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地理标志商标的海外抢注中保护自己的利益
如果商标抢注,可以向注册人提出异议或宣布其无效
商标法第32条:商标注册申请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抢先注册他人使用并以不正当手段产生一定影响的商标
地理标志的商标保护模式
目前,世界各国的地理标志保护模式包括反不正当竞争,商标法保护和特殊法保护
特殊法的保护模式是通过特殊立法,专门机构全面负责地理标志的申请、注册和使用管理,这主要是一种积极的保护方式
采用特别法模式积极保护地理标志的国家在历史上普遍发展了农业,地理标志的保护意义重大。典型的代表是法国。法国农业部成立了国家原产地名称局(INAO),全面负责所有农产品和食品原产地名称的识别和管理。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模式最初是根据《trips协定》的最低要求建立的,其主要内容是防御性的,即禁止假冒地理标志,如冒用虚假地理标志、虚假陈述等;然而,由于地理标志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一些采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模式的国家逐渐增加了主动(或主动)保护模式,即将地理标志视为特殊商标,允许在商标法体系内积极申请注册、使用和依法管理(主要通过认证或集体商标的注册和使用)
除英美法系国家外,德国和日本也采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模式。例如,除了禁止使用虚假地理标志外,美国《兰厄姆法案》还以集团商标和认证商标的形式为合格地理标志提供保护。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虚假来源的表达,并在《商标法》中规定,地理标志误导性来源不得注册,但地理标志可以以集体商标的形式注册。日本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虚假地域代表性列为不正当竞争。同时,其商标法规定,仅代表地名的商标除非具有可识别性,否则不予注册,但可注册符合条件的区域集团商标。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立知识产权国家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日本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地理标志制度的适用,明显转向了商标法体系下的积极保护模式,保护范围大大超过了传统农产品(延伸到工业产品、加工食品、水产品、传统工艺美术,甚至中华街、祭坛、温泉);截至2009年10月20日,日本许可证办公室已经审查了441个区域集团商标(地理标志)[3]
可以看出,受特别法或反不正当竞争和商标法保护的地理标志的两种保护模式之间没有区别。关键是要符合各自的国情并能有效实施
总之,上述地理标志商标对商标所有人来说尤为重要,他们自己的商标受到一定的保护。被他人登记的,必须及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们可以直接通过法律保护自己,并立即向商标局提出质疑。因此,为了保护他们的产品,他们应该知道如何使用它们如何匆忙注册商标?具体情况是什么?急于注册商标的表现是什么当其他人匆忙注册商标时,该怎么办
-
地理标志在商标法中如何得到保护?
377人看过
-
地理标志商标保护如何进行?地理标志商标保护的使用申请
195人看过
-
涉外商标抢注该怎么维护自己的利益
257人看过
-
地理标志作为商标该如何保护
432人看过
-
《商标法》关于地理标志如何保护
205人看过
-
工商总局:中国有效保护国外地理标志注册人合法权益
194人看过
商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牌子,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商标的本质作用是区别商品的来源或服务的提供者。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 更多>
-
外国商标中国抢注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商标?湖北在线咨询 2023-08-24如果这个商标注册证已经下来了,那这个商标在国内就已经受到保护了;第一阶段,商标抢注的对象基本上限于未注册商标;现阶段商标抢注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将他人已为公众熟知的商标或驰名商标在非类似商品或服务上申请注册的行为,也属于抢注。
-
地理标志商标海外抢注有哪些好处和坏处?江西在线咨询 2023-10-26商标被抢注了可以向注册人提出异议或宣告无效。地理标志商标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并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目前国际上保护特色产品的一种通行做法。
-
-
地理标志商标保护的注册申请福建在线咨询 2021-09-29拟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应根据产品的类别、范围、知名度、产品的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因素,分别制订相应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管理规范。 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草拟并发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国家标准;省级地方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草拟并发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质量检验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指定的检验机构承担。必要时,国家质检总局将组织予以复检。地理
-
公司法人在维护自身利益时应当如何保护自身权益,如何维护自身利益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06一、提高自身素质,学法懂法用法。 广大员工必须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及相关法律,做到学法懂法、知法用法,增强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利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旦发生争议纠纷,要及时请工会维权或者聘请律师代理,寻求法律援助。 二、依法签定合同,维护合法权益。 入职前,先签约。能签定书面合同的,就不搞口头约定;能签定劳动合同的,就不签定聘用合同或者劳务合同。 三、加入工会组织,依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