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某冶金建设公司。
被告:胡某,女,29岁,某冶金建设公司工人。
1995年,胡某与某冶金建设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期限自1995年12月1日至2000年12月1日。1999年12月8日,胡某受某冶金建设公司的指派赴邯郸某钢铁公司项目部施工。2000年1月26日胡某接到某冶金建设公司的通知,回武汉办理下岗手续。当日晚,胡某与其他几个职工一起自邯郸乘火车回汉口,后独自转乘公交车回家,大约晚上23时许,在武钢一路电车站下车时摔伤左脚。第二天,胡某的父亲到某冶金建设公司有关部门反映了胡某左脚摔伤的情况,某冶金建设公司未有任何举动,只告知其父要胡某自己到单位来办理下岗手续。事后,胡某一直未到医院看病,在家卧床休息,后某冶金建设公司派人带着下岗材料到家中让其签字,其拒签。2000年3月该公司停发了胡某的生活费。在此后,其父及兄多次到某冶金建设公司反映,要求按工伤处理,但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2000年12月,胡某经一冶职工医院诊断,结论为左脚陈旧性骨折。其父和其兄据此申请某冶金建设公司有关部门按工伤处理。2001年2月12日,某冶金建设公司有关部门答复,胡某不属工伤。2001年3月中旬,胡某家人发现胡某明显不正常,起初表现为说话及行为怪异,后表现为不说话、不理人、目光呆滞等。2001年4月,其父向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某冶金建设公司依法给予胡某工伤的待遇,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于2001年9月11日致函委托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医保处,对胡某此次受伤是否因工受伤进行认定,2001年10月31日该处以《关于对胡志利工伤认定的通知》(鄂劳社医函[2001]15号)认定胡某此次受伤为工伤。接到工伤认定结论后,该委又于2001年11月委托省劳动鉴定委员会对胡某工伤伤残等级进行鉴定,2002年1月10日省劳动鉴定委员会评定胡某伤残等级为九级,胡某家人不服,向该委员会申请复查,2002年12月24日,省劳动鉴定委员会对胡某的伤情重新鉴定为四级伤残,省劳动仲裁委员会据此裁决,由某冶金建设公司按四级伤残(工伤)的待遇给付胡某各项费用,某冶金公司不服,诉至法院。
某冶金建设公司诉称,胡某不应享受工伤待遇,因其不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而且工伤级别与事实不符,请求撤销鄂劳仲裁字[2003]25号裁决书,判决胡某不享受工伤待遇。
胡某的法定代理人辩称,胡某回汉途中受伤,应属工伤,要求按四级工伤享受有关待遇。
【焦点透视】
第一,胡某返汉途中,左脚受伤骨折,是否应当认定为工伤。
胡某接到某冶金建设公司的返回通知,在返汉途中受伤,这个返汉的途中和时间,是否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胡某接到某冶金建设公司的通知,返回武汉,虽不在上班时间也不在劳动现场,但可以视为是因执行某冶金建设公司叫其返汉的指示,也是履行劳动合同中的职责,因此,应当认定为因工负伤。另一种观点认为,胡某在返回途中受伤不应认定为工伤,因为其作为一个成年人,未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而受伤,应自己承担责任。其关键在于不是在上班时间,也不是在工作场所受伤,如果认定该事故为工伤,与有关法律规定不符。
第二,面对两份不同的评残鉴定结论,法院应当如何确定和采信。
对于劳动鉴定委员会先后作出的两份鉴定结论的效力问题,也有两种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根据两份鉴定书中明确的鉴定事项,第一次鉴定内容比较全面、客观,因为当中既包括了对胡某左脚骨折的伤情,也反映了其后患精神疾病的病情,而第二份鉴定的最后诊断只有胡某患应激性精神病的反映,对左脚骨折无诊断。故应当认定胡某工伤为九级。第二种观点认为,胡某受伤后,因家中困难无钱医治,某冶金建设公司在此期间即认为其不属工伤,又停发了生活费,造成胡某精神崩溃,致其精神疾病与某冶金建设公司的不作为有直接因果关系,第二份鉴定结论认定的工伤四级是合法又合理的。
【审判推理】
一审法院在审理中认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如果因工受伤就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享受工伤待遇,但鉴于本案中劳动鉴定委员会最后的一份鉴定结论只反映了胡某按应激性精神病的病情状况应评残为四级,对于左脚受伤骨折与应激性精神病有无直接的因果联系无涉,故对某冶金建设公司提出的对胡某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以及对胡某左脚伤情与精神病有无直接因果关系的申请予以准许,并委托湖北省人民医院进行上述鉴定。湖北省人民医院于2003年2月24日出具了司法精神病鉴定书。该鉴定书认定:胡某平时性格较内向,与人交往少,几乎没有朋友。在脚伤后,因长期未治疗,单位又停发了生活费,工伤待遇纠纷一直未解决。以上社会心理因素持续存在导致精神异常。一审法院据此认定:胡某左脚受伤应认定为工伤,并应按九级工伤享受有关工伤待遇。胡某受伤后又发现患有精神病,经鉴定与其脚部受伤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故判决由某冶金建设公司按九级工伤待遇支付胡某各项费用。胡某的法定代理人不服,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工伤一般是指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或者工作领域内包括工作地点或其他劳动场所因工作原因而发生的伤害。