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因管理的适用普通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自管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本人之日起计算。管理人因管理事务受到损失的,可以要求本人偿还损失,也可以要求受益人偿还其应当支付的必要费用。
对于无因管理,其适用普通民事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为三年。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为避免造成损失(损失既包括自己也包括他人,或者仅为他人),主动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法律事实。管理他人事务的人,为管理人;事务被管理的人,为本人。
无因管理诉讼时效有何特殊规定?
无因管理诉讼时效的规定比较特殊,一般为2年,自管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管理的法律关系之日起计算。但如果管理人怠于行使权利,自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此外,如果管理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行使权利,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无因管理适用普通民事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管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管理的法律关系之日起计算,但如果管理人怠于行使权利,自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此外,如果管理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行使权利,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第一百九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
民法典规定无因管理是否存在诉讼时效
79人看过
-
无效的婚姻有期限可否受理诉讼时效?
499人看过
-
民法典对无因管理的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
309人看过
-
违法强拆起诉无诉讼时效期限吗
51人看过
-
认定合同无效的管辖理由及诉讼时效
185人看过
-
借款无限期的诉讼时效计算方式
196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无因监管之债的诉讼时效债务纠纷诉讼时效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22无因管理之债的诉讼时效管理人因无因管理行为产生的给付必要管理费用、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无因管理行为结束并且管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本人之日起计算。本人因不当无因管理行为产生的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管理人及损害事实之日起计算。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
-
无因管理是指什么无因管理案件的起诉时效期间如何起算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29无因管理是指未受他人委托,也没有法律上的义务,为了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自愿为他人管理事务或者提供服务的事实行为。无因管理行为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对于无因管理人的合法权益,应及时给予保护。管理人因无因管理行为产生的给付必要管理费用、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无因管理行为结束并且管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本人之日起计算。本人因不当无因管理行为产生的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管
-
民法典规定的无因管理诉讼时效能否中断香港在线咨询 2023-04-09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
无固定期限的,被无辜解除时,诉讼时有诉讼实效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6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
-
本法法律规定无因管理的诉讼时效如何中断云南在线咨询 2023-09-0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