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疫情的,对于租赁合同也不可以违约。但是如果因为疫情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的,可以要求提起解除租赁合同,这种情况不算违约。
因为疫情属于不可抗力,而法律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可以解除合同,且不承担民事责任。
一、疫情能否做延期办理过户手续的免责事由
疫情能做延期办理过户手续的免责事由。疫情属于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时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台风、地震、洪水、冰雹等自然灾害;征用、征用等政府行为;罢工、骚乱等社会异常事件。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当事人延迟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
二、新房交房延期三个月违约怎么办
(一)开发商延期交房,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然没有履行的,但是给出延期交房的理由,这种情况下购房人没必要解除购房合同。虽然不是因为不可抗力或合同约定的免责理由,但属于购房者能够承受的范围,例如开发商资金出现问题导致停工了一段时间现已恢复等,购房者可以选择等待并且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金赔偿。
(二)开发商延期交付,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然没有履行的,也不给出合理理由或者一味推脱逃避的,买房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的,并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赔偿自己的损失。
(三)延期交付,经催告后开发商在合理期限内交付的,购房者不能要求解除合同,但是可以请求开发商按延期天数承担违约金赔偿。
三、合同无法履行可否解除?
需要区分无法履行的原因,若因为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或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合同过的情形等原因造成的,则有法定解除权,可以解除合同;若属于合同约定的解除合同事由,也是可以解除合同的。除前述情形,合同解除的,可能承担违约责任。
-
因为疫情能否退租,并解除租赁合同
213人看过
-
转租租赁是否属于合同违约行为
113人看过
-
疫情期间房屋租赁合同违约是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273人看过
-
因为拆迁合同违约,房屋租赁合同无法执行,算违约吗
312人看过
-
租赁合同单方面违约对方能再出租
412人看过
-
推迟汽车租赁合同是否视为违约?
480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疫情背景下,租赁合同是否允许违约?广东在线咨询 2024-11-10在疫情期间,租赁合同也不能违反规定。但是,如果因为疫情无法继续履行合同,可以要求解除租赁合同,这种情况不算违约。因为疫情是不可抗力的一种,而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可以解除合同,且不承担民事责任。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
房屋租赁合同因为疫情不断引起效力约束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171、本次疫情性质属于法律上规定的“不可抗力”,因此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解除合同;因疫情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2、依照《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此次因新冠所导致的疫情,完全符合上述不可抗力的构成要件。
-
因为疫情不及时解除租赁合同怎么办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15可以。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属于法定的免责事由,不归责于当事人,因其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的,可以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五百六十三条 【合同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
-
个人租赁合同违约原因陕西在线咨询 2023-07-07店铺租赁合同纠纷一般起诉的是店铺租赁的出租方或者承租方。租赁合同纠纷诉讼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原、被告的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明材料,有身份证、常住人口信息、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原、被告租赁合同关系的证明材料:租赁合同,中介签订的居间合同等:租赁房屋系合法出租的材料:房产证、土地使用权证、公房的租赁证等:原告按约履行义务的证明材料:比方租金的收条、打款的记录等:被告未按照约定履行义务的证明材料:
-
新冠疫情对房屋租赁合同是否影响安徽在线咨询 2023-01-03在符合构成要件的情况下是租赁合同是可以适用情势变更的。房屋租赁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风险提示:若法院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