伤认定;再次,在认定为工伤,且购买了工伤保险,才能由工伤保险部门支付员工的相关项目。第二种:如果没有购买工伤保险,且属于工伤情形,员工的相关工伤赔偿由单位来负担。
-
职工在体育活动中受伤属于工伤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11在一般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相比于用人单位往往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换言之,劳动者是处于用人单位控制下的状态。因此《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的颁布,其立法意图、目的是对劳动者权利的保障,尤其是对因工受伤劳动者损失的一种经济补偿。
-
享受公司福利参加旅游,在活动过程中其所受伤害是否算工伤山西在线咨询 2023-03-02为了享受公司福利参加的旅游且在活动过程中处于被管理状态,需按公司的既定安排进行活动。公司作为活动的倡导者、组织者、管理者、资金提供者应对整个集体活动过程负责。因此,员工参加的旅游是非因个人目的而自由从事的活动,其所受伤害应属于工作原因造成。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属于认定工伤的
-
雇工在雇佣活动中受伤怎么办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1-28雇主须承担赔偿责任,如果雇员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可以减轻雇主的赔偿责任。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及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伤残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具体如何赔偿,须根据伤情而定。死亡赔偿包括:交通食宿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误工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丧葬费。建议委托
-
教师在幼儿园举办的团队活动中受伤,可以索赔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02幼儿园有安保义务人的责任。具体参见《侵权责任法》。《侵权行为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解读:此条规定的即因合同或者其他民事行为而引起的“安保义务”,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