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在哪种情况下避免执行死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31 21:08:25 264 人看过

一、应当在哪种情况下避免执行死刑

从法律角度讲,以下情况可以免除死刑:

1依据法律规定,不足以判处死刑的;

2具有法定减轻、从轻情节,被从轻、减轻处理的;

3.未成年人、精神病人不适用死刑;

4.又聋又哑的人,减轻处罚。

二、执行死刑的程序

执行死刑的程序:

1.在交付执行3日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同时在执行死刑前,应当对罪犯验明正身;

2.执行死刑应当以注射或者枪决等方式;

3.执行死刑完成后,由法医确认罪犯是否已经死亡。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什么情况会判死刑立即执行

会判死刑立即执行的情况有:

1.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

2.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3.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之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2日 14: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见死不救在哪种情况下犯法
    一、见死不救在哪种情况下犯法见死不救是否属于犯法吗在一般情况下,“见死不救”只是道德谴责的对象,不属于刑法评价的范畴;但在特殊情况下,“见死不救”也会成为刑法评价的对象,“见死不救”者亦要承担刑事责任。特殊情况指的是,当“见死”者负有法律上防止他人死亡的义务时,有能力防止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却不采取措施防止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以至于他人死亡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其实质就是刑法理论上的不作为犯罪。二、见死不救在刑法中判处什么处罚见死不救在刑法中判处的刑罚主要有:1.见死不救,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二是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2.对于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那行为人是触犯刑法的。一般定性为故意杀人罪。3.对于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不构成犯罪。三、见死不救构成犯罪需要具备的条件有哪些见死不救构成犯罪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性质的义务。这种义
    2023-03-13
    424人看过
  • 在哪些情况下,死刑是不可行的?
    不能判死刑的情况有:1、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得适用死刑;2、审判期间孕妇不得适用死刑。根据司法解释,这里的审判应扩大解释,包括拘留期间的怀孕;此外,孕妇还应扩大解释,包括流产。这是基于保护无辜胎儿,避免司法机关人员强迫流产等审讯方法;3、75岁以上的人在审判不用死刑。为了人道主义,死刑一般不适用于老年人。但有一个例外,即以特殊残忍手段死亡的,仍可判处死刑。不能判死刑的三种人有哪些一、不能判死刑的三种人有哪些1、不能判死刑的三种人如下:(1)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2)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3)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死缓的适用对象及核准程序】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
    2023-07-11
    155人看过
  • 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情况下
    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可以减为有期徒刑。一、适用死缓必须具备什么条件适用死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所犯罪行应当判处死刑,死刑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二、死刑缓刑二年是多少岁可以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
    2023-06-28
    227人看过
  • 审判人员什么情况下应当自行回避?
    在诉讼过程中,审判人员存在以下情形的,应当自行回避:审判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以及审判人员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申请审判人员回避的条件有哪些刑事回避是指与案件有法定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关系的人员及机构,不得参与该刑事案件的处理的一种刑事诉讼制度。审判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本人或者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担任本案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有其他关系影响公证处理案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
    2023-07-31
    65人看过
  • 死刑命令已经签发在什么情形下应当停止执行
    死刑命令已经签发应当停止执行的情形是:1.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2.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3.罪犯正在怀孕。一、有期徒刑执行包括哪些内容包含下列内容:1.有期徒刑的期限。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但是有两种情形除外:一是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死缓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可以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2.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3.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二、孕妇犯罪判拘役怎么判怀孕的妇女判处拘役后,可以先暂予监外执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
    2023-03-14
    140人看过
  • 下级法院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废除死刑执行?
