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用工造成伤亡后果可以索要一次性赔偿,一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6倍,二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4倍,三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2倍,四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0倍,五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8倍,六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6倍,七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4倍,八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3倍,九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2倍,十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倍。
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具体标准如下:
1、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
2、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
3、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
4、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5、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6、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7、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
8、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
9、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
10、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行人被车撞了怎么办
1、先确定责任:对于交通事故,应该由交警部门根据掌握的证据,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确定双方责任。对于穿越斑马线发生的交通事故,一般应由机动车承担责任,除非行人有闯红灯的行为。
2、赔偿项目:按照法律规定,交通事故赔偿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伤残赔偿金等。当然如果造成的痛苦很重,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
3、赔偿数额计算:根据前述赔偿项目,计算总数,按照责任划分比例确定赔偿数额。当然由于不同地方的赔偿基数不同,不同个人收入不同计算的误工损失计算也不同,计算出的赔偿数额会出现个体差异。
-
如何赔偿非法用工单位造成员工伤亡
60人看过
-
车祸中造成死亡,赔偿应如何进行?
128人看过
-
该如何进行工伤死亡赔偿公司有交工伤保险?
259人看过
-
果树征用后如何进行赔偿?
306人看过
-
打架造成的伤害如何进行赔偿
488人看过
-
工伤死亡事件:如何进行赔偿费用分配
242人看过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对交通事故现场勘察、技术分析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分析查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责任后所作的技术性结论,该结论不具有拘束力和执行力。... 更多>
-
工伤如果造成截肢的话该如何赔偿?甘肃在线咨询 2023-06-091、首先要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这是所有问题的前提,不申请工伤认定,就无法通过工伤获得赔偿,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职工个人就必须在受伤之日起一年内申请; 2、如受伤被认定为因工受伤,拿到有劳动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由工伤职工所在地标准发放; 3、等伤情稳定后
-
非法用工造成员工严重伤亡赔偿怎么计算?宁夏在线咨询 2021-11-22非法就业是指无营业外执照或者未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招用人员工作或者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情况。 根据《非法用人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第二条第二款,前款所列单位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对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 此外,该办法第五条和第六条对非法用工受伤的劳动者给予超过《工伤保险条例》的赔偿。 因此,一些学者
-
非法行医造成死亡赔偿条件如何计算的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131、非法行医赔偿金额包括丧葬费 在非法行医赔偿中,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非法行医赔偿金额包括被扶养人生活费 在非法行医赔偿中,按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3、非法行医赔偿金额包括死亡补偿费 在非法行医赔偿中,死亡补偿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 4、非法行医赔偿金额包括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费用 在非法行
-
非法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死亡的,应当如何给予工伤赔偿?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7《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擞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该单位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得使用童工,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死亡的,由该单位向童工或者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
-
雇用农民工造成工伤造成轻伤如何赔偿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18首先,农民工在工作中,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如果自己还清醒),应立即要求到定点医院进行医疗救治。其次,要知道工伤的范围。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