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赔偿吗
赔偿包括:
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3、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4、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当地生活水平、被告赔偿能力、过错程度等酌定,一般5到10万元左右。
5、其他杂费:包括处理事故家属住宿费、交通费、误工费等。
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有两种情况:1、人和车都在事故发生后逃离事故现场;2、弃车逃逸,即当事人将车留在现场,人逃离事故现场。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种性质十分恶劣、情节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为此当事人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严重后果。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终生禁驾。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据刑法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新法加大了对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力度。在此,我也提醒广大司机朋友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要立即停车、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千万不要选择逃逸,逃过一时,是不能逃过一世的,最终逃不了法律的制裁。
交通安全是我国非常重视的方面,因此我国专门设置了一系列的交通规则。其中,交通肇事后逃逸是非常严重的刑事情节。如果当事人交通肇事选择了逃逸,导致受害人死亡,当事人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要进一步承担刑事赔偿责任。
-
酒后驾车逃逸后肇事司机死亡赔偿
136人看过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赔多少钱,肇事逃逸后死者赔偿后还能判刑吗
307人看过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肇事司机逃逸,怎么办
68人看过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肇事逃逸保险公司赔吗
59人看过
-
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交强险会赔吗?
141人看过
-
肇事逃逸司机不赔偿吗
316人看过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致人死亡无牌肇事司机构成犯罪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08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致对方一死一伤无牌,已经涉嫌交通肇事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所以,我们仍用犯罪构成的四要件说来阐述交通
-
导致一人死亡,肇事司机逃逸,保险公司怎样赔偿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被保险人在使用被保险机动车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使受害人遭受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依法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保险人按照交强险合同的约定对每次事故在下列赔偿限额内负责赔偿:(一)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10000元;(二)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0000元;(三)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交强险范围内赔偿
-
司机肇事致人死亡去医院看病算肇事逃逸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03司机受伤去医院看病不是逃跑。肇事逃逸是指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严重的交通事故,客观上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逃离现场的行为。肇事司机去医院看病没有主观恶意,不构成肇事逃逸。
-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算肇事逃逸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3-03-02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方法如下: 1、行为人原来的肇事行为已经符合基本罪的构成要件; 2、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与死亡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 3、虽然行为人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有意而为之,但行为人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结果的主观方面应当是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