    下级法院在下列情形下应停止死刑执行:1、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2、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3、罪犯正在怀孕。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什么情形下应当停止执行死刑?死刑是一种剥夺罪犯生命的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所以无论判决死刑和执行死刑都必须十分慎重。为此,法律对执行死刑的程序作了严格的规定。执行死刑命令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然后由高级人民法院交付原审人民法院执行。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应当在7日内交付执行。但是,原审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之前如果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死刑,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1.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2.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
    2023-08-12
    457人看过
  • 立即执行死刑和死缓的区别在于在什么情况下
    我国的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控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死刑分为死刑缓期2年执行和死刑立即执行两种。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很多人都常常问到的问题:死刑和死缓的区别。第一,含义不同。死刑又称立即执行死刑,死缓的含义是判处死刑并宣布缓期执行2年。其次,对于被执行死刑的确定性不同。死刑相对确定为即将执行死刑,而死缓则不确定,因为根据法律规定至少会有三种结果,最终执行死刑显然不是唯一的结果。此外,两者的普及率也不同。死刑作为人类最古老的刑罚之一,存在于许多国家的刑法中。而且死缓是我国的死刑执行制度,只规定在我国刑法中。以上只是死刑和死缓的区别。什么情况下会立即执行死刑死刑立即执行的情形有:1、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2、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3、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
    2023-08-08
    325人看过
  •  避免诉讼的七种情况
    法定不起诉情形包括:没有犯罪事实、实施的犯罪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特赦令免除刑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且未告诉或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死亡、以及根据法律规定有其他情形可以免除刑事责任。以下是七种法定不起诉情形的改写:1.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2.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对社会的危害不大,因此不认为是犯罪;3.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4.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经特赦令免除刑罚;5.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如果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则被视为不起诉;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死亡;7.根据法律规定,有其他情形可以免除刑事责任。法定不起诉的案例有哪些?法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符合法定不起诉条件的案件,在法定程序上直接作出不起诉决定,不再需要经过法院审理的案件。这些案件通常涉及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或者案件证据不足以起诉。以下是一些法定不起诉案例
    2023-10-30
    172人看过
  • 哪些情况下罪犯应当减刑
    1、在以下情况下,罪犯应当减刑: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等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2、法律依据:《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2023-03-22
    139人看过
  • 当事人在哪些情况下应当请律师
    1、从常理上看似乎很简单,其实蕴藏着复杂的法律关系的案件,最好请律师。有些案子表面上看好像很简单,用普通的常理就可以讲通,但实际上却因蕴含着复杂的法律关系,需要严格地把握法律程序和诉讼技巧,如诉讼主体的确定,诉讼请求的提出,证据的收集、选择等,都要精心策划。有些人贪图省钱,找几个律师咨询一下或者到书店里买几本法律书一看,临阵磨枪,不委托律师,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小失大,把能赢的官司也打输了。2、证据材料不全、漏洞大,定性模糊的案子,要请律师。相当多的案子都是证据不全、材料存在矛盾,疑点众多或定性处于两可之间。这种案子回旋余地大,案件的处理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是律师最能起作用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律师细致、认真和谨慎。当事人要特别注意不要只想听好承诺,满足于律师大包大揽,而对持真正认真、谨慎的态度的律师,以为是吃不准案子。结果会误大事。其实只有能看出病的人,才能真正治好病。3、平时请律
    2023-05-05
    201人看过
  • 在哪种情况下胁从犯能减免处罚
    第一,胁从犯在受到胁迫时,虽有意志自由,但该自由是极其有限的。只存在两种选择:要么接受胁迫者对自己的侵害,要么按照胁迫者的要求参与犯罪。无论选择哪一个,他都将最终面临不利的后果,而对两者进行权衡,来自胁迫的危险更现实、更具紧迫性,因而在这种情况下胁从犯选择犯罪具有不得已性,其主观可恕性是明显的。从另一方面看,它实际上是个人合法权益与国家、公共、他人的合法权益在被胁迫者心中的权衡,此时,要求被胁迫者舍弃个人合法利益,保全国家、公共、他人的利益,是不现实的。也即,胁从犯的适法期待可能性较差,那么刑法对其谴责与非难的程度就应相应降低。第二,对胁从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也是分化犯罪分子的需要。“法律应尽少促成犯罪同伙之间可能的团结”,[9]本来胁从犯与其他共犯之间的结合就缺乏紧密性,在追究刑事责任时,对其与其他共犯区别对待,就会彻底打碎胁从犯与这些犯罪分子的联结,从而有利于案件的侦破和审判。否则,便
    2023-04-22
    355人看过
  • 在哪种情况下业主可免交物业费
    每个月按时缴纳物业费是每个小区业主应尽的义务,可有些情况下是免交物业费的,大家来瞅瞅,以后遇到这些情况记得申请免缴物业费。一、还未交房,物业费由开发商缴纳物业费从交房拿到钥匙的那天算起,一般是先预交半年或一年。如果交房时发现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入住,在修好再次通知交房之前,物业费由开发商交。记得口说无凭,一定要保留证据。如果因为业主原因导致延期交房,物业费起缴时间以此前规定的交房日期算起,拖延期间的物业费在业主收房时一起补交。二、房屋出租,合同中注明物业费由租客缴纳如果房子已出租,在双方没有特别约定的前提下,物业费由业主承担。如果租房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出租期间物业费由承租人缴纳,且合同得到物业公司的书面确认,那物业费就由租客缴纳,同时,业主承担连带缴纳责任。三、空置房可申请减免物业费经业主验收,因未装修不具备入住条件或者入住后因故长期不用的空置房,可向物业申请减免物业费,具体减免幅度,由业主和
