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开始实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时,只有四个等级,分别为:A级、B级、C级和D级。但是在2018年时,《关于纳税信用评价有关事项的公告》中,新增设了一个比较另类的等级:M级。所以到目前为止,纳税信用等级一共有五个。
其实新增的M级不但看起来与其他四个等级格格不入,其评定内容也较为特殊,具体如下:
1、A级:年度评价指标得分90分以上;
2、B级:考评分70分以上不满90分;
3、C级:考评分40分以上不满70分;
4、D级:考评分40分以下的或直接判级确定;
5、M级:新企业年度内无收入且70分以上。
按照优劣顺序,从A级到D级依次递减,而M级就跳出轮回外,不在五行中了。正常来说,在五个等级中,A级最佳,D级最差。信用等级越高的企业,可以证明其纳税信用也相对较好,而企业也可以因此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
一、信用等级的提升方法有哪些
1、按时缴纳已申报的应纳税款;
2、按时填报财务报表;
3、按时进行纳税申报。
以上这些都是评定纳税信用等级的关键点,但是千万要注意的是,企业一旦做出了逃税等违法行为,会直接被评定成D级,且保留两年。这两年将是企业的黑暗期,企业也很有可能因此而一蹶不振。
二、纳税信用等级查询是怎样
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的确定和发布遵循谁评价、谁确定、谁发布的原则。
税务机关每年4月确定上一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并为纳税人提供自我查询服务。
纳税人对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向作出评价的税务机关申请复评。作出评价的税务机关应按本办法第三章规定进行复核。
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级别实行动态调整。
因税务检查等发现纳税人以前评价年度需扣减信用评价指标得分或者直接判级的,税务机关应按本办法第三章规定调整其以前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和记录。
纳税人因第十七条第三、四、五项所列情形解除而向税务机关申请补充纳税信用评价的,税务机关应按本办法第三章规定处理。
纳税人信用评价状态变化时,税务机关可采取适当方式通知、提醒纳税人。
税务机关对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按分级分类原则,依法有序开放:
(一)主动公开A级纳税人名单及相关信息;
(二)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以及与相关部门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合作备忘录、协议等规定,逐步开放B、C、D级纳税人名单及相关信息;
(三)定期或者不定期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另行规定。
-
税务局纳税信用等级怎么评
387人看过
-
2021年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的纳税人标准
320人看过
-
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暂行办法
117人看过
-
湖北:襄樊市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启动
261人看过
-
纳税信用等级分级管理的划分标准?
410人看过
-
纳税评定等级降低后果
447人看过
纳税申报是纳税人就纳税事项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报的一种法定手续。 税法规定,纳税人不论税务机关采取何种征收方式征收税款,均必须按期向税务机关报送统一格式的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和其他纳税资料,如实填报纳税事项,准确计算应纳税款,税务机关据... 更多>
-
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行政复议怎么申请?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13纳税人对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向作出评价的税务机关申请复评。作出评价的税务机关应按本办法第三章规定进行复核;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纳税人因第十七条第三、四、五项所列情形(因涉嫌税收违法被立案查处尚未结案的;被审计、财政部门依法查出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机关正在依法处理,尚未办结的;已申请税务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尚未结案的)解除而向税务机关申请补充纳税信用评价的,税务机关应按本办法第三章规
-
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的办法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1-06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是为加强税收信用体系建设,规范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而制定的,现已失效。企业进行纳税,现应该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
纳税信用等级划分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2纳税信用等级分为A、B、C、D四级。A级信用最高,D级信用最差。 A级信用考评分在95分以上的,为A级。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认定为A级:(一)具有涉嫌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行为,至评定日仍未结案或已结案但未按照税务机关处理决定改正的;(二)两年内(指税务机关确定纳税信用等级之日起向前推算两年)新发生欠缴税款情形的;(三)不能依法报送财务会计制度、财务会计报表和其他纳税资料的;(四)评定期前两年
-
烧伤工伤等级评定都有什么标准等级是怎样的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29一、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