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是万得公司员工,担任智能数据分析岗位工作,之后,王山与万得公司又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王山离职后的竞业限制期限为王山无论因何种原因解除或终止与万得公司劳动关系后的24个月,还约定了一系列竞业限制义务,王山辞职后因未履行竞业限制义务被万得公司起诉。法院审理后判决双方继续履行竞业限制协议。
《劳动法》第23条有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人民法院在审理竞业限制纠纷案件时,审查劳动者自营或者新入职单位与原用人单位是否形成竞争关系,不应仅从依法登记的经营范围是否重合进行认定,还应当结合实际经营内容、服务对象或者产品受众、对应市场等方面是否重合进行综合判断。因此,人民法院实质认定新单位不属于约定的竞业限制范围,从而判定离职劳动者未违反竞业限制义务。
竞业限制协议作为协议的一种,签署之后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具有约束力,双方均应当按照竞业限制协议的约定来履行各自的义务。
不过,不是所有员工都要签订该协议,对于竞业限制制度,只适用于以下三类人:
一、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包括公司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二、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包括高级研究开发人员、技术人员、关键岗位的技术工人等容易接触到商业秘密的人员。
三、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包括其他可能知悉企业商业秘密的人员,如市场销售人员、财会人员、秘书等。
-
竞业限制是否必须遵守?
164人看过
-
离职主播必须遵守竞业限制条款吗
182人看过
-
竞业限制协议无效,无需再遵守
389人看过
-
协议管辖必须遵守吗
392人看过
-
什么是劳动者竞业限制,劳动者竞业限制的期限
61人看过
-
职工离职时竞业限制协议必须签吗
334人看过
竞业禁止是用人单位对员工采取的保护其商业秘密的法律措施。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者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限制和禁止员工在本单位工作期间同时在业务竞争单位工作,限制和禁止员工离职后从事与本单位竞争的业务。... 更多>
-
竞业限制劳动者该遵守哪些规定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24通常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同劳动者就竞业限制达成协议的,劳动者应当依照月决定进行遵守。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只要双方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劳动者的竞业限制业务,并且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则劳动者便可以向用人单位要求其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的该请求将获得仲裁或者法院的支持。
-
竞业限制协议中公司限制了劳动者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5-051、不给竞业限制金的,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给付,或者请求法院解除竞业限制协议。不能自行解除,在解除前,也不得到竞争关系的企业任职。 2、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以后,劳动者即负有遵守的义务。但遵守以后,可以依法向单位请求支付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最高法院关于劳动争议纠纷的司法解释四 第六条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
-
签了保密协议还要遵守竞业限制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011,竞业限制合同,公司若想跟你签订,竞业限制期最长不能超过2年,应在你离职后每个月支付你竞业限制补偿金,该补偿金为你现在工资的一半。若公司没有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协议还没有失效,只有你发通知后要求公司支付,公司若再不支付,员工方可以解除协议,不再遵守。 2,保密协议,无论你有无签订,都应保守你知道的公司的秘密。且公司可以不用支付你保密费用。
-
劳动者无须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就依然享有竞业限制权的劳动者如何维权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4《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由于贺先生和单位之间没有保密协议,单位也没有给贺先生相应的经济补偿,贺先生不承担保密义务。因此,贺先生完全可以解除他和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并要求用人单位开离职证明,支付相应的工资。如果与单位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
-
职工竞业限制劳动者是否应遵守法律法规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15通常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同劳动者就竞业限制达成协议的,劳动者应当依照月决定进行遵守。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只要双方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劳动者的竞业限制业务,并且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则劳动者便可以向用人单位要求其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的该请求将获得仲裁或者法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