    2023-05-08
    258人看过
  • 哪些情况下可以减刑哪些情形下应当减刑
    一、哪些情况下可以减刑1、“可以减刑”是对犯罪分子是否减刑由法院自由裁量,需满足以下条件:(1)减刑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这些条件规定得比较抽象,我国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对这些条件进行了细化。其中:“确有悔改表现”这一条件是指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方面的情形:即认罪服法;认罪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完成生产任务。“立功表现”指的是具备下列情形之一:检举、揭发监狱内外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在抢险救灾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事迹的。2、“立功表现”具体包括以下情形:①阻止他人实施犯罪活动的;②检举、揭发监狱内外犯罪活动,或者
    2023-04-06
    444人看过
  • 哪些情况死刑暂缓执行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在对罪犯执行死刑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立即报告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裁定暂缓执行并依法作出处理:1、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如果死刑判决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方面可能存在错误,就有可能错杀无辜。为了避免发生错杀,就必须停止执行死刑,对案件进行审查。经过审查,原判确有错误,适用死刑不当,即应报请原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依法改判;如果经查原判正确,则应报请核准死刑的法院院长重新签发执行死刑命令,将罪犯重新交付执行死刑。2、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我国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犯罪分子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据此,在执行死刑前,如果罪犯检举揭发了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即应停止执行死刑。经查证属实的,应报请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依法改判其他刑罚;经查不实的,应报请
    2023-06-11
    28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哪些情况下服刑人员应当在监外执行?
      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12
      下列情况下,服刑人员可以在监外执行: 服刑人员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服刑人员怀孕或者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服刑人员不能自理,适用于暂予监外执行,不危害社会。 监外执行是指罪犯因法律规定的某种情况暂时变更刑罚执行场所和方式,在监狱外执行刑罚的刑罚执行制度。
    • 死刑执行的变更包括哪些情况, 什么情况下应当停止执行并报告死刑?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06
      死刑执行的变更包括停止执行死刑和暂停执行死刑两种情况。 停止执行死刑 刑事诉讼法第211条、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341、342条规定,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7日以内交付执行,但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立即报告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由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1.在执行前发现裁判可能有错误的; 2.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
    • 哪些情形下,审判人员应当回避,当事人在何种情形下应当回避或者?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06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回避制度。回避,指审判人员因某种原因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依照法律规定,审判人员应当自行退出对本案的审理,或者由当事人申请更换本案的审判人员。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即案件的处理结果会涉及审判员自身的利益。比如可能会使他的利益受损或者可能使他得到好处。(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
    • 死刑情况下变更执行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9-03
      执行的变更条件具体如下:(一)停止第211条、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34 1、342条规定,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7日以内交付执行,但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立即报告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由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作出裁定:1、在执行前发现裁判可能有错误的; 2、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3、罪犯正在怀孕的。上述前两种情况中停止执行
    • 当事人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回避?仲裁员在哪些情形下,必须回避申请?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4
      申请仲裁员回避是仲裁中当事人的一项重要权利。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如仲裁员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时,应当回避,不得担任案件的仲裁员。我国仲裁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