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方均将劳动合同签字日期倒签。
2、倒签的劳动合同期间包含已经履行的事实劳动关系期间。
3、倒签时,要特别注意劳动合同中的条款与内容是否与事实劳动关系期间已经履行的情况一致。如果补签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高于事实劳动关系期间实际的工资标准,可能遭遇员工主张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问题。
一、倒签租赁合同是什么意思
合同倒签也称为事后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成立的方式。用人单位在法定期限内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在劳动者提供劳动一段时间后又与劳动者补签了合同,而且合同的期限也往往会将前段未签合同的期间予以覆盖,即构成所谓的倒签劳动合同。
二、试用期过了不给转正应该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中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也就是说,自劳动者实际工作之日起,用人单位就应当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只是劳动合同中一个特殊的阶段,即双方在试用期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可以不受部分劳动法条款的约束,而试用期到期后,这些条款的约束力就将自动回复,而并非需要履行诸如转正的手续以确认员工的身份。《劳动法》中试用期的规定已经取代了所谓临时工转正为正式工传统概念。
用人单位在用工之初并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首先就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三个月的试用期应当包括在合同期内,而非独立于合同期,所谓试用合格后转正的做法实际是企图规避试用期间的义务。事实上,自劳动者进入单位工作之日起,双方就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根据上海市的相关规定,事实劳动关系下是不存在试用期的,因此,如果试用期内工资低于相同岗位其他职工的工资,则应补足差额。
三、劳动者主张未订立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可否支持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未依法自用工之日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劳动关系存续一定时间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将日期补签到实际用工之日,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达成合意,劳动者主张二倍工资可不予支持,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补签劳动合同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的除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然补签劳动合同,但未补签到实际用工之日的,对实际用工之日与补签之日间相差的时间,依法扣除一个月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宽限期,劳动者主张未订立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可以支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合同,合同期限由双方约定,一般从用工之日起算,也可以从用工之后的某个日期起算。但从用工之后的某个日期起算的,之前的用工阶段是事实劳动关系,是本单位工作年限,已经实行过试用期的,不得再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补签的签订日期必须是签订时的时间,否则一方可以以该签订日期有问题,对劳动合同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当事人就可能承担不利后果。另外,如果补签合同的日期为倒签日期,为单位规避法律责任,对于劳动者也是丧失追偿的权利。
-
在我国如何举证倒签劳动合同?
50人看过
-
倒签劳动合同单位有何后果
84人看过
-
倒签劳动合同怎么举证能胜诉
483人看过
-
补签劳动合同和倒签劳动合同的差别在哪里?
107人看过
-
劳动合同倒签怎样赔偿
426人看过
-
倒签劳动合同司法解释
377人看过
如果未办理批准等手续不影响合同生效的,合同自依法成立的时候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未办理上述手续会影响合同生效的,则手续办理完成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终止期限由合同双方当事人确定,并且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规定。有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开始时生... 更多>
-
没签劳动合同公司倒闭如何补偿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131、会按经济补偿的二倍来进行支付赔偿。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对所有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都是一样的)。2、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
-
如何取得劳动合同纠纷取证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12发生劳动合同纠纷后,当事人可通过以下途径取证:主动搜集提供;相应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应由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者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委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在调查取证中,必须反对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不能先入为主或附加任何外来的成份。在收集证据的时候,要力求全面、客观。
-
怎么写倒签劳动合同的证明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06劳动合同“倒签”,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事后补签劳动合同,怎么证明倒签劳动合同即将合同期限往前移,同时将签订日期写成劳动关系建立之初的时间,即签订日期造假,签订日期并非签合同当天的日期,而是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合同开始的日期。
-
如何举证买卖合同倒签台湾在线咨询 2022-12-02合同倒签举证可以提供照片、录像、聊天记录等证据。具体应如何举证应根据案情的具体情况确定。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
和公司有矛盾,不签劳动合同如何取证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5劳动者应当搜集自己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你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签字的的书面材料等,只要确定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以及入职日期,一般仲裁委都会仲裁劳动者的双倍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