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强迫员工辞职的员工能够采取什么方式维权?
公司强迫员工辞职的的,员工能够保留好相关证据后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已经解除了劳动合同的,能够要求单位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如果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能够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求单位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按照下列标准支付:
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公司能够单方辞退职工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公司能够单方辞退职工的法定条件: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造成严重影响等;
(五)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能够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n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n(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n(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n(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n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公司以各种方式迫使员工辞职,该怎么办?
428人看过
-
员工受工伤,公司能够辞退员工么?
428人看过
-
公司在辞退员工时应该采取的处理方式
176人看过
-
如何处理公司强迫员工辞职事件
105人看过
-
强迫员工辞职犯法吗
200人看过
-
口头辞职的员工,公司能否立即采取行动?
357人看过
-
公司以各种理由变相强迫员工辞职,员工该怎么办,强制加班怎么维权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18取得强制加班的证据,可以立即走人,这是强迫劳动。 根据《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也就是加班),应与劳动者协商。既然是协商,当然就应该就加班时间和加班报酬协商一致,否则就是强迫劳动。 只有四种情况不得拒绝加班: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因其他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资财遭到严重威胁,需要紧急处理;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须及时抢修;须利用法定节
-
公司强迫员工辞职的后果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29公司强迫员工辞职可能面临支付经济补偿金、赔偿金及损失赔偿的后果。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
-
当遭遇公司强迫员工辞职时员工应该怎么办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19如果公司强迫员工辞职,员工可以拒绝;公司违法与员工解约的,员工可以通过申请调解、仲裁等方式来处理,要求公司继续与本人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向本人支付赔偿金。
-
公司变相强迫员工辞职如何解决台湾在线咨询 2023-11-09公司变相强迫员工辞职的,劳动者可以拒绝辞职,或者可以取得赔偿金后离职。双方发生争议的,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解决。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 一、当事人申请:当事人递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材料、证据。 二、审查受理:劳动仲裁申请书符合要求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