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伤残复杂如何办,复合伤如何处理的问题国家评残标准已有规定。世界本身是复杂的,职业伤害也多种多样,工伤职工的残情的复杂程度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显然,国家标准不可能评列所有伤情,而我们可以根据10个等级的框架和其相应等级及残情进行评定。
工伤职工可以自己或通过单位向单位所在区县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工伤评残。评残后,工伤职工可以享受到相应的工伤保险及伤残津贴。在提出申请时,需提供职工的工伤认定结论、《工伤证》和工伤职工选定的工伤医疗机构出据的诊断证明及病历等,并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申请表》。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将依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对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在60日内做出劳动能力鉴定并通知申请人(情况特殊的可再延长30日)。
申请人对鉴定结论存有疑义时,可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进行再次鉴定。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做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工伤职工的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进行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一、工伤五级至六级伤残应如何赔偿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
2、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上海市如何确定伤残鉴定等级?
482人看过
-
医疗事故纠纷伤残如何确定等级?
129人看过
-
工伤认定中如何确定多处伤残的级别和等级
158人看过
-
工伤等级为十级时,如何确定伤残赔偿标准?
493人看过
-
确定伤残等级的标准
156人看过
-
如何确定十级伤残
259人看过
直系亲属一般指的是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血缘联系的亲属,其中包含有配偶、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等等,如果养父母因为收养、或者抚养关系也能成为直系亲属的关系,例如收养人与收养的... 更多>
-
伤残等级怎么划分的, 怎样确定交通事故伤残等级, 如何评定伤残等级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6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1级(100%)到第X级(10%),每级相差10%。伤残等级划分依据.一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b.意识消失;c.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d.社会交往完全丧失。二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c.不能工作;d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机构有哪些, 如何确定伤残等级, 如何评定伤残等级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06你在伤情相对稳定后,可以选择青岛正源司法鉴定事务所、青岛九鼎医学司法鉴定中心、青岛青大医学司法鉴定中心、青岛万方医学司法鉴定所、青岛新阳光法医司法鉴定所,这五家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应当构成伤残,至于能到十级中的哪一级,要待专业性的鉴定报告确定。 一、如果是工伤,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
-
残疾等级划分方法:四级伤残如何确定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12-1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四级伤残的划分标准如下: 1.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需要大部分帮助; 2. 各种活动严重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3. 职业种类受限; 4.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根据该司法解释,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
-
伤残等级无法确定该如何处理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17第一、事故刚发生一个多月,且需要二次手术,伤残等级现在无法做出,需要等二次手术做完之后才能进行; 第二、伤残等级无法确定,也意味着案件现在不能一次性处理,但不影响你们就先期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项目进行主张,待伤残鉴定作出之后,还可继续起诉要求伤残赔偿金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项目;
-
工伤伤残等级鉴定工伤伤残等级如何鉴定?山西在线咨询 2022-01-01职工伤残等级是指职工伤残和职业病伤残等级,分为10级,最重的为1级,最轻的为10级。根据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和日常生活护理的依赖,适当考虑残疾造成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综合确定残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