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是否是最后的裁决?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7 13:30:16 328 人看过

二审是最终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所谓两审终审制度是指某一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后即告终结的制度,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抗诉。所以对于经过二审法院审理之后,所做出的判决、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不能再上诉,但是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也有救济途径可以申请再审,但是再审程序与一审二审程序不同,是纠错程序。所以二审判决是最终判决。

刑事二审是终审判决吗

刑事二审是终审判决。维持原判第二审法院认为原判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上诉、抗诉理由不能成立的,裁定驳回维持原判。如果认为原判太轻,检察院没有提出抗诉,也维持原判。

刑事案件的构成要件:

1、刑事案件的基本要素有犯罪时间、犯罪地点、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犯罪行为等;

2、刑事案件构成犯罪的要件有犯罪客观、客观方面、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四个要件。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客观方面是行为人怎样实施了该项犯罪行为,主观方面为犯罪人的主观态度。但犯罪二阶层理论认为,刑事案件主要有客观违法阶层和主观责任阶层。

刑事案件的判刑标准:

1、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根据犯罪事实、犯罪情节等从轻处罚;

2、对于未遂犯犯罪,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

3、对于从犯,应当根据犯罪事实等,从轻或减轻处罚;

4、对于累犯,不得适用假释等;

5、量刑根据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6、其他判刑标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15: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一审判决后,对方上诉二审是否终审?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如果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是否进行再审由人民法院决定。【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一审判决后,对方上诉二审是否终审?如果需要经验更丰富的建议或者想在当地找律师的,有2个途径:1.点击#找律师#,可以选择同城、领域、是否在线以及电话咨询服务!!私密咨询个人法律问题。快速解决你的困扰!2.点击#找律师#→按专长找→选择纠纷专长→咨询我→最后点击电话咨询,不想一来就打电话的,还可以进行缓冲,在线咨询哦。如何选择律师,找律师的技巧1、选择律师,应该选择执业领域与案件领域对口的律师。2、选择律师,应该选择经验丰富的律师。3、选择律师,应该选择对专业有深入研究的律师。【温馨提示】遇到法律纠纷不要担心,27万+
    2023-12-10
    117人看过
  • 仲裁裁决确认是否再审?
    是否可以再审就要看实际的情况;一裁终局的劳动仲裁案件,劳动者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则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一、不服仲裁庭的裁决怎么办:1、申请撤销裁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58条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一)没有仲裁协议的;(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枉法裁决行为的。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仲裁法》第59条规定: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2023-03-30
    409人看过
  •  仲裁裁决的最长审理时间是多少?
    根据劳动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庭应当在六十日内作出裁决。如果仲裁庭逾期未作出裁决,当事人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该劳动争议事项。一般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庭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仲裁裁决;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根据劳动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庭应当在六十日内作出裁决。如果仲裁庭逾期未作出裁决,当事人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该劳动争议事项。一般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庭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仲裁裁决;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劳动仲裁审理期限最长】根据《劳动仲裁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仲裁庭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裁决。如果案情复杂需要延长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因此,劳动仲裁审理期限最长为三十日,而非120日。根据《劳动仲裁法》的相关规定,
    2023-08-30
    438人看过
  • 二审速裁后几天判决
    法律综合知识
    二审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当庭宣判。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节规定的送达期限的限制,一般不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但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和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不受本章第一节规定的送达期限的限制,一般不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但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和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当庭宣判。
    2024-04-30
    280人看过
  • 仲裁裁决是否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终手段?
    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终局裁决是指仲裁庭在案件审理终结时对当事人提交的全部实体争议所作的、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除了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劳动争议的仲裁采用一审终裁的争议包括劳动报酬、工伤报酬、工作和休息时间等。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再审可以吗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再审是可以的。一裁终局的劳动仲裁案件,劳动者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则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2023-07-04
    469人看过
  • 维持原判是否为二审判决的最终结果?
    二审判决不一定是维持原判。二审判决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或抗诉的案件所作的判决。可分为维持性判决(维护原判)和变更性判决(改判)两种类型。维持性判决适用条件是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变更性判决适用条件是原判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原判认定事实不清,由第二审人民法院查清事实后改判。二审判决属终审判决,当事人不能上诉。维持性判决适用条件是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变更性判决适用条件是原判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原判认定事实不清,由第二审人民法院查清事实后改判。二审判决属终审判决,当事人不能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
    2023-07-10
    149人看过
  • 二审法院对量刑的裁决是否具有权威性?
    二审法院能减轻一审的量刑。法律规定,二审人民法院对一审判决的处理为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二审法院判缓刑还报检察院复核吗二审法院判缓刑还会不会报检察院复核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二审法院判处犯罪嫌疑人缓刑的,是不需要报检察院复核的,检察院如果对判决有异议的,可以提出抗诉。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
    2023-07-06
    389人看过
  • 劳动仲裁是否有一审二审