根据2003年时适用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2章第8条之规定,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负伤、伤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八)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或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看出,工伤不仅仅是指劳动者在劳动时间内、劳动场所内履行职责所受到的伤害,也包括在其他场所执行劳动职责或者劳动任务所受到的伤害。胡某在外地公派期间接到某冶金建设公司的通知,要求其返汉,在返汉后回家的途中,理应视为在其他场所执行劳动职责,在此期间胡某左脚受伤骨折,应当认定为工伤。但胡某后出现的应激性精神病症状不能因此也认定为工伤,因为有医学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疾病均为内源性精神病,精神病患者发病主要决定于自身的生物学因素,与其自身的心理因素、个人特征分不开。另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4条之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可以认定第一份工伤评残鉴定结论的证明力高于第二份复查鉴定结论,故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思考】
近几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增加,其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伤及待遇问题引发的纠纷,在劳动争议这一类型的案件中占有较大比例。从争议发生的原因看,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双方当事人对伤残事实没有异议,但对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存在分歧;二是双方当事人对存在劳动关系没有异议,但对受伤一方的伤残是否属于工伤存在分歧;三是双方当事人对存在劳动关系和劳动者发生的伤残系工伤无异议,但对伤残程度存在分歧。本案就介于上述第二、三种情况之间。
-
初次鉴定结论书是否包含评残的结论?
153人看过
-
申请工伤评残一定要工伤认定吗
181人看过
-
有效期内的工伤认定结论书
242人看过
-
工伤事故的鉴定结论双重认证
107人看过
-
工伤认定结论书样板是怎样的?
333人看过
-
工伤认定结论有哪些作用
420人看过
鉴定结论又称鉴定意见,是证据的一种。鉴定意见是鉴定人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如法医鉴定、指纹鉴定、笔迹鉴定、化学物品鉴定、精神病鉴定等。鉴定意见是传来证据,是由鉴定机... 更多>
-
工伤认定后伤残鉴定结论还要归还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26如果指纹鉴定原件是你提供,当然要归还你;如果不是你提供的,当然不用归还你。如果司法机关索要原件存档的,你作为当事人有权要求阅看案件证据材料。但无论如何,鉴定书原件是应当给你一份的,是原件才能顺利进行质证。如果原审没有就鉴定书的内容和合法性与你进行质证就判你败诉,属于严重错误。可以考虑聘请律师在二审中为你争回合法权益。
-
什么是工伤认定结论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21工伤认定和工伤评定伤残等级不是一回事。 1.职工受工伤后,上报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审查是否属于工伤。如果劳动行政部门认为属于工伤,发给工伤认定决定书。 2.医疗终结,劳动行政部门一般会通知职工进行伤残等级鉴定(也就是劳动能力鉴定)
-
砍伤伤残鉴定结论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4你们可以到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和伤情鉴定,鉴定时需要伤者本人带上身份证复印件,病历,片子等。然后根据鉴定结果尽快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
-
鉴定伤残评定委员会鉴定结论由谁出具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3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由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评定。交通事故伤残做伤残鉴定一般要治疗终结或出院后半年,否则鉴定机构不给做。既可以起诉后由法院指定鉴定机构,也可以诉前委托律师事务所做。交通事故伤残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因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根据受害者直接所受的损伤进行定级。
-
工伤认定结论书哪里领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02工伤有固定的流程,你自己认为工伤没有用的,需要单位或者本人申请,经过当地政府的劳动行政部门(就是社保局)下设的工伤认定机构认定后才算,认定后会有认定书给劳动者和单位的,然后才能在指定的时间去指定的医院由专家组进行劳动能力等级鉴定,也就是伤残等级鉴定,有了伤残等级才能向单位和社保基金索赔。整个流程顺利的话得三个月以上。申报工伤资料有:病历、出院小结、身份证、劳动合同、工伤认定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