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反家暴法出台同居关系也受保护,同性恋不在列
首部反家暴法出台:对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同居”关系上否纳入反家暴范围。该法附则中予以明确:“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这意味着有同居关系的人之间发生的暴力也被纳入家庭暴力,受法律约束。
但是相关负责人称,在我国还不曾发现同性恋之间发生暴力事件,因此,新出台的反家暴法中“共同生活的人员”不包括同性恋。“同居关系”之所以在反家暴法中没有点名,是因为该项关系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是不受保护的。
反家暴法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保护措施。当发现这类人群遭受或疑似遭受家庭暴力时,学校、幼儿园、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强制报告义务,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一、家暴向法院申请保护是免费的吗
是免费的,家暴可以申请保护令的,女方遭遇家庭暴力,可以向有关组织反映或者报案,也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法院受理后会尽快的核实情况,符合条件的,做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对实施家暴的当事人采取一些禁止措施。
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一种民事强制措施,是法院为了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确保民事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而作出的民事裁定。法律设立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在当事人因故无法申请人身保护令的情况下,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代其向法院作出申请。
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有明确的被申请人;有具体的请求;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情形。法院在受理申请后,应当在72小时内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驳回申请;情况紧急的,应当在24小时内作出。
二、反家庭暴力法适用范围
反家暴法,顾名思义肯定适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现有法律对家庭成员的界定是基于血亲、姻亲和收养关系形成的法律关系。除此之外,该法附则中明确表示“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也应该就意味着监护、寄养和同居等关系的人之间发生的暴力也被纳入到家庭暴力中,受到法律约束。
为了减少家庭暴力事件发生,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国家特出台了《反家庭暴力法》,可能很多人都对其内容都比较关心。
反家暴法是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均属家庭暴力。
(一)恐吓等精神暴力纳入家暴
家庭暴力的范畴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均属家庭暴力。“经常性谩骂”“恐吓”等精神侵害行为,都被列入了家暴的行列。
(二)发现家暴不报案将担责
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其他单位,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及限制行为能力的人遭受了家庭暴力,有责任、有义务向公安机关报案,我们在法律上规定,对于不报告的情形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三)适用同居时实施暴力
附则中还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这意味着有同居关系的人之间发生的暴力也被纳入家庭暴力,受法律约束。
(四)告诫书可作家暴证据
实施家庭暴力的加害人,公安机关处理以后,如果不构成治安管理处罚,那么公安机关就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可以给他出具一个告诫书。这个告诫书要记录加害人的身份问题、实施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以及不得再实施家庭暴力的警告,并且这个告诫书可以成为法院审判家庭暴力案子的证据。
(五)建立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
当事人受到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状况,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应受理。对一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以及由于强制、威吓无法进行申请的特殊人,其他有关组织和个人还可以代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必须受理,法院一般情况下在72小时内要做出裁定,是发人身安全保护令,还是不发,特殊情况须在24小时内做出。
-
家庭冷暴力包括夫妻共同生活吗
423人看过
-
共同生活的人实施暴力是否适用反暴力法
150人看过
-
家庭暴力是否包括对共同生活的女友的打骂?
411人看过
-
恋爱、同居均受反家暴法保护
493人看过
-
“同居恋爱”莫成反家暴法的“阑尾”
463人看过
-
“包二奶”、“性生活不和谐”是家暴主因
97人看过
同居关系的定义在我国法律中并无明确规定。同居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同居双方为异性,即我们这里所说的同居关系只产生在男女之间; 第二,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这是同居关系与婚姻关系的本质区别,如果双方办理了合法的婚姻登记手续,那么双方便属... 更多>
-
反家暴法包括同性的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05《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是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制定。于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
共同生活的法律概念包括: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08夫妻共同生活是指男女婚后互相扶持,共担生活压力,共创美好生活的持续稳定状态。主观上,男女双方都有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共同愿望;客观上,男女可以互相扶持,共同履行夫妻义务和家庭义务。
-
-
家庭暴力共同生活的人怎么处理河南在线咨询 2022-02-07对于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其中的共同生活的人是指虽然当事人共同生活,但不属于家庭成员,而是其它人员,例如情侣,在共同生活时,如果发生暴力行为的,同样适用反家暴法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七条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
夫妻共同债务包括生活性债务和经营性债务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29(一)生活性债务,是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或一方因共同生活的需要而引起的债务,包括抚养子女、赡养老人、医疗疾病、建造房屋、购置家用物品等引起的债务。在夫妻双方分居期间,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缺少经济来源的一方,为了维持分居期间个人生活的必需而引起的债务,虽为一人单独所负,也应作为夫妻共同生活债务认定和处理。 (二)经营性债务,是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出于共同生活的目的,从事经营活动所负