    当事人可以不出庭参加劳动争议仲裁庭审。不管是劳动争议仲裁还是其他的诉讼活动(离婚诉讼案件除外),在当事人对代理律师进行特别授权后(主要是代理参与劳动仲裁,代为承认、放弃、变更劳动仲裁请求,进行调解、和解等),代理律师就可以代表当事人参加庭审,当事人不必亲自出庭。一、民事诉讼中代理律师的诉讼地位是什么民事诉讼中代理律师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民事诉讼,其诉讼行为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委托人的授权有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两种,一般授权是指委托诉讼代理人完成一般的诉讼行为,特别授权是指诉讼代理人完成某些重要的、涉及委托人实体利益的诉讼行为,如代理当事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等,委托人作特别授权时,必须在授权书上写明具体的事项。二、申请仲裁需准备哪些材料申诉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应当提交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申诉书应当载明申诉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工作
    2023-03-14
    58人看过
  • 二审劳动争议案件是否为终局裁决?
    是的。通过二审后终审,二审终审后判决、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不能再上诉,只能向二审法院的上级法院申诉,但一般申诉案件受理的可能性不大,劳动纠纷的民诉案也不例外。二审判决后,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简易程序是不是就一审终审简易程序如果案值比较大,当事人对简易程序一审判决结果不服上诉的,不是一审终审。只有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
    2023-07-17
    208人看过
  • 拿到二审判决书是否还要去仲裁吗
    一、拿到二审判决书是否还要去仲裁吗不可以再申请劳动仲裁,理由如下:1、一事不再审是民事诉讼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已决的争议,不可以另行向法院起诉或申请劳动仲裁。2、在程序上,只有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起诉,而对于法院判决不服的,则不可以再申请劳动仲裁。3、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二审法院所作出的判决属于终审判决,自判决送达之日即生效,双方当事人都必须履行生效判决。所以,如果具体的争议已经由法院判决的,当事人不可以就同一争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但是,对于不属于法院判决所涉及的劳动争议,因未经法院处理,当事人仍可以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二、如何申请劳动仲裁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
    2023-04-20
    98人看过
  • 离婚二次审理是否在法庭进行裁决?
    不一定直接宣判离婚,因为法院判决离婚是根据夫妻婚姻基础、感情破裂为依据,如果被证实感情完全破裂,法院会判决离婚;如果经过调解,夫妻双方和好,那就不会判决离婚。但是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离婚第一次不判离婚第二次会判离吗第二次起诉离婚是否判离,要看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因此,第二次起诉离婚时,应准备好证明夫妻感情确实破裂的证据,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获得法院的支持。但是第一次起诉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
    2023-07-12
    498人看过
  • 二审发回重审是最终判决吗
    一、二审发回重审是最终判决吗在探讨二审发回重审是否为最终判决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我国的审判制度。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二审发回重审的判决就是最终判决。1.二审发回重审,通常是因为原判决在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上存在错误,需要由一审法院重新审理。在这种情况下,一审法院会基于新的证据和法律规定,重新作出判决。2.如果当事人对二审发回重审后的判决仍然不服,他们仍然有权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3.再审程序是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时的一种救济途径。二、二审终审制解释我国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这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裁定并不是生效的判决、裁定。1.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可以依法定程序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上诉。2.当案件经过二审程序后,无论
    2024-07-21
    117人看过
  •  离婚诉讼二审:撤诉后的裁决
    依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许离婚。因此,如果符合法定离婚条件,法院在撤诉后第二次起诉离婚时,会作出离婚判决。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离婚制度。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许离婚。因此,如果符合法定离婚条件,法院在撤诉后第二次起诉离婚时,会作出离婚判决。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离婚制度。 离 婚 条 件 符 合 , 法 院 会 怎 么 判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或者夫妻双方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离婚登记申请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如果
    2023-09-10
    428人看过
  • 是否有可能在二审后改变判决?
    二审在审理之后,是不是存在改判的可能性,还是需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有相关的证据可以帮助改判,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来帮助自己改判。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中规定,如果二审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上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发现原判决和裁定,对事实清楚,并且使用法律正确的,会维持原判决和裁定。如果事实不清,则查清事实后改判。抚养权案二审能改判吗如果一审法院的判决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法律适用正确,二审法院一般会予以维持,如果一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二审法院一般会依法予以改判或者发回一审法院重审。法律规定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有关规定,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3)无其他子女,
    2023-07-01
    282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上诉后,二审发回重审,最后判决是算一审判决、还是二审判决?A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6
      如果二审是栽定维持原判则的话算一审判决时间;如果是重新审理并作出判决的,无论是维持原判决还是有新的判决决定都算二审判决时间。
    • 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2-15
      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这种生效的判决、裁定的法律效力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当事人不得再行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书、裁定书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一经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再提出上诉;如果当事人认为第二审判决或者裁定确有错误,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2)当事人
    • 二审判决生效后一审判决是否终止?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20
      关于一审判决生效的回答为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对一审民事判决书有提出上诉的权利,一审民事判决书因此而不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而是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处于效力待定的状态。双方当事人中有一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上诉的,那么当然地不存在对一审民事判决书申请执行的问题。但如果双方当事人在法定的期限内均未对一审民事判决书提出上诉,那么该一审民事判决书则发生法律效力,义务人在判决书确定的履行期间内
    • 一审判决后二审调解一审判决是否有效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01
      可以再二审调解协议中注明与一审结果有关的事项。
    • 一审的裁定和判决审理的期限是?二审的裁定和判决审理的期限是?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07
      一、刑事案件(一)普通程序审理第一审刑事公诉案件,被告人被羁押的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第二审刑事公诉、刑事自诉案件的审理期限为一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有以下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审理期限可以再延长一个月1、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2、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